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朝的水利事業,京杭大運河

隋朝的水利事業,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又稱京杭大運河,它與萬里長城一樣,是中國歷史上由人力所構建的兩大奇蹟之一。它的最大特點是長,現今全長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以今天的地理概念而言,北起北京,穿越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南抵杭州,途經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大運河的形成,是歷代努力的結果,然在其中用力最多且最具規模效應的是隋代,尤其是隋煬帝一朝。故而,提起大運河,人們總要聯想到隋煬帝。

因而,隋朝水利事業的主要成績,在於運河。

隋文帝登基後,雖沒有直接用力於今天意義上的大運河,但卻開了造運河的先聲。當時政治中心設在長安,因人口眾多,糧食供應成了嚴重的問題。隋文帝於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令人從大興城到潼關,,開鑿一條運河,引入渭水。工程完成後,全長三百多里,起名廣通渠,又名富民渠。此運河溝通了關中與關東的漕運,有效地解決了關中糧食供應問題。

隋文帝對廣通渠的經營,應該說,對隋煬帝開大運河是有啟發的。

隋煬帝上台,政治中心遷移到洛陽,為保證洛陽的糧食供應,為保證軍事戰略的便捷,為保證自己巡幸江南的排場,遂以洛陽為中心,下令修建了三個水利大工程。三個工程的連通,構成了大運河。

第一個工程,始於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開鑿通濟渠。

通濟渠以洛陽為起點,引谷水和洛水入黃河,在滎陽(今屬河南)和開封(今屬河南)之間改造汴渠,然後在開封東向挖一條新渠,與汴渠分道,在盱眙(今屬江蘇)直入淮河。

經淮河,在山陽(今江蘇淮安),通濟渠與春秋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相連。邗溝因年久多有淤塞,而加以疏浚。

通濟渠連通邗溝,直達江都(今江蘇揚州),形成了大運河的南段,全長一千一百公里。

第二個工程,始於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是開鑿永濟渠。

永濟渠也是以洛陽為起點,在疏浚三國魏所築的舊渠的基礎上,加上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南引沁水入黃河,北向直貫涿郡(今北京),全長一千公里。

第三個工程,始於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是開鑿江南河。

江南河以京口(今江蘇鎮江)為起點,引長江水經太湖流域,直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入錢塘江,全長四百多公里。

通濟渠、永濟渠、江南河,構成了大運河,全長二千五百多公里。

大運河的三大段,各有其開鑿的具體目的。

通濟渠加邗溝,能將洛陽與揚州聯為一氣,便於隋煬帝下揚州。揚州是隋煬帝早年的發跡之地,即所謂「龍興之地」,故定名為江都。此外,揚州是當年天下最繁華的所在,是風流的隋煬帝魂牽夢縈的地方。所以,這一段造的特別豪華,特別壯觀。《大業雜記》說:「水面闊四十步,通龍舟。兩岸為大道,種榆柳,自東都至江都,二千餘里,樹蔭相交。每兩驛置一宮,為停頓之所,自京師之江都,離宮四十餘所。」

將大運河向南延伸,除了隋煬帝的個人意圖外,還有在政治上控制南方、在經濟上依靠南方的政府行為。

永濟渠,是為了征高麗。《隋書·閻毗傳》云:「將興遼東之役,自洛口開渠達於涿郡,以通漕運。」

江南河,應當說是通濟渠的延長,其流經的太湖流域,以及末端的杭嘉湖平原,乃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由此可以更深入的通進富庶的江南,使江南的財富和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向洛陽。

對隋煬帝開大運河一事,歷來毀譽參半。

持否定觀點者認為:開挖大運河調發了大量的民役,開通濟渠,徵集河南、淮北一百多萬民工;疏浚邗溝,徵集淮南十多萬民工;挖永濟渠,徵集河北一百多萬民工;通江南河,又徵集了數量龐大的民工。這些民工的調發,都是強行的、無條件的,迫使農民放棄了田間生產,並受到極其嚴重的經濟剝奪。

再者,民工在工程中的生活及其命運,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悲慘。唐傳奇《開河記》從一個側面描述道:隋煬帝以著名的酷吏麻叔謀主管開河工程,他動用彪形大漢與刑杖,來督促民工們無休止的幹活,結果不到一年,三百六十萬民工竟然死了二百五十萬,白骨積盈於兩岸。

大運河的開通,猶如隋煬帝製造了一根特大的吸血管,將北方的民力與南方的民脂民膏,盡數吸入了他慾壑難填的血盆大口中。他下揚州的龍舟,長二十多丈,上建四層樓閣,分正殿和東西朝房;此外,還為蕭皇后建造了翔縭舟,為嬪妃建造了浮景舟,為隨行人員和護駕將士各建造了三千多艘戰艦。這六千多舟船,配備了八萬多縴夫。整個船隊行在大運河上,連綿不絕,長達一百多公里。如此的船隊,其耗費之多是難以估計的。此外,從南方運向洛陽或運向揚州供隋煬帝揮霍的賦稅,更是個天文數字。唐代詩人李敬的一首詩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由於隋煬帝通過大運河來進行窮奢極侈的遊樂,致使民眾失去了最低限度的生存條件,以致鋌而走險,揭竿而起,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導致了隋王朝的崩潰。故而,隋朝的滅亡,與此河有關。李商隱《汴河亭》一詩云:「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是景陽樓。」

持讚賞觀點者認為:大運河的開通,使中國從此有了經濟大動脈,它貫穿南北,「商旅往還,船乘不絕」(《舊唐書·李勣傳》),極大地便利了漕運,便利了商業流通,不僅如此,還便利了文化交流,便利了政治運作,使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有機地凝為一體。唐人皮日休撰《汴水銘》說:「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大運河促進了南方的經濟發展,特別是使長江中下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其包括商業的開發,手工業的開發,城市的開發。

對大運河的評價,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往往貶者過於貶,褒者過於褒,較為客觀且能調和的說法,當推唐代的皮日休和明代的于慎行。

前者在《汴河懷古》(其二)中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論禹功不較多。」

後者在《谷山筆塵》中說:隋煬帝「為後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矣」。

在盛大的文化古迹上,幾乎都存在著這樣一個「悖論」:越是能在後世為本民族贏得文化奇蹟盛譽的東西,越是在建造時要付出損民損國的代價,代價越大,盛譽越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這樣,秦始皇修萬里長城也是這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隋朝的印度人骨儀,做了高官京兆郡丞,成為李淵和李世民的死對頭
盛極一時的隋朝

TAG: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