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耀庭《道教神學概論》讀記

陳耀庭《道教神學概論》讀記

緒論:p1-4道教定義三種看法:1.一神教式,以神為中心2.以神性為中心3.西方漢學的泛道教

p14-15道教神學結構:道德為核心,天地人鬼四要素。

p17道教神學十二門類: 總結得有些啰嗦。

p25比較神學的前提是承認各宗教有自己的神學體系:不易啊,道教內部甚至各派有些同志互相都不承認對方有自己的東西。

p35老君、元始兩種創世說可供一看,書中簡略可參考道藏

p53本章討論天與地範疇的神學構建有些簡單,完全把神仙世界的現實性剔除,別處還舉了登月的例子,完全成了「彼岸世界」,大概是跟當下流行的基督教某些主義學的,竊以為他們不過是怕了科技退守到什麼「神聖領域」罷了,不足為訓(看了後文感覺全書頗一貫地將神仙世界讓出人間,有政治因素)。

p62石衍豐總結的道教神靈譜系 或許道教神靈體系才是很多人認為道教神學的核心,雖然未必對,但作者在這兒有些太略

p89道教神人關係與其他宗教的特異之處,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比最活潑生動之處

p91對「五斗」的兩種解釋,不敢苟同

p95「道生神,並不意味著在神學地位上道高於神」 反對,不敢苟同這段論述,有點強行搞成西哲實體、耶教三一的感覺,既不合邏輯也不合史實,竊以為先秦道家確實以道消解了神的第一位,神學地位上道就是高於神。

p100作者說假的供養不好,大概是很討厭塑料水果,哈哈(但後文似乎又挺喜歡電子香和燈,偏心啊)

p102舉例八字缺火取名帶火,論述改變命運,感覺這段採用些人類學或宗教學關於原始宗教與巫的觀點來論述更佳

p112太平道的太平思想,天師道張魯的政教合一

p117道教認為錢財是社會共有的 道教對於財富和資源的觀點,是社會共有,所以有反對「積財不散」的戒律,這與資本社會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觀點是不同的

p148道教與科學p160道教的魂魄觀p173泰勒的萬物有靈說 自然神論泛神論

p183引用《大壽誡》說明漢代道教已有死亡審判及地獄思想

p198引陳蓮生道長說一個道士一定要會做道場吹拉彈唱 未必,道法許多,科儀只是一端而已

p211民眾也有了祭祀天地神靈的權利,道教對中國禮儀制度的革命

p216魏晉時期道教教團組織的改造弱化。

p233駁「道教竊道家」說 豈止無可厚非,根本絲毫無可非議

p237許抗生對《道德經》內容的概括

p239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

p243「道德經不可能作為一部唯物主義的經典,不然的話,道教也變成一個唯物主義的宗教了」 按:不敢苟同,為何不可?唯物論未必是無神論,唯物的神學有何不可,若說作者哲學功底不到這步我是不信的,但礙於有些宗教界人見唯物二字便瘋罷了,想是忒謹小慎微了。

p249"但是,不論是正一派或者全真派道觀,每逢六戊日都不舉行早晚課和誦經儀式"按:近來網上反對戊禁之聲愈大,而主者多是正一人士,便給人造成謬想以為正一自古不禁戊,實則不然,明清以來道教各派基本都是禁戊的,也並不是近些年才興起。當然,完全可以舉出經教說戊禁不合理、反對戊禁,卻不能否定戊禁客觀上確是主流習俗,習俗的存在並不理會你對它的意見

p254"文化宗教"不是宗教,當下是一些人愛打著文化宗教的旗號推銷,比如什麼"傳道不傳教""不搞封建迷信只學其中智慧"之類的,聽起來十分美好,不過是向目標人群的諂媚,刻奇,忽悠人的套路罷了

p263引《道門通教必用集》"天師因經立教,而易祭祀為齋醮之科",道教齋醮來源於中國古代祭祀禮儀 按:網上有觀點認為道教禮儀不源於周禮,古代祭祀是"六天故氣",未免太菲薄自己,又舉些山寨印度貨的靈寶系內容當"三天正法"攻擊華夏傳統,有些認賊作父。更有不知禮者主張"血食不是道教",竟不知血食是什麼就渾說的。

p305"當代道教神學一定要明確道教的成仙理想和民間的肉身成仙追求是不同的"不敢苟同,不失凡身得道身p332-333《太平經》"吉凶之事,以類相呼"與"承負"道教因果報應觀點 。

總結:對道教複雜範疇以方面而總結,大致進行了道教神學體系的構建,正如作者說的這只是個開始,竊以為在觀察角度結構詳略等有待增強,全書看來感覺大致還是西式宗教眼,更重神學體系"彼岸性",有些刻意迴避道教神人關係和現實性。

(圖文:張不動)

—————————————————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蚌埠市漢文化發展研究會

蚌埠漢服社-源啟夏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蚌埠漢服社 的精彩文章:

TAG:蚌埠漢服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