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早起有晨便是一種正常現象嗎?

每天早起有晨便是一種正常現象嗎?

正常人,一般一晝夜排便1—2次,便量100~200克,質呈軟臘腸狀,棕色。這種顏色,主要與血液中紅細胞的生理變化過程有關。血液中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超過了這個壽限就要被清除破壞,分解成膽綠素、鐵和珠蛋白三種成分。鐵和珠蛋白多被機體重新吸收利用,而膽綠素卻經過一系列的體內過程變為膽紅素進入腸管,與食物殘渣、多餘的消化液、腸壁脫落細胞以及大量的細菌等混合在一起,經過氧化後排出體外,這就是大便。由於人們進食的品種較多,食物又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因此也會一造成大便顏色的相應改變。

3-4次當然有的人一天會排便3-4次,如果沒有腹痛及大便性狀的異常,也可視為正常現象。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腸道廢物,沒有必要人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為對於沒有養成每天3-4次的排便習慣者,機體沒有生理性的排便條件反射,以致常無便意,排便成為負擔,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規律每周3次也正常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胃腸病學專家認為,如果糞便不是太鬆軟或是太堅硬,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也就是說,排便有規律並不意味著每天都應該排便,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致的習慣。新生兒正常大便的形狀和次數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飽滿,吃奶情況良好,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排便更多,體重減輕更多。這種看法似乎與物理學定律相吻合:有更多的物質從體內排出,體重自然就減輕了。實際上並非如此, 很多人喝瀉藥或飲用「減肥茶」,希望通過排便減掉熱量。但熱量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內,而瀉藥針對的部位是大腸或結腸。

1、保持樂觀:精神上要樂觀,悲傷、憂愁易導致便秘;

2、重視早餐:早餐後,食物會引起胃及結腸反射,促使結腸產生蠕動,推動排便;

3、養成早晨飲水的習慣:起床後喝一杯開水或牛奶、蜂蜜、果汁,都有利排便作用;4、多做運動:散步、跑步、按摩腹部、打太極拳等都可以加強胃腸運動,易於排便。

5、適當進食雜糧:雜食五穀、蔬菜、穀物皮中含有的纖維素較多,對腸腔有刺激作用,有利糾正便秘。

6、停服瀉藥:便秘不能依賴瀉藥,可多吃些黑芝麻、胡桃仁、葵花籽、杏仁、桑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意的人呢 的精彩文章:

TAG:合意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