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支教回憶錄:我在第二故鄉的點點滴滴

2017支教回憶錄:我在第二故鄉的點點滴滴

我與土哇倉的緣分,從大二那年的暑期社會實踐開始。

從自己聯繫接收地到所有人安全返回,這一路有太多的波折!

說巧不巧,我們去的那一年暑假,正好趕上村裡學校的重建,然而我們隊的成員是從全國各地招募而來的,因此出發時間各有差異,但是他們都已經整裝待發,有的已經在路上了,大家幾乎都是第一次下定如此大的決心。在此突髮狀況下,原本的計劃不得不全部改變。經過與隊員們協商,我們的意見最終達成一致:是否有教室不重要,只要有空地、有孩子願意聽,就可以了。

於是,我和副隊約好在蘭州碰面,一起提前幾天去村裡了解情況、做好準備。我倆與當地村委書記互相了解具體情況後,在書記的幫助下,10名隊員分成3組分別前往土哇倉村、八一戶村和上尕洞村三個不同的村落進行支教。

雖然三個村的條件比較艱苦,食宿都是臨時安排解決,所教學生也從小學到高中不等,但是,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當地幾乎所有的藏民們對我們都非常非常熱情、友好!

1

土哇倉

土哇倉村地處青海的高海拔地區,海拔約3500米,坐落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離金源鄉兩個小時的車程,因此出入極不方便,我們只能一次把所有所需物品買齊。才讓索安書記原本想讓我們住在他們家裡,在我們的再三懇求下,他終於同意我們住在廢棄的撞球室,還叫來許多藏民叔叔和孩子們幫我們清理屋子,作為教學和居住的基地。他們從拆了的舊教室搬來桌子和椅子,把黑板撕成兩半來用;由於條件有限,我們在書記家裡吃飯;村民們家中沒有洗手間,上的「天然」廁所。

收拾我們的「教室」和「房間」

清掃後的教室

沒有燈的教室

日常上課·六七八九年級

日常上課·高一高二年級

孩子們帶我們一起爬山

由於學生從六年級到高二不等,各年級人數少則4人,多則20人,因此經過我們的商量,決定將六七年級、八九年級和高一高二分別放在一起教學。

曾經網上瘋轉過《哥哥姐姐別再來支教了》,然而這些人根本沒有資格說些什麼,因為他們根本什麼都不知道,沒有真正親身體會過,是不明白那些事情的。看到的、聽到的都白搭,只有讓自己處在那個位置上,才能親身體會。

我第一次跟沒有任何親緣關係的男生睡一張床,甚至僅僅認識幾天。三個人,兩女一男,女生也當男生用。可是,我們卻樂此不彼。

萬事歸於自然,和孩子們一起爬了她們上學要爬的山路;走了她們每天都要放牛放羊要走的山坡;和她們一起對阿卡脫帽致敬;一起參加了難能遇到的下當節。在和孩子們的對話中了解到了這裡性別、種族的差別對待,女人地位很低,而藏漢結婚則一家人都會被嘲笑……多麼希望這裡的每個孩子都能夠走出去,收穫不一樣的人生,滿載而歸,用雙手建設家鄉!

在這裡看到了漫天的繁星,每天早上都能聞到大自然最天然的而且摻雜著牛糞的味道,也擁有一片完全不用加濾鏡的天空,能感受到人與動物最本真的和諧,能吃到許多孩子們給的純天然的零食:小小的草莓、甜脆的豌豆、氂牛剛剛釀的酸奶、酥油和青稞混合的糌粑。每天晚上備課,而白天在講台上一講就是一上午。從來不知道我們這麼能說!

有人說好好的暑假不好好過,自己非要要跑到那麼遠那麼艱苦的地方去,何必呢?之前我也在想,好苦好累怎麼辦,我真的能堅持下來么?現在想想自己真是太可笑。看到孩子們的眼睛、臉龐,當孩子們牽著我的手陪我上坡的時候,我知道了,一切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不是僅僅在體驗生活,我們會經儘力把能帶給孩子們的東西:知識和觀念給她們。當然,我們更希望她們都能夠親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我相信,我的孩子們都能夠看到這般美麗的海。

2

八一戶村

同樣是沒有教室沒有課桌,在村民家裡講課,食宿方面,住在村民家裡,吃飯則是自己解決,但是村民經常送菜送飯過來,同樣沒有衛生間,跟村民一樣上的是「天然」廁所。

搬黑板找空地上課,牛糞旁小飯桌都成了上課場地

孩子們眼中的老師

在村民家裡上課

孩子們圍著老師們

孩子們從一年級到高二不等,因為漢語底子很差,小孩子們去了縣城裡上學總是跟不上課程,有的孩子十七歲才剛剛小學畢業。村民們說吃夠了不懂漢語的苦,很希望我們去給孩子們上課。孩子們都很喜歡上課,每個人都搶著回答問題,都認認真真地完成每天布置的作業。

這個海拔三千多米的小村莊是比較貧困的,走進村子裡,儘是一些土房子,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穿越了。村子裡原來是有一個小學的,現在正在重建,孩子們說這個小學沒有老師,竟有種淚目的感覺。自然我們沒有教室也沒有黑板甚至沒有課桌,但有學生、有村民、有我們就夠了。村子裡大多是孩子們和老人,幾乎沒有中年人。大人們大多不會漢語,一年級的小孩子們也有不會的,所以,其實困難的確有很多,所幸,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至於上課,原定計劃是教一些課外知識,然而,計劃依然沒有趕上變化。在一個連漢語都不能說的利索的藏族村子裡,的確滑稽,所有的課變成語數英。三個老師,每人每節課都有課,幸好這裡的孩子很聽話,他們每天早早的過來,在門外讀書,等我們上課,每天向老師要作業,布置少了還會要求多布置點。

孩子們經常拉著我們的手,那時候你會明白,什麼是責任。相處二十天,五彩繽紛的你們給了我一個異常斑斕的夢,美好而又寧靜,繁華而又絢麗。永遠快樂,孩子們。

生活里當然不只只有美好的時光,像二十天沒洗澡,隨手在身上捏死蜘蛛,沒有菜和肉吃都是常情,但是人生不是只有詩和遠方,只有我們在生活中停下來用心體會這些酸甜苦辣,才能知道我們生活的珍貴。二十天結束後留下的都是不舍和懷念,願未來仍有機會可以做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遇到這一群可愛的人。

3

上尕洞村

相比於其他兩個村,這個村是最原始的,進出村落的路更陡峭,景象和條件的艱苦是超乎想像的:住在寺廟裡,自己做飯,教室是在寺廟過道臨時搭建的;椅子不夠,用木板來代替;生活用水和飲用水需要走十分鐘山路去拉……

在村民家上課,課後孩子們的日常遊戲

最後一天女孩子們穿上藏服與我們告別

最後一天男孩子們穿上藏服與我們告別

33個孩子,學前班到六年級的跨度,不同於高年級,由於孩子們基礎較為薄弱,所以支教內容便以語數外為主:低年級的語文主要以學習生字和複習拼音為主,鞏固基礎;高年級的從課文與詩詞入手,現代文著重講解標點符號、詞語、成語、句子修辭方法等,詩詞則以創作背景、翻譯、內容分析、主旨概括為主。除此之外,還有作文、演講與口才等訓練,培養孩子們對語文、傳統文化的興趣。

同時在教學中插入了模擬小導遊環節,讓孩子們來介紹自己家鄉的美景與風土人情,增加了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感;另一方面,和孩子們分享大學校園的照片等,激發其努力學習,走出大山的慾望。

從剛開始完全不知道怎麼備課才會顧及到跨度幾個年級的孩子,不會控制好上課時間,準備的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會拖堂!到後來能夠熟練地掌控課堂進度,因為,孩子們會包容我們的各種不完美,會積極配合我們上課,會接我們為了更好地上課拋出去的各種梗,會積極完成課後我們留下的作業,孩子們很可愛,也很優秀!

我們何其幸運!在這完全陌生的地方,有村民們的熱情款待,他們給我們最好的居所,最方便的灶具等等,甚至在當地經濟寬裕點的完馬才讓叔叔主動來承擔我們在這裡的所有支出,給我們買菜買面送肉,村裡還派人專門負責我們的安全,生活雜碎等,受到如此款待,該以何答覆這淳樸的熱情與厚望……

所有文案和圖片都來自我們隊可愛的隊員

希望愛心人士能夠幫助孩子們

如果您有多餘的

衣物(不暴露、非超短等)

文具(書包、練習本等)

體育用品(籃球等)

可以捐給他們

聯繫我

微信公眾號

個人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語在線學 的精彩文章:

TAG:日語在線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