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戰三回合 Veeco、中微半導體和SGL和解(附脈絡梳理)

大戰三回合 Veeco、中微半導體和SGL和解(附脈絡梳理)

經過長達近一年時間的拉鋸戰,美國維易科(Veeco)儀器公司(以下簡稱「Veeco」)、中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半導體」)和西格里碳素(SGL)(以下簡稱「SGL」)三方之間的專利訴訟案終於落下帷幕。

2月9日,Veeco、中微半導體和SGL共同宣布,同意就三方之間的未決訴訟達成和解,並友好地解決所有的未決紛爭,包括中微半導體在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福建高院」)針對Veeco的訴訟和Veeco在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針對SGL的訴訟。

作為和解內容的一部分,Veeco、中微半導體和SGL及它們的附屬公司之間在全球範圍內所有的法律行動(在法院的、在專利局的及其它)將會被撤訴或以其他方式撤回。這意味著在此之後各方所有業務流程,包括銷售、服務和進口都將繼續進行。不過關於和解條款的具體細節,三方則暫未公布。

至此,Veeco、中微半導體和SGL三方關於 MOCVD相關專利設備的訴訟案最終以和解的方式告終。

事件回顧:

第一回合:專利互訴拉開帷幕

2017年4月,Veeco在紐約東區的聯邦法院對中微半導體MOCVD設備的晶圓承載器 (即石墨盤) 供應商SGL展開了專利侵權訴訟, Veeco認為,在SGL為中微半導體設計的石墨盤產品中侵犯了其專利, 要求禁止SGL向中微半導體供貨並賠償巨額損失。

7月,中微半導體向福建高院正式起訴維易科精密儀器國際貿易 (上海) 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Veeco上海」) ,指控其TurboDisk EPIK 700型號的MOCVD設備侵犯了中微半導體的晶圓承載器同步鎖定的中國專利,申請對Veeco上海發布永久禁令並賠償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至此,Veeco與中微半導體的專利互訴戰正式拉開帷幕。

結果:雙方打成「平手」

11月2日,Veeco宣布,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同意了公司針對SGL的一項初步禁令請求,該禁令禁止SGL出售供採用了Veeco專利技術的無基座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系統(MOCVD)使用的晶圓承載器,包括專為AMEC MOCVD系統設計的晶圓承載器。

但隨後,12月初,中微半導體也在起訴Veeco專利侵權案中獲得了勝利,福建高院同意中微半導體針對Veeco上海的禁令申請,該禁令禁止Veeco上海進口,製造,向任何第三方銷售或許諾銷售侵犯中微半導體專利的石墨盤產品。

第二回合 Veeco提交專利無效請求

2017年7月,中微半導體提起訴訟後,Veeco上海便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利複審委」)提交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主張中微專利無效。

結果:中微半導體二連勝

2017年11月24日,專利複審委作出審查決定書,否決了Veeco上海和另一自然人關於中微半導體專利無效的申請,確認中微半導體起訴Veeco上海專利侵權的涉案專利為有效專利。至此,中微半導體在與Veeco的專利互訴案中取得了階段性的關鍵勝利。

2018年1月23日,專利複審委再次作出審查決定書,認定Veeco的第ZL 01822507.1號、名稱為「通過化學汽相沉積在晶片上生長外延層的無基座式反應器」的發明專利的全部權利要求因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而無效。

第三回合:中微半導體反擊

事實上,前兩個回合中,在應對Veeco訴訟的同時,中微半導體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反擊,除了起訴Veeco上海對其專利侵權之外,對該涉案專利的中國、韓國和美國同族專利也均提交了無效宣告請求。

例如,2017年12月8日,中微半導體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遞交無效Veeco專利(US 6,726,769)的請求。

結果:雙方達成和解

正如文章開篇所提,在經過三個回合的你來我往之後,三方最終達成和解。Veeco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約翰·皮勒也表示:「我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同商定的對現存知識產權糾紛的和解方案。這使我們的MOCVD業務恢復正常運營。」

觀點:

目前,為布局集成電路產業,國內外廠商都在積極儲備相關知識產權,以期在該領域掌握更多的話語權。也因此,近年來各大廠商之間的知識產權專利戰也時有發生,如何解決競爭對手之間的知識產權問題便成為了廠商們思考的焦點。

也許,此次Veeco、中微半導體和SGL的和解方式給業界對於這一問題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方向。中微半導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志堯博士也表示:「競爭對手們基於全球客戶的利益該如何解決好知識產權事宜,這次和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領英公司頁面(全球半導體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半導體觀察 的精彩文章:

花蓮地震後,台灣半導體產業最新情況梳理
若晶元事業無法順利出售 傳東芝將考慮IPO

TAG:全球半導體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