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松江之戰,「洋槍隊」如何以區區500人戰勝數萬的太平軍?

松江之戰,「洋槍隊」如何以區區500人戰勝數萬的太平軍?


每晚八點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歷史奇談





(圖)洋槍隊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





大都知道,洋槍隊是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臨時組建起來的一支類似於「僱傭軍」性質的軍隊。




之所以稱呼這支軍隊為洋槍隊,是因為不僅它的武器裝備全部買自西洋,而且包括指揮官在內的很多成員也是洋人。



對於它的組建者和前期的指揮官、美國退役軍官華爾,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




華爾本是美國軍官,後因為違反了軍紀軍規而被開除,隨後偷渡來到了中國上海(嘗為其國將弁,以罪廢來上海)。




當然,華爾的意思是希望能夠在中國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華。




但是很快,華爾的特殊身份就被美國在上海的領事人員發現,並打算把他遣送回國。




然而,就在此時,一位中國官員卻站了出來,救下了他——原來,當時太平軍已經攻陷了蘇州,幾百里之外的上海,形勢也不是太好,正在組織軍隊備戰。



就在這時候,負責蘇州、松江一帶軍政事務的清朝官員吳煦,得知了有華爾這麼一個美國退役軍官,而且此人還很有軍事才華。




於是,吳煦就到了美國在上海的領事館,經過一番商議,為華爾恢復了自由身——畢竟,當時的美國人也非常清楚,一旦上海被太平軍所攻陷,美國商人的利益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圖)華爾(Huaer, Frederick Townsend Ward 1831—1862)美國人,圍剿太平軍的「洋槍隊」領導人。




就這樣,華爾為報答吳煦的恩情,自願加入到他的麾下。



並按照吳煦的要求,組建了一支隸屬於清軍的「洋槍隊」——沒錯,「洋槍隊」的編製屬於清軍,並非是一支獨立的軍隊。




咸豐十年,太平軍攻陷了緊鄰上海的松江。




為了解除太平軍對上海的威脅,華爾所組建的「洋槍隊」,第一次參加了實戰——也就是第一次松江之戰。




而且,他們還是先鋒。






經過激烈的戰鬥,華爾靠著手下的一百二十支槍和隊員們不怕死的精神,成功擊敗了駐守在松江的太平軍,奪回了城池(百二十槍齊發,凡三發,斃賊數百,賊遁走,遂復松江)。




這裡,不得不說華爾的作戰經驗真是豐富——當雙方接觸交戰時,華爾讓太平軍先開槍,自己的人迅速卧倒躲避。然後,趁太平軍裝填彈藥的時間,自己這邊再進行射擊。




所謂「兵不厭詐」,說的應該就是華爾這樣的人。




就這樣,一連三次之後,守城的太平軍已經被擊斃、擊傷數百人,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




除了武器裝備比太平軍先進、隊員不怕死之外,嚴明的軍紀,也是華爾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戰,身為指揮官的華爾,也因為衝鋒在前而負傷(華爾亦被創)。




這是第一次松江之戰,但相對於第二次松江之戰而言,第一次的規模要小很多。




一年後,太平軍為了再次打開通往上海的門戶——松江,又一次組織了大批人馬前來圍攻,其人數竟有數萬之眾(眾數萬,直偪城下)。




而此時松江的清軍守將,正是華爾。



早在第一次松江之戰後,華爾為了防備太平軍捲土重來,已經及時招募了五百人補充到了自己的隊伍中——第一次松江之戰後,華爾的「洋槍隊」,已經損失殆盡。




之所以只招募了五百人,是因為華爾認為,兵貴在精,而非多。




當然,經費的限制,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這一次,華爾的「洋槍隊」,不僅武器裝備全部採購於西洋,就連身上的軍裝和軍隊的訓練方式,也完全和西方軍隊一樣(募練洋槍隊五百,服裝器械步伐皆效西人)。




一支訓練有素、武器先進、軍紀嚴明的軍隊,作戰時的勝算要遠遠大於一般的軍隊,哪怕對方的人數比自己多。



當數萬太平軍來到松江城下時,華爾早已經做好了迎戰準備。







而此時他手中所能夠指揮的軍隊,僅僅只有自己手中的這五百人(華爾以五百人御之)。




五百人對數萬人,要是換做是其他將領的話,早在敵人到來前,就已經棄城而逃了。




然而,華爾不僅沒有逃,反而還帶領自己的全部五百人,出城應戰。



他把自己的五百士兵組織在一起,圍成一個大圓陣,內外共分五層。




圓陣內,所有人面朝外,槍支對著四面八方(分其眾為數圓陣,陣五重,人四鄉)。




最裡面的一層,作戰人員全部成站立姿勢,外四層分別用彎腰、蹲、趴等姿勢進行射擊(最內者平立,以次遞俯,槍皆外指)。




五百「洋槍隊」隊員,在華爾的三聲令下之後,已經準確擊中數百太平軍(華爾居中吹角,一響眾應,三發,死賊數百)。




轉眼之間,太平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上千人死傷殆盡。




後面的太平軍,看到這一景象之後,頓時沒有了往前沖的勇氣。




華爾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率眾主動出擊,最前面的太平軍頓時潰敗而逃。




俗話說得好:兵敗如山倒,你跑我也跑。







就這樣,數萬太平軍在「洋槍隊」的猛烈追擊下,一路敗北,紛紛逃命而去。




很快,華爾等人竟然追擊到了太平軍的營地。




此時,清軍的其他幾路援軍也已經趕了過來,和「洋槍隊」一同開始進攻太平軍的大本營,而且很快就順利攻了進去(會諸軍搗敵營,殺守門者,爭先入毀之)。




第二次松江之戰,是清軍和太平軍交戰多年中,少數以少勝多的戰鬥。




《清史稿》中,稱讚此戰為「奇捷」(是役也,以寡敵眾,稱奇捷)。




五百人戰勝數萬人,絕對稱得上是神奇,絕對稱得上是大捷!




參考史料:《清史稿·華爾傳》




作者:

劉宴斌,魚羊秘史簽約作者。青年文史研究者,搜狐自媒體,網易自媒體,新浪和鳳凰網知名文史博主。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文中圖片來源網路,為影視劇作品《太平天國》劇照,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