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原汁烤晶魚買二送一

現原汁烤晶魚買二送一

晶魚和鯧魚的區別

淡水白鯧(Colossomabrachypomum),學名短蓋巨脂鯉,原產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亞熱帶魚類。淡水白鯧(以下簡稱淡水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在擴大池塘養殖對象,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方面是一種有價值的魚類,幼魚階段還可作觀賞魚。淡水鯧於1982年被引入我國台灣省,之後人工繁殖成功,開始在淡水魚塘推廣養殖。1985年從台灣省經香港引入廣東省試養,1987年獲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後逐漸推廣全國,成為年產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一。

形態特徵

鰭條無硬棘。背鰭18~19;臀鰭16~18;腹鰭8。鰾室為二個,後室長於前室。側線鱗82~98。上、下頜齒均二行,齒面呈缺刻狀尖端突出。第一鰓弓的鰓耙數30~36。有明顯的胃,胃囊呈U字狀較膨大,其胃的長度約為腸長的1/5,胃與十二指腸交界處有幽門盲囊(幽門垂),腸及內臟周圍有脂肪塊。

根據體長118~144毫米的42尾標本的測定,平均體長為體高的1.87倍,為頭長的3.35倍,為尾柄長的13.73倍。頭長為體厚的1.92倍;為吻長的4.18倍;為眼徑的4.27倍。

晶欲就是淡水白鯧,體形有點像海水鯧魚,側扁成盤狀,背較厚,口端位,無須。頭部小,頭長與頭高相當。眼中等大,位於口角稍上方。尾分叉,下葉稍長於上葉。背部有脂鰭,背鰭起點與腹鰭略相對,體被小型圓鱗,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略呈鋸狀的腹棱鱗。體色為銀灰色,胸、腹、臀鰭呈紅色,尾鰭邊緣帶黑色。魚種時體表有黑色星斑。到了成魚這種星斑消失,但成魚的體色會受環境的影響而有些變化,飼養在室內水簇箱中缺乏陽光的鹼性水體中的短蓋巨脂鯉體色較深、呈深灰至黑色,而放養在池塘中則是白身、銀鱗、黑尾、紅鰭,四色相配,魚種加上體表星斑,極為美觀。由於這種魚的體型、體色特點,因此是很好的觀賞魚。

鯧魚鯧魚,屬水產品。鯧魚,亦稱車扁魚、叉魚、鏡魚等,屬魚綱鯧科。嵊泗漁場主要有銀鯧和燕尾鯧,但也有部分近緣種中國鯧、灰鯧。尾叉較深的銀鯧,嵊泗漁民俗稱"長形婆子"或"白扁",習慣上把烏鯧、燕尾鯧等統稱鯧魚。鯧魚並不是主要經濟魚類,六十年代還是不太關注的捕撈品種。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資源基本趨於穩定狀態,1982年品種產量相對上升,僅次於帶魚,以後漁獲量徘徊著走下坡路,1990年嵊泗縣捕撈產量2864噸。

鯧魚,體側扁而高,呈卵圓形,銀灰色。成魚體長可達40厘米左右。頭小,吻圓,口小,牙細,骨軟。魚嘴部分腥氣特重,故人們食之先將魚嘴部分斬除。成魚腹鰭消失,以甲殼類為餌食。鯧魚系暖混性中下層魚類,喜群聚,愛食小蝦、水母和小型底棲動物。

鯧魚至小滿起游向內海產卵,產卵期較長,夏季是鯧魚大量攝食育肥期,秋冬季,水溫下降,魚群開始外游越冬。鯧魚漁撈汛期主要是清明到夏至,旺汛是小滿、芒種前後。鯧魚幼魚繁殖、育肥在嵊泗縣佔有一定的比重,西部灘滸海域幼體主要在7~8月,洋山海域出現在5~8月,泗礁海域黃龍、馬關等地,鯧魚幼體分別出現在4~12月、7~12月,嵊山海域主要出現在9~12月。

鯧魚肉質白嫩,味道鮮美清口,營養十分豐富,其食法有:蔥肉鯧魚,紅燒鯧魚等。

市場的晶魚

老虎灘烤晶魚:最原始的做法,將晶魚內臟去掉,改好斜刀,放在烤爐上大火反覆烤十分鐘即可,出菜時均勻的刷上海鮮醬油,用香蔥點綴,晶魚口感極好且越嚼越香,時隔一年又回到了老虎灘,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原始。夏天天氣炎熱,魚更願意發出臭味,但是不會影響到您的身體,稍微有臭味的晶魚口感更佳(僅對個別人)

干烤晶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虎灘海鮮燒烤 的精彩文章:

TAG:老虎灘海鮮燒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