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何鼓勵大家有因緣重新去受戒?大安法師

為何鼓勵大家有因緣重新去受戒?大安法師

「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輾轉,能靜妄源。」

因此「隨心動用,還熏本識」,這個「心」指的是第六意識心,「識」指的是阿賴耶識。面對染污境界時,戒體的種子會自動生起「能憶」的功能,生起排斥惡業的力量。如果它發揮這種提醒功能時,我們隨順它,不去造惡業,此種相應於戒體的善業,也就能返熏戒體的種子。也就是說種子會起現行,而現行會反熏種子,它們是自類相續,互相熏習的。

比如有人貪煩惱很重,當他起貪煩惱的時候,如果不去克制它,而是隨順貪煩惱造惡業,這時惡業的現行,又會反熏貪煩惱的種子,使得貪煩惱的力量更加增強,這就是自類相熏。

戒體也是一樣,戒體會產生一種清凈的力量,如果隨順這種清凈的力量,去保護它,而不造惡業,那這種現行,又會反熏戒體。所以認真保護戒體,就能不斷熏它的力量,使之越來越強。

例如過去吃葷的時候,看到魚就想殺來吃。但是有了戒體之後,看到魚可能第一念還是有想殺的習氣,但是第二念戒體就會自動產生一種排斥的力量。如果隨順這排斥的力量,並提醒自己:「我是已經受戒的人,應該保護我的戒體」,因此不去殺這條魚,這種善念是為了保護戒體而生起的現行,它就會反熏戒體,使不殺生戒體的力量更加增強,這就是「隨心動用,還熏本識」。

相反的,如果戒體起現行,我們不管它,依舊造惡業,那這時反熏的,就是煩惱種子,同時也會破壞戒體的力量。戒體第二次起現行時,如果又破壞它,則煩惱的力量越來越強,戒體的力量越來越薄弱,乃至到最後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為什麼鼓勵各位如果有因緣的話,再去重新受戒,就是因為在家的環境,很容易使人產生煩惱心而破壞戒體。所以若有因緣,當發上品心再次受戒,再次熏習戒體,讓它的力量增強;就像機器用久了,再去維修、補強一下。

不過補強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重點在於面對境界時,要隨順戒體能憶、能持、能防的功能,不要造惡業,不斷以清凈的行為來保護戒體,就能反熏戒體,使戒體的力量越來越強。所以一位真正發心持戒清凈的修行人,修行越久,越能夠感覺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清凈力量,這就是戒的功德。

最後總結:「如是輾轉,能靜妄源」,戒體的種子起現行,現行再還熏種子,這樣輾轉的種現互熏,「能靜妄源」。「靜」是安定的意思;「妄源」就是我們的煩惱,或者也可以解釋成佛性,因為它是一切妄想的根源,也是解脫的根源。

我們的佛性本來是清凈無染的,只是被我們的顛倒妄想所熏習,變成惑、業、苦的狀態。透過持戒的力量,種現相熏,慢慢地,阿賴耶識中,雜染種子越來越少,清凈種子力量越來越強,這時候我們自性的功德,就能慢慢顯現出來,所以佛性是染凈的根源,也就是「妄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心生、心本、心主、心造、心變、心現 陳兵教授
佛教問答:某人自稱是佛菩薩,怎麼辨別是佛還是魔?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