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叩問傳統,深入堂奧:中國美術學院張捷教授

叩問傳統,深入堂奧:中國美術學院張捷教授

近期,

【導師風采】欄目隆重回歸!

我們將繼續展示我大國美碩導、博導們的風采,

敬請關注!

今天,掌聲有請張捷教授!

張捷

1

個人簡歷

字半白,一字鈍夫,號奎廬、冏庵

生於浙江台州

1989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學院中國畫系

先後攻讀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博士研究生

現任職務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

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導師

中國古代書畫傳習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

浙江省現代水墨畫研究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西泠印社社員

2

重要展覽及獲獎

作品曾獲第九屆、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浙江省美術作品展金獎,「國土情」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中國美協全國寫生畫展優秀獎,首屆全國山水畫大展銅獎,中國藝術研究院「黃賓虹獎」,加拿大首屆國際水墨畫展「金楓葉獎」,浙江省歷史文化重大題材美術作品大展優秀獎,浙江省高校優秀博士論文獎。獲評浙江省高校首屆教壇新秀、第二屆全省高校「最受師生喜愛的書記」,兩度榮獲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被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授予「中國畫壇百傑」稱號。

作品曾參加首屆中國現代藝術展,「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作品展,首屆、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世紀之門」中國藝術邀請展,首屆、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文化部「聚焦西部」畫展,「神州風釆」畫說世界文化遺產大型畫展,第一屆、第三屆「水墨本色」當代中國畫邀請展,「同一個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藝術展,「開放的時代」中國藝術邀請展,第一屆、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新時期中國畫之路作品展,德累斯頓國家藝術館「水墨新境」中國當代水墨展,杭州中國畫雙年展,第一、二、三回中國美術世界行「中國美術家眼中的世界」作品展,深圳水墨畫雙年展,中國精神·美麗鄉村作品展等重要學術展覽。

曾在香港、北京、杭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台、山東電視台、浙江電視台、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曾作個人專題報道。出版個人專集專著近五十種,主編美術教材十餘種。作品曾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全國人大會議廳、杭州G20主會場等部門收藏。

3

求學時期及同窗

聽陸儼少先生講課

拜訪葉淺予先生

同窗

1988年巴黎第八藝術大學phoenix水墨畫展成員,

左起:張捷、唐宋、鄭重賓、萬松

1989年畢業考察·黃山

浙江畫院期間

今天的85級老炮兒1

今天的85級老炮兒2

4

教學日課

教學日課1-4

教學日課5-7

5

寫生採風

寫生採風1-4

寫生採風5-9

寫生採風10-14

寫生採風14-16

6

山水宣言作品展

山水宣言作品展1

山水宣言作品展2

7

畢業季

放飛夢想畢業季集錦1-8

放飛夢想畢業季集錦9-10

答辯席

8

為G20

為杭州G20國際峰會主題創作1

為杭州G20國際峰會主題創作2

為杭州G20國際峰會主題創作3

《萬里江山圖》縱10米橫20米作者:卓鶴君、何加林、張谷旻、張捷

G20為蕭山國際機場貴賓廳創作《浙南山色》,接受省委宣傳部表彰

9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共同創作80米長卷《浙水圖》1

「五水共治」共同創作80米長卷《浙水圖》2

「五水共治」共同創作80米長卷《浙水圖》3-8

帶領研究生到治水最前線考察1

帶領研究生到治水最前線考察2

完成後的《浙水圖》1

完成後的《浙水圖》2

完成後的《浙水圖》局部

10

公益及其他活動

公益活動為病危學生募捐

導覽紀念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大展1-6

浙江博物館講解藍瑛作品展1

浙江博物館講解藍瑛作品展2

清明節潘天壽詩亭祭拜

11

生活照

生活照1

生活照2-5

12

學理的家園

文/范迪安

談論張捷的藝術離不開「傳統」二字。問題的關鍵不是把張捷的畫平行地與傳統的標準法則進行比照,而是應該分析張捷對傳統的觀念照度,由此才能看清他的藝術與傳統的深層關係。這樣的談論來於兩個前提:解釋傳統的智力活性和取用傳統的知識結構。

現代解釋學已經在學理上提示"傳統"不是一個靜態的封閉體系,而是不斷向今人的智力活性敞開的開放空間。對傳統的認識取決於今人的學養與才情,它就像古希臘神話中那個萬能的普魯斯特神,能夠回答向他提出的任何問題。這位神的聰明和狡詰就在於把問題拋向了提問者一方,把進入它的世界的鑰匙交給了提問者的智力。只有自身有著對傳統的需求和切入傳統的思鋒,傳統才會奉獻出它的寶藏。

張捷的繪畫實踐就是以認識和理解傳統為前提的,他不是按歷史時序線性地去研究傳統,而是用自身的學養去探尋傳統中那些富有學理意義的也是共性的命題。他深知「修道」主要是「修智」這個道理,《周易》所說的「知往而鑒來,極深而研幾」,就旨在引導人們在觀照傳統中去接近智慧的精髓,從而達到最高的智慧境界。在這個境界層面上,傳統走向的趨勢和蓄髮的能量將轉化為探訪者自為的認知。張捷在創作之餘寫過大量研讀傳統的筆記,對寫意山水面的藝術特性、筆墨技法、語言形式、構成要素、品格特色、意境表現等問題都作過認真的分析與闡發(參見其著《中國寫意山水·畫法圖解》),這表明他思想中始終存有許多在實踐中觸及過的實際問題。他用這些問題去叩擊傳統,於是能徑直深入堂奧,找到會心的答案。當答案彙集在一起的時候,他繼續實踐就有了新的起點。在中青年畫家隊伍中,張捷的知識結構也是與眾不同的。他先經學院體系性的學習訓練,而後與現代藝術觀念怦然心接,積極地投入「創新」與「實驗」的藝術思潮,嘗試過多種媒材的繪畫,尤在水墨語言的「創新」上作過不少的努力。在走過一段「實驗性」繪畫的道路之後,他好像作了傳統的「回頭浪子」,陷人了對傳統的迷戀。但他投入當代藝術思想變革大潮中的經歷卻並非損失,這種經歷養成了他比較全面的理論素質和辨識能力。以具有現代學人特點的知識結構轉身深人傳統、沉入水墨體系,他不是簡單地接過傳統的香火,而是有選擇地頗取傳統的神燈,用以照亮自己筆下的慊素世界。

理論上的識度必然帶動具體的研究。張捷在畫中表現出來的語言特徵,不僅僅是對傳統的理解,也是創造精神的發揚。他從黃賓虹那裡吸收了宿墨之長,但除卻宿墨過狠的黑、密、濃、重,將宿墨的感覺轉化為自己筆下拙樸而清潤、溫和而閃亮的墨點。他將歷代山水畫中的筆線作過分析,去粗取精,取用了短線和點兩種因素,將其演變為既能造型也能造境、既能造境也能造意的主導語言,貫穿融會於通幅之中,使作品擁有從豐厚中脫穎單純的品質。他對線條的感覺和對墨痕的感覺堪有超人的一致性,這使他筆下的山水形象變成了筆墨形象,經得起近觀的品味。他的畫境總是一方超越世俗的理想家園,體現了現代自由意志的生活方式與古典意趣的藝術氛圍的和諧結合。......所有這些,都得益於他通達了學理的天機,他守望的那些「東田」,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園,也是耕耘創造的學理家園。

13

作品欣賞

瀟湘水雲 紙本水墨46厘米x69.5厘米 2017年

鳳凰古城 紙本水墨47厘米x75.5厘米 2017年

里大河村 紙本設色 48厘米x75厘米 2017年

黃石寨 紙本水墨49厘米x75厘米 2017年

飛水寨 紙本設色 47.5厘米x142厘米 2017年

藍家壠 紙本設色 48厘米x75.5厘米 2016年

岑山苑 紙本設色 47厘米x75厘米 2016年

許溪 紙本設色 47厘米x75厘米 2016年

古渡晚晴 44x64厘米 紙本設色 2016年

岩坳良田 44x64厘米 紙本設色 2016年

冏庵擬古山水冊之一 紙本水墨32x32厘米 2016年

冏庵擬古山水冊之二 紙本水墨32x32厘米 2016年

冏庵擬古山水冊之三 紙本水墨32x32厘米 2016年

冏庵擬古山水冊之四 紙本水墨32x32厘米 2016年

崔家河底 紙本設色47厘米x70厘米 2015年

高起家坬?紙本設色47厘米x70厘米?2015年

松風閣 紙本設色 136cmx68cm 2015年

煙江歸舟 紙本設色136cmx68cm 2015年

大龍湫 水墨紙本47.6厘米x70.5厘米 2014年

方洞 水墨紙本 47.6厘米x70.5厘米 2014年

瑞石古洞26x66.5水墨紙本 2013年

聖托里尼島 紙本設色130cmx67cm2013年

冰川流星 紙本設色 130cmx67cm2013年

雲壑松泉圖 紙本水墨 229x199厘米 2008年

--END--

責任編輯:林苗苗

責任審核:陶非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會 的精彩文章:

重建自由的可能性:中國美術學院林晨曦老師
被阻隔的風景:中國美術學院黃慶老師

TAG: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