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宅在家裡也能減排?美國一研究報告揭示能源消費趨勢

宅在家裡也能減排?美國一研究報告揭示能源消費趨勢

毫無疑問,正是由於科技的變革性力量,正在重塑我們的社會活動方式,引領新的生活娛樂體驗,無論是隨時隨地觀看我們喜歡的視頻節目,還是沉浸在虛實世界的體驗中。今天人們能輕鬆實現在家隨時網購,而不用出門奔勞,通過在家遠程辦公獲取工作收入,不必擠在上班的人潮中。最新一項研究的顯示,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變,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呆在家裡活動,而這種變化影響了美國的能源消費趨勢。

科技帶來生活方式變化

這項研究由兩家美國研究機構德克薩斯大學和羅切斯特立功學院的研究者共同開展,研究報告發布在最新一期《Joule》(焦耳)期刊上。研究基於一份2003到2012年美國人日常生活時間表統計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相比2003年,2012年美國人呆在家中的總時間要多出平均8天,其中18到24歲人群這一數字更高,達到平均兩周,與此相應的是用於旅遊、逛街、公司上班的時間呈現減少的趨勢。考慮到近些年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在家娛樂、辦公和生活的時間佔比將比報告顯示的更高。

在家購物已成為日常生活

在家工作也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研究另一項重要發現是,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美國人的能源消費發生變化。他們吃驚的發現,由於在家生活,2012年美國的能源需求量大約減少了1700億BTU(一種英美國家採用的熱量單位),等於美國能源需求總額的1.8%。形象的說,相當於2015年美國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肯塔基州全年能源消耗量,或者最發達的紐約州的一半。總之這一比例超過研究者的預期。

美國溫室氣體來源佔比

由這項研究成果來看,生活方式的變化對於環境的影響將是明顯的。如果美國人將更多時間用在家裡,他們就會減少用於各種交通工具的燃料的消耗。根據美國環保局EPA的統計,2015年美國27%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交通運輸環節,這是美國溫室氣體最大來源之一。如果沒有技術的進步,使美國人能在家裡辦公和購物的話,想必這一比例會更高。

研究者也同時指出,這項研究主要考慮一般性情況,沒有考察諸如人口規模、居住地區等因素。比如生活在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結果會有很大差異。因為城市地區有發達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而農村地廣人稀會更多使用私人汽車,會導致能源消耗更大。

科技改變生活方式和環境問題

不論如何,該研究清晰的向人們表明,科技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這一影響在減少人們的能源需求。如果這一習慣轉變能夠持續下去,相信在溫室氣體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上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有助於使用可再生清潔能源來削減和更替化石燃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前哨站 的精彩文章:

科技重磅,獵鷹重型火箭成功首發,馬斯克又創造新的歷史
動圖回顧獵鷹重型火箭試射,兩隻一級火箭同時落地回收太震撼

TAG:三體前哨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