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洛陽,漫天風沙舉城大逃亡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洛陽,漫天風沙舉城大逃亡

唐朝大解密(76)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洛陽,漫天風沙舉城大逃亡

文/梁迎春

唐時稱三月三為上巳節。759年的洛陽城更是熱鬧非凡,人們的臉上蕩漾著笑容,紛紛出城享受陽光,沐浴春風,因為前方戰報頻傳,唐軍把安祿山困在鄴城,馬上就要活捉他了。人們哪能不開心啊,沉醉春天氣息里,流連忘返。

驟然,鄴城方向狂風怒吼,席捲著滿天沙石,狂舞在蒼穹,昏暗的不見天日,耳邊隱約還能聽見激戰的號角與鼓嗓經久不息。洛陽的百姓們心裡在想,一定是唐軍攻進鄴城了!但是容不得他們多想,漫天風沙大有緊逼洛陽的苗頭。他們開始退入洛陽城,年輕體壯的,跑在前面的,都先一步進城了。一隻腳城門外,一隻腳城門裡的,猛地回頭一看,卻是大吃一驚:

隱約可見城門外一片鬼哭狼嚎,隨著風沙席捲而來的,不是安祿山的兵馬,竟然是唐軍!他們顯然是打敗了,沮喪的兵士在亂嚷亂叫,搶老百姓的糧食及衣物,更有當官的唐軍將領在指揮部下抓男壯丁充軍。洛陽城裡的士民見勢不妙,倉皇出逃,婦孺老幼慌亂啼哭,瞬間一片混亂。被踩死,撞傷的,失蹤的,不計其數。

這場戰役史書上有記載,鄴城就是現在的安陽,離洛陽不遠。當時安祿山被唐軍困在鄴城,只有幾萬人馬,形勢危急向史思明求救。唐軍有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個節度使率領的六十萬大軍,按常理完全可以戰勝。但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唐肅宗信任宦官魚朝恩,命令他做監軍和朝廷聯絡。郭子儀等提出派出部分兵力阻擋史思明,不想遭到魚朝恩的斷然拒絕,本已勝券在握的這場戰役,結果因這個宦官盲目自信而遭致慘敗。

上巳節這一天,史思明所率的精騎部隊,突然闖入唐軍陣列,唐軍頓時慌了陣腳,猶如一群綿羊突然闖進來一隻狼,四下逃散。這時有大風突起,雙方看不清視線,混作一團,李光弼率先引本部逃跑,郭子儀見勢不妙,也率先統軍潰逃,更是加速了全軍崩塌的進程。各路唐軍紛紛逃命,陣勢迅速崩盤,一心只想著快點逃,哪還有什麼鬥志,叛軍乘勢掩殺,唐軍士卒屍橫滿地,兵馬折損大半。

據《資治通鑒》記載:「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士民驚駭,散奔山谷。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軍南奔襄鄧,諸節度使各潰歸本鎮,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

郭子儀名不副其實,唐軍潰退所過之處,瘋狂地強掠,將帥難辭其咎。唐軍吏卒們不分晝夜喧呼嚷叫,把失敗的憤怒散在士民身上,老百姓們匆忙逃向山谷。不料想,唐軍潰敗撤退過後,老百姓們還沒來得急喘口氣,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軍隊,更是狂暴殘忍地掠奪。不管拉兵征夫,還是搶奪財物,只要反抗者立即殺掉。而那些受了傷的,老弱病殘的唐軍,早已成了刀下鬼,據說死亡的將士屍體將斜長五里的大坑裝滿,六十萬唐軍只剩下十餘萬。安靜平和的洛陽,士民十有八九全部死亡,轉眼變成一座鬼城。

洛陽在這之前被安祿山佔了三年,官軍剛剛收復一年,又再度發生災難。杜甫名篇「三吏」與「三別」的組詩,就是寫於這個時間段。大家都知道杜甫有參軍的經歷,當時他從鄴城前線落荒回來,兵荒馬亂之時,從洛陽到華州,途經新安、陝縣、硤石、靈寶、潼關等地的時候,一路所見驚心動魄,慘不忍睹。

杜甫在荒煙蔓草中尋找著回村的舊路,邊走,邊看,邊回憶,但什麼也尋不見,巷子里都空了。走過半里或一里的村巷用了很長時間,空蕩蕩的,冷冷清清的,不見人影。卻可以看見一個個大搖大擺的野貓,看見杜甫怒目而視,好像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走遍了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只剩一兩個苟延殘喘,孤苦伶仃的老寡婦。鄉土難離啊,儘管家徒四壁,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仍然沒有忘記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毫不猶豫地扛起鋤頭下田了。但沒過幾天縣吏找來,他再度服役。

杜甫晚年的凄慘生活,也是洛陽一帶百姓的真實生活寫照。劉宴上書給宰相元載的書信,記載了函谷洛陽一帶的災禍之慘,其中有這麼一句,「函陝凋殘,東周尤甚。過宜陽、熊耳,至武牢、成皋,五百里中,編戶千餘而已。居無尺椽,人無煙爨,蕭條凄慘,獸游鬼哭。」

真的不敢去想像,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洛陽,漫天風沙舉城大逃亡,是多麼的慘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唐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