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年磨一箭,馬斯克讓我們離火星又近一步

七年磨一箭,馬斯克讓我們離火星又近一步

大家好,我是貝拉,這是公眾號2018年的第 12 篇文章。

2月6日下午,佛羅里達海岸人群聳動,近10萬人專程來到這裡,只為親眼目睹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 Rocket)的發射。

自美國太空梭停止發射以來,這片沙灘上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即使對應的是第二天的凌晨,依然有無數人興奮地坐在電腦前觀看直播。

當地時間下午3:45分,在巨大的轟隆聲中,只見一道白光從肯尼迪航天中心騰空而起,拖著燦爛的尾焰直入蒼穹,像一支勇者之劍。

GIF

這一次,SpaceX的創始人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終於稍稍鬆了一口氣。

七年了,不記得有多少次失敗的發射後,他終於完成了自己預計2014年完成的項目。

2011年4月5日,馬斯克首次對外宣布了重型獵鷹計劃。

七年後的今天,直到發射前最後一刻,他自己心裡也沒底。

畢竟就在前一日,他還在Twitter上說,只要火箭不在發射台爆炸,就算取得了成功,如果發射失敗,希望能暴露出更多問題,這樣自己才能吸取教訓,不斷進取。

這樣前所未有的嘗試中,失敗才是常態,成功要努力,更要有運氣。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馬斯克自己預測過這失敗帶來的後果——如果獵鷹重型火箭炸毀發射台,將需要九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來重建。

在他看來,這次發射要麼是令人興奮的成功,要麼是令人激動的失敗。「但這將是你值得花時間去做的。」

在經歷了兩次臨時推遲後,這一全球現役最強大的運載火箭,帶著一輛櫻桃紅的特斯拉跑車,終於順利升空。

毫無疑問,這是SpaceX發展的里程碑,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意味著人們離火星又近了一步。

這種以獵鷹重型為代表的推力大、可回收火箭,也被認為將重塑重型運載火箭行業的遊戲規則。

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 Rocket)基本上是由三個獵鷹9號火箭並列連接在一起,27個梅林引擎在起飛時可以產生超500萬磅的推力,相當於大約18架波音747。

火箭高達70米,寬12.2米,重量為1420.8噸,去火星的有效載荷可達16.8噸。據SpaceX的說法,獵鷹重型火箭將能把141,000磅的有效載荷載入軌道。

歷史上,只有土星五號火箭(1973年最後一次飛行)曾有過更大有效載荷。

1969年7月16日,土星五號憑藉高達750萬磅的推力,將阿波羅11號的三名宇航員送入太空,跨出人類一大步。

更優秀的是,Space X完成了歷史性的壯舉——重新將多個火箭核心帶回地球。其中兩個助推器在SpaceX著陸區(LZ-1和LZ-2)著陸,中心推進器則計劃降落在大西洋的一架無人駕駛船上,船的名字叫「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獵鷹重型火箭的第二級助推器需點火三次,把飛船送到繞太陽運轉的橢圓形軌道上,並可延伸到火星。但馬斯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飛船抵達紅色星球的可能性極小,幾乎不太可能發生。

毫無疑問,此次是自阿波羅時代以來最強大的火箭發射,且全部通過私人公司完成。而且成本相對非常低。

SpaceX估計,獵鷹重型火箭每次發射花費約9,000萬美元。而美國宇航局(NASA)開發自己的重型發射系統(SLS),估計單次發射的成本約10億美元。

火箭上的紅色特斯拉Roadster屬於馬斯克私人擁有,車上播放1969年登月那年 David Bowie 演唱的經典歌曲《太空怪人》(Space Oddity)。

車裡有一個身著太空服的假人「Starman」(來自David另一首歌),儀錶盤上寫著「別驚慌(Don"t panic)」,而車輛電路板上印著 「由人類在地球製造(Made on Earth by humans)」。

車上還有一個幾乎不可摧毀的磁碟,帶著Isaac Asimov科幻小說的數字copy,以及一塊刻著SpaceX公司6000名員工的名字的銘牌。

特別有情懷對不對?

在之後的記者會上,他還調侃說:「(假人)看起來真是太假了。也許有一天外星人會發現這輛車,這些傢伙們會怎麼想呢?」

如果火箭不在發射時爆炸,這輛跑車將在太空漂浮十億年之久。

GIF

其實測試獵鷹重型火箭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宇航員帶入太空,並有可能派一個小組前往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等。這次發射成功的意義可想而知。

發射前還有個小花絮:

SpaceX的競(si)爭(dui)對(tou)手,Blue Origin聯合創始人、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周一在Twitter上送上祝福,希望有一次美麗的飛行!

馬斯克則回了「謝謝」還附上一個么么噠的表情。

這塑料花兄弟情看得也是有一丟丟感動,大概就是英雄與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吧。

創業不易,同樣有太空夢的富豪貝佐斯估計能感同身受,他創辦的藍色起源也專註在太空探索方面發力。

無論是上太空的SpaceX,造電動車的Tesla,光伏發電的Solar City,還是突破人類極限的超級高鐵Hyperloop,馬斯克永遠在探索。

在他身上,「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從不是一句空話。

七年中,他也從沒有停止自己的征途。

單單只2017年,SpaceX 就成了18次火箭發射,約佔全球發射總量的五分之一,比肩中國全年的發射總數。

1984年,12歲的 伊隆·馬斯克 設計了一款名為「爆炸」(Blastar)的遊戲,靈感來自科幻小說中的太空場景。「在這個遊戲里,你必須摧毀外星人的太空艦隊,它們將攜帶致命的氫彈和狀態光柱機....」。

如今,46歲的馬斯克從沒忘記自己的夢想,並一直努力去實現它。資產凈值達 204 億美元的他,原本可以輕鬆過生活,他卻一心想著人類的未來。

可他偏偏要和電動汽車、太空探索較勁。這兩個項目,簡直是超音速鈔票粉碎機,也曾一度讓他幾乎傾家蕩產。

2008年起,Space X三次發射都失敗了,資金只夠發射一次火箭。特斯拉Roadster也剛問世,世人對純電動車充滿質疑。還碰上全球經濟危機爆發,馬斯克幾乎山窮水盡。

他四處借錢、抵押房屋、變賣家產,想盡各種辦法,最終他在距公司宣布破產前三個小時說服投資人注資,讓計划起死回生。

私募基金ValorEquity的創始人兼CEO 安東尼奧·格雷西亞斯(Antonio Gracias)曾經說過,「他(馬斯克)比我認識的任何人都更刻苦,並且能夠承受更多壓力,他在2008年所經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讓其他人崩潰了。他不僅生存下來,並且持續專註他的工作。」

當然,馬斯克也遭到不少非議和吐槽,包括他的前妻、員工、NASA,甚至國會議員。有人說他冷血無情,有人說他是瘋子、騙子,是剝削剩餘價值的資本家。

不論他個人如何被詬病,人類歷史進程上總會有一個不關注個人,只放眼宇宙和人類未來的人。不是馬斯克,也會是別人。

為不停追尋的心致敬。

快關注 貝拉A夢 ,get更多有趣前沿資訊和新技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能的貝拉拉 的精彩文章:

TAG:萬能的貝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