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傳世古畫精品——舉頸遙相望 光焰萬丈長

傳世古畫精品——舉頸遙相望 光焰萬丈長

、 《疏鬆幽岫亭》元代 立軸 紙本水墨 縱48厘米 橫36.4厘米 (法)吉美國立東方美術館藏。曹知白(1272~1355),元代畫家,藏書家。字又玄,貞素,號雲西,人稱貞素先生,浙西華亭(今上海青浦)人。從小機敏穎悟,很有見識,愛讀書,好黃老之學。家有藏書數千卷,也喜蓄字畫。

、 《花卉圖》明代 立軸 絹本設色 縱136.8厘米 橫57.8厘米 (日)泉屋博古館藏。 陳遵,生平不詳,明代畫家。字汝循,浙江嘉興人。擅長描繪花鳥,栩栩如生。傳世作品有《三友圖》《枇杷圖》《蓼花蛺蝶圖》。

、 《陶淵明故事圖》明末清初 長卷 絹本設色 縱30.3厘米 橫308厘米 (美)火奴魯魯藝術學院藏。 陳洪綬(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畫家,少年時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門七十二賢》的拓本,關門在家終日鑒習。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陳規,自成一派。

、 《仙山圖》元代 長卷 絹本設色 縱33厘米 橫102.9厘米 (美)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陳汝言,元末畫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傳世之作有《仙山圖》《百丈泉圖》《荊溪圖》等。

、 《猿圖》 法常 宋代 立軸 絹本水墨 縱173.9厘米 橫98.8厘米 (日)京都大德寺藏。法常(?—1281)是南宋西湖長慶寺的和尚,早年是儒生,中年出家。與當時來中國的日本僧人關係不錯,許多畫作流傳到日本,對日本繪畫產生很大影響。傳世作品有《猿圖》《漁村夕照圖》,另有《龍、虎》對幅等。

、 《明妃出塞圖》 宮素然 宋代 長卷 紙本水墨 縱30.2厘米 橫1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宮素然,宋代女畫家,事迹不詳,根據《明妃出塞圖》的題款,可以知道她是宋高宗時貴州鎮遠女道士。

、 《中山出遊圖》 龔開宋末元初 長卷 紙本水墨 縱32.8厘米 橫169.5厘米 (美)弗利爾美術館藏。此圖插繪的是鍾馗和妹妹率眾小鬼一起出遊的場景。龔開(1222—1304),宋末元初畫家,宋朝末年曾任官職,入元後賣畫為生。擅畫人物和馬。他的傳世之作有《中山出遊圖》《駿骨圖》等。

、 《十六羅漢圖·諾距羅》 貫休 唐代 立軸 絹本設色 縱129.1厘米 橫65.7厘米 (日)高台寺藏。傳說中的諾距羅原是一位勇猛的戰士,出家後佛主讓他靜坐修行,摒棄粗野的性格。圖中的諾距羅雖雙手合什,但雙眉緊鎖,氣宇軒昂,仍然透著一股威猛之氣。貫休,唐末畫家,和安寺的和尚,所以繪畫以佛像居多。《十六羅漢圖》中的羅漢都是高鼻、深眼窩,可能是根據印度人的長相所作。

、 《羅漢圖》 明末清初 冊頁 紙本水墨淡設色 縱26厘米 橫35.3厘米 (美)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這兩個羅漢雖然一把年歲,仍然對坐嬉戲,傳達出天真淡泊的禪意。衣紋信筆草草,一波三折,欲飛欲狂,就在這看似潦草的揮灑中卻準確地刻畫出了人物的形體和姿態。歸庄(1613—1673),原名祚明,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家。歸隱於山莊之中,所以才改名叫歸庄。他山水、花鳥、蘭竹無不擅長,且深得元代大家的遺韻。

、 《日暮歸漁圖》 宋代 團扇 絹本水墨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一位漁夫在日暮時分,肩扛漁具,從橋上蹣跚經過,走在歸家途中。過不了多久,他的身影就將消失在後面的山林中,而這一片清淡的風景也要隱退在茫茫的夜色里。扇面背後還有宋高宗親筆所題的詩章。江參,生平不詳,南宋畫家。山水學董源、巨然,筆墨細潤,擅用水墨寫江南景色,由於受文學家葉夢得稱道,聲名鵲起。

、 《寒山拾得圖》 明代立軸絹本水墨淡設色 (美)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寒山」和「拾得」是唐代的兩位高僧。寒山好吟詞偈,神情瘋癲。拾得是孤兒,為寺廟僧人拾到收養,在寺里伙房打雜,與寒山友善。歷代畫家喜歡以此為畫題。兩位人物,一人染淡墨,一人用白描,以戰筆和鐵線描寫衣紋。蔣貴,明代畫家,生平不詳。號青山,江蘇儀徵人。師法同代人物畫家吳偉,作品細緻逼真。

、 《孔子聖跡圖》 清代 冊頁 絹本設色 (美)聖路易斯美術館藏。孔子席地而坐,俯身拱手,正推銷自己的治國之道。國君慵懶地坐在紅木椅上,似乎已經聽得不耐煩了。孔聖人也面露難色,轉過臉來,不知道說什麼好。國王身後三五個隨臣,交頭接耳。焦秉貞,生平不詳,清代畫家。康熙時供奉宮廷之中,任欽天監五官正,擅畫人物、山水、花卉和樓閣。畫法工細,設色鮮麗,畫風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

、 《橫竿晴翠圖》 元代 立軸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竹枝一竿,自上傾下,又翻轉而上,用筆蒼勁,竹葉用濃墨畫出,主幹用墨稍淡,將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長勢勁猛的竹葉上,表現出自在而頑強的精神境界。柯九思(1290—1343),元代畫家。號丹丘生,浙江台州人。博學能文,曾任職奎章閣鑒書博士。精鑒賞古物書畫,墨竹師法文同,亦擅畫墨花、山水。

、 《藻魚圖》 年代不詳 立軸 絹本水墨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這條大魚突然掉轉身來面對觀者,嘴巴大張, 目光犀 利。魚幾乎佔據了畫面的全部空間,作者用細線精心描繪了片片魚鱗,通過暈染來顯示質感和立體感,以淡墨寫水草,並通過魚尾的擺動和水草的搖晃增加了畫面的動感。賴庵,僧人,生平事迹不詳。擅畫魚藻。

、 《讀碑窠石圖》 五代宋初 立軸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古碑壓在石雕巨龜的背上,掩映在枯樹之後。薄霧將斑駁的石碑與讀碑的二人一起遮蓋得影影綽綽。枯木的枝條扭曲如怪爪,似乎在命運的顛沛中掙扎生長。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畫家,祖上為唐代貴族,五代時為避亂而流離四方。他才學過人卻時運不濟,縱情詩酒、寄興書畫,最後醉死在他鄉。與同代畫家范寬一起形成了北方山水畫派的主流。

、 《枯木竹石圖》 元代 立軸 (美)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高大而枯老的松樹穿透了畫面的山下兩端,兩枝橫幹上掛滿了深色的藤蔓,像一個象徵性的符號,充滿壓迫感。李衎,元代畫家。 號息齋道人。少年孤貧,從20歲開始在太常寺作小吏,後來官至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擅畫墨竹,在當時享有盛名,曾奉命繪製宮殿、寺院壁畫。傳世作品有《枯木竹石圖》《雙鉤竹圖》《墨竹圖》。

、 《東丹王出行圖》 遼代 長卷 絹本設色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圖中人物都是胡人形象,但各具姿態,衣冠、服飾、佩帶各有不同,馬匹肥碩矯健。畫面中,東丹王李贊華卻神情憂鬱,若有所思。人物與馬的描繪技法非常出色。李贊華,契丹人,遼代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長子,封東丹王,公元 390 年投後唐明宗,賜姓名李贊華。後來他被唐明宗養子遣人殺害。李贊華通音律,善文章,擅畫契丹人物,畫風對後世影響很大。

、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唐代 長卷 絹本設色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這本《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冊中的形象,將天文、傳說、世俗理念等糅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此畫的畫法是唐代吳道子人物畫的典型畫風,以至於後世董其昌在題跋中誤定為是吳道子所作。梁令瓚,唐代天文學家、畫家。精通天文、數學,曾參加改造新曆的活動。後又與同代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共同創製了「渾天儀」。

、 《落花游魚圖》 宋代長卷 (美)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藏。畫面以俯視的角度描繪了動態輕盈的水底游魚,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各方有序,深具匠心。雖然對水不著一筆,但通過游魚的自由穿梭,我們仍然感到它的柔滑清涼。劉寀,北宋畫家。年少時流離失所,寓住京都,性格豪放,流連於詩酒之中,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這也是他選擇自由自在的魚作為抒情寄託的原因。上圖為《落花游魚圖》的局部。

、 《消夏圖》 元代 長卷 (美)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藏。圖中一位士大夫正斜倚在木榻上消磨夏季濕熱煩悶的時光,木榻後的屏風上畫一高士正在童子陪伴下讀書,高士的背後又有一面繪有山水的屏風。左手執一畫軸,畫雖然沒有打開,但他只是想想畫的內容就已心曠神怡。劉貫道,元代畫家。擅長人物、道釋畫,是當時的名家高手。傳世之作有《消夏圖》《元世祖出獵圖》《積雪圖》。

、 《狩獵人物圖》 元代 長卷 絹本設色 (美)聖路易斯美術館藏。此圖以高麗(朝鮮)國誕生的神話為畫題。長卷分為三部:中部畫王者與隨從,白袍紅纓,造型威武,色彩明艷;右部為幽靜的山路,僕人抬著朱蒙所射獵物;左邊朱蒙策馬渡河,回望河岸。趙雍(1289—1360),元代畫家、書法家。趙孟與第二任妻子之子,功力不遜於父親。傳世之作有《狩獵人物圖》《蘭竹圖》《溪山漁隱》。

、 《人馬圖》 元代 長卷 紙本設色 尺寸不詳 (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此圖為《趙氏三世人馬圖卷》之一。圖繪身著唐裝的奚官雙手握韁牽一匹花斑駿馬,奚官神態安詳,馬亦溫馴。線描勻凈文雅,沉穩平實,畫風顯然承襲了家學。趙麟,元代畫家。生卒年不詳,字彥徵,浙江湖州人,趙雍之子。擅畫人馬、山水。

、 《番王禮佛圖》 宋代 長卷 (美)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圖為中國周邊的少數民族酋長、番王正朝拜佛祖。眾番王作禮拜之狀,服飾都為異域裝束。畫面氣勢宏大,人物安排疏密有致,表情各異,生動自然,是宋代人物畫的一幅傑作。趙光輔,宋代畫家。陝西耀縣人。宋太祖時期為畫院學生,擅畫佛像、人物。

、 《猴侍水星神圖》 張思恭 宋代 立軸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美麗的水星神坐在榻上,右手執筆,正要書寫。旁邊一隻小猴已經高舉起石硯,供她填筆。小猴全用沒骨法,極富質感,表情天真有趣。這幅畫早年流傳到日本,十九世紀晚期被英國人威廉購得,原被當做佛教畫,後經考證為中國五星神像。相傳南朝梁張僧繇和唐代中期何長壽都畫過水星神,此圖是南宋時期僅存的一幅水星神圖,極其珍貴。

、 《楊貴妃上馬圖》 宋末元初 長卷 (美)弗利爾美術館藏。圖中的唐玄宗一襲白衣,回頭正脈脈含情地望著,楊貴妃腳踩著凳子上馬。畫中的人物似乎也被這一對戀人所感染,每個人的眼中都流露著溫情。就連玄宗的名馬「照夜白」也駐足不前,為貴妃的美而心醉。錢選(1239—1299),宋末元初畫家,南宋時的進士。進入元代後,歸隱從事繪畫。力圖擺脫南宋畫院風格,追尋唐代遺風。擅畫人物、花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2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畫家吉乃特 比尤利 人物油畫
俄羅斯Vladimir.Volegov油畫作品

TAG:書畫藝術收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