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吃了灶糖又祭灶,臘月二十三,小年那些事兒

吃了灶糖又祭灶,臘月二十三,小年那些事兒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小年。之所以稱作小年,估計是為了與幾天之後的大年區分開來。

小年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祭灶。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台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祭灶的風俗由來以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等等。

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即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現在,北方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多為臘月二十四,還有部分地區為臘月二十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小年有一種特殊的食物,叫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製品,原先是為了祭祀使用的,後來,它也走向了百姓的餐桌。

灶糖

不論是在哪一天過節,小年都被認為是過年的開端,是大江南北的共同習俗,包含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於正新劇《鳳囚凰》開播,關曉彤飾演山陰公主。歷史上的劉楚玉究竟是啥樣?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