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北方的小年為何差了一天?

南北方的小年為何差了一天?

GIF

在天南地北的小夥伴們

小年將至

大家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小年的到來呢?

小年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也叫做謝灶、祭灶節。在這個節日,我們會祭灶王、貼春聯、掃塵土並開始著手準備年貨,以此來表達出自己心中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說不定這一天將成為我們實現夢想的起點。

然而,一提到小年,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一個困惑:在我們幅員遼闊的國土上,為什麼這個眾所周知的節日沒有一個固定的日期呢?南方同學的小年在臘月二十四,而北方同學的小年卻在臘月二十三,究竟又是什麼原因使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了一天呢?

這個問題是不是難倒了一大片的同學呢?其實答案就蘊藏在這個節日的民俗中。

在這一天,灶王爺會向玉皇大帝稟報每一家人的善惡,並請求玉皇大帝進行賞罰。因而,為了在新的一年能夠一帆風順,當然也是為了避免上天帶來懲罰,不管是高高在上的達官貴人,還是普普通通的芸芸眾生,都會前去祭灶。

了解習俗只是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對這個問題還是一頭霧水的同學可以試著回望過去,看看歷史給了我們怎樣的回答。小年到底是不是在最初就被分割為兩天?

其實在一開始,官民也集中在一天過小年。在距離我們遙遠的唐宋年間,祭灶皆在臘月二十四,元明期間也順應著前朝沿襲了這一舊俗。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清朝年間,這一舊俗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關於這一變化眾說紛紜,下面小編便為大家介紹其中一個較好的解釋。

關於這一變化眾說紛紜

下面小編便為大家介紹其中一個較好的解釋!

這一變化的起因在於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會前往坤寧宮祀神,為了能夠節省開支,皇帝也順便把灶王也一併拜了。既然天子開了頭,以後的王族、貝勒自然也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於是便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隨著時間進一步地推移,「官三民四船家五」的傳統逐漸成形。大家也可以簡單地從字面上理解為,官府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一般民家則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沿湖、沿海的居民便遵守船家的規矩,在臘月二十五舉行祭灶。

學過歷史的我們熟知除了南宋和部分分裂時期的政治中心在南方外,其餘大多數的政治中心都集中在北方。因此我們便不難得出結論,北方人民受官氣影響較重,於是漸漸地將小年的日期定格在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人民受官氣影響則較小,便仍然沿襲舊俗,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這便形成了我們當今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的格局。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不過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

小年都不僅代表著舊的一年的結束

也是為了新的一年的開端

各位祈求轉運或者是遵從傳統習俗的小夥伴

可以行動起來咯

給我們灶王備上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

祝我們在新的一年

考試不掛、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東小華的QQ解除封印辣~

希望童鞋們踴躍加好友哦

我們也會在扣扣上同步更新推送

撰稿 朱宇翀

責編 徐月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春東華DHU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圖書館學習,而我在家裡「鹹魚」

TAG:青春東華D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