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百年前此國自稱迎娶明朝公主,現仍有許多人以公主後裔自居

六百年前此國自稱迎娶明朝公主,現仍有許多人以公主後裔自居

在六百多年前,一群龐大的船隊從港口出發,順流南下。

這不是鄭和第一次出海,也不是最後一次,明朝永樂大帝的心腹大患——消失不見的建文帝尚未解決,他還需要去更遠的地方追尋他的蹤跡。

在這一次次出海中,中國人,第一次發現了在海洋上,還有如此廣闊的世界。

航海圖

南洋的島國居民們,第一次見到了天朝上國的磅礴艦隊,或是俯首稱臣,或是友好相交。鄭和艦隊的唯一一次作戰,也只是在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進行的一次自我保衛戰。

這些島國國家裡,名字都十分奇怪,比如我們今日非常熟悉的馬來西亞,那時候邊被稱為滿剌加國。

當初的滿剌加國掌管馬六甲海峽,鄭和艦隊若要繼續往西,自然是繞不開此國。

在馬來西亞當地的傳說里,鄭和豪華艦隊的每一艘船艙里,都到處插滿了金針。船長鄭和還為滿剌加國的蘇丹王帶來了永樂大帝的一封信:「每根針都代表著我的一位子民,你能數得清有多少根,你就會知道我有多大的權力。」

這使得蘇丹對於中國的富庶十分憧憬,但是也不能落了下風,於是就把一大堆米裝滿了鄭和的船,讓他帶信回去告訴朱棣:「如果你能數清楚船上有多少米,就能知道我有多少子民,也會知道我有多大的權力。」

拋開傳說不談,事實的真相可能是鄭和在馬來西亞當地進行了補給,因此給了滿剌加國的蘇丹王許多金銀賞賜,而且因為滿剌加國當時時常收到暹羅(今泰國)侵擾,蘇丹王也很有可能進貢了許多大米來尋求保護。

在《馬來紀年》中,中國的永樂大帝嫁了一位公主過去,這位公主叫做漢麗寶。而翻遍中國典籍,是基本沒有這則記載的——大家都知道明朝不和親。

在典籍中,這位公主乘坐寶船,帶來了500個隨從,宮女各個膚白如玉,貌若仙女,和蘇丹王曼速沙共結連理,還引發了居民們的熱議「生兒當如蘇丹賢,生女當如漢麗寶」。

在這段「歷史」中,漢麗寶公主為蘇丹曼速沙剩下兩個孩子,自己也為保護他捨身而死。

直到現在,還有馬來西亞當地的娘惹族群自稱是漢麗寶公主的後人,也就是明朝皇室貴胄。

漢麗寶井

只是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實在1405年到1433年,而書中所寫的漢麗寶公主嫁到馬來西亞已經是1459年事情了,這個時候,鄭和已死了二十四年,明朝早已頒布禁海令「寸板不得下海」,這位漢麗寶公主實在是來歷成謎。

諸君以為,她與建文帝是否有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本文系柏舟原創,僅用於「南北往事」、「柏舟的南北往事」兩處。參考書籍:《馬來紀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往事 的精彩文章:

一腔雄心付流水,西晉王朝差點就成了堪比唐宋的強大王朝
在唐朝以前,會捉老鼠的狗才是好狗

TAG:南北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