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掬細沙 治癒世事煩囂 印度恆河金剛沙到底有多神秘!

一掬細沙 治癒世事煩囂 印度恆河金剛沙到底有多神秘!

一條大河湯湯而下,

無所遮掩地,流經生死。

同時流經一座城,古老的城,

天黑時暮氣沉沉地睡去,

天亮時醒來。

這條河,被世人稱為恆河。對於對於全世界的佛教信眾來說,恆河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佛祖釋迦牟尼佛在恆河流域誕生,在恆河流域悟道成佛,在恆河流域講經說法,在恆河流域涅槃寂靜,釋迦牟尼佛曾經無數次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恆河與恆河沙,曾經讚歎恆河為福德吉祥之河。釋迦牟尼佛故鄉的後人將恆河沙稱為「金剛沙」,賦予恆河沙的意義為其量無數,不可稱計,象徵一切眾生的心力資源不可窮盡!

站在柔軟的恆河沙灘上,頓時想起佛經中常常出現的「恆河沙」一詞和佛舍利化作金剛沙的故事,感到格外的親切。我彎腰恭敬地捧起一把沙子,看著它從我的指間悄悄地流過。沙子質地細膩勻稱,顏色呈灰白色,確實不知有幾許,難怪佛陀常用它來比喻。在祇園精舍宣講《金剛經》的時候,佛陀想到了這些沙子,即說:「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一掬細沙 治癒世事煩囂

2500多年前,剛剛證悟的年輕的佛陀也曾親履此地,並在城郊的鹿野苑開啟了他證悟的法門。這裡也是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重要聖地。到公元七世紀,玄奘大師到訪時,情景依舊。直至今日,這座人類社會學上的活化石城,仍舊以無比絢麗神秘的色彩,吸引著全世界的旅遊者。

恆河在印度教信徒心目中是一條清凈的聖河,雖然河水已相當混濁。有人曾深深感嘆於聖河的污濁和河岸邊的髒亂,因為它每天都要接納來此升天者的骨灰,很久以來都是如此。岸邊躺著火化者的遺體,還有他們在彌留之際留下的生活垃圾。這裡被譽為聖河,但並不是山清水秀。我們沒有特意的去觀看火葬焚化場,只是在小船返回時,遠遠地看著那正在進行中的驚人一幕,我的同行者沒有人驚梀和恐懼,這是人生的最後謝幕,我們敬畏生命,也不懼怕死亡。

船兒繼續向前駛著,一群海鷗在晨曦中向我們飛來,它們歡叫著在頭頂上飛過,或者縈繞在我們周圍,久久不願離去。可能它們也知道我們今天就要踏上歸途,來送別一程吧!大家紛紛舉起相機,拍下了這歡鬧的瞬間,也拍下了恆河岸邊的無限美景。

恆河岸,生與死同在。喧鬧與寂靜同在。神聖與世俗同在。

團員請恆河沙·蟬友圈佛旅網印度朝聖

供燈

恆河上的修行者

朝聖推薦

2018·印度尼泊爾 朝禮佛陀的故鄉

佛陀誕生地·藍毗尼·繞佛

2500多年前,生命的覺悟者──佛陀,曾走過的聖地遺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佛子聚集到印度。雖然自法顯大師、玄奘大師開始,已有數不盡的人群來到聖地,得到不同的感悟,也留下一本本的著述,但親臨佛陀走過的這些足跡,雖然多數都已是斷垣殘壁,但實際置身其中,彷彿就是親自來到佛陀身邊,聆聽到佛陀慈悲教誨。

藍毗尼園·佛陀誕生地

佛旅網印度朝聖之旅歷時十五天,依據《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之開示,以印度恆河流域為核心,跟隨佛陀足跡,貫穿印度北部、東部和南部地區以及尼泊爾藍毗尼,以佛教順時針的方式繞聖地一匝,歷經佛陀一生最光輝的時刻,了解佛陀涅磐後經典結集,佛陀衣缽傳承,佛法在印度傳播的核心地區。

蟬友圈佛旅網十年專註佛教文化旅遊

行程特點:

★緣起學佛發心,十年專業品牌;

★自培專業領隊,從不外聘導遊;

★全程特色素食,規範專車酒店;

★行程清凈圓滿,嚴禁購物加點;

★專項講解引導,學修實踐體驗;

★同行同求懺悔,消解累世業障;

★共願共祈加持,積集福慧資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蟬友圈佛旅網 的精彩文章:

「我要是不跳下去救人就是個混蛋!」
令人震撼的佛都古城緬甸蒲甘,鼎盛時期佛塔竟多達400多萬座!

TAG:蟬友圈佛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