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興:竹海聽雨,龍窯制壺

宜興:竹海聽雨,龍窯制壺

很小的時候,讀著「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詩句,想像著《雨巷》中那丁香一樣飄遠的衣香人影,漸漸把天目之湖的迷離世界當成了心裡的故鄉。今天在雨中又借宿溧陽南山竹海,不僅勾起我的回憶,更讓我四望山寨客棧之影。

宜興山區的水是太湖的主要水源,宜興竹海是天目山余脈中的一條峽谷,這裡居山枕竹,有著萬畝竹海。竹海間溪水潺潺,洗盡了城市的浮華,宛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竹海山間特有的青磚、白牆、黑瓦,栩栩如生的磚木雕刻,雕欄畫棟、古色古香,是身心休閑的驛站。

宜興竹海在宜興市區西南31公里的湖?鎮境內,綿延於蘇、浙、皖三省,縱橫八百餘里,由於竹海風景區的湖?山區離太湖最為接近,流域最明顯,因而,從竹海山上流下的溪流又有「太湖第一源」之稱。

竹海內潺潺流淌經年不息的山泉水極其純凈,其中含有各種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如鍺、鋰、硒、鈣等,可以直接飲用。此地素有「華東第一竹海」之稱,是中國竹風景、竹風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地區。

從一個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出發,有條古官道穿行在一片片竹海深處,經過早晨霧水的浸濕,古官道上的石頭,是蘇醒著的、恣意著的,它們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舒展著。踏著窄窄的青石板路,聞著木香味,看著滄桑的舊門樓和粉牆黛瓦,輾轉在竹海的鶯飛草長間,開始了閱讀江南這片竹海別樣的浪漫旅程。

此地峰巒疊嶂,萬畝翠竹一望無垠,破石而出的竹子,詮釋了一望無垠的竹海的磅礴氣勢,這裡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官道左側,是一條逶迤的山溪,和古官道就這樣靜偎著,相濡以沫了千百年。

昨兒個的馬蹄聲急,今兒個的高跟鞋慢,都匯成了潺潺的水聲,訴說著他們的家長里短。獨自行走在古官道上,猶如穿過時間的牆,每一寸肌膚都有想和這裡的草木輕觸的慾望。山間仙氣縹緲數峰疊翠,在竹林深處至今埋藏著六百年前的一樁疑案。

一路彎彎窄窄的就翻上了山頂,山頂是平緩的,沒有了直插雲霄的毛竹,闖入眼帘的是一種被當地人稱為葯紅的植物。這個季節沒有了葉的陪襯,所有的枝節都盤錯交織著,莖幹紅得也更加肆無忌憚,一叢叢一簇簇,熱鬧地佔據著山頭。

向南方望去,竹樹叢生,殘骸般的岩石依山堆砌著。向東俯瞰,分水嶺下,古官道由西向東,兩側密密匝匝的毛竹,在這個時節,也綠得深沉了。時斷時續的石路,延續著古官道,也延續著人們對古官道無邊而又悠遠的念想,最後消失在茂密的竹林深處。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唐代詩人劉禹錫賦予了江南一層獨特的精神氣質。江南自古不缺風景,卻以小橋流水為多,婉約之中少了幾分氣節。後世鄭板橋卻留下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則給予了竹作為江南的代表的史無前例的地位。

宜興竹海匯聚著江南的精髓,一直濃縮於小橋流水的精華與境界中。國人自古愛竹,竹,以虛而有節、疏疏淡淡、不魅不艷與「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情操相契合。故古人常以「君子比德於竹」自詡,自可窺見竹賦予了中國傳統道德觀的厚重底蘊。

「窯」字構成的由來

紫砂壺是我們江南人再熟悉不過的茶具了,文人用起它絕對能提高自己的高雅度,粗人捧起肯定也會讓口嗓增加潤度。反正用紫砂壺飲茶,不僅有文化品位,還有解渴潤喉的實用功能。

來到中國紫砂的故鄉江蘇宜興丁蜀鎮,出產降坡泥的黃龍山現在已成一片平地,上面都種著樹木了。小雨中我們已很難挖找到紫砂礦石了,帶著遺憾在黃龍山遺址上照相留念。紫砂壺大師蔣敖生先生一路上給我們繪聲繪色地講述著龍窯的傳說和故事。

宜興的陶業史可追溯到唐代,1975年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在丁蜀南郊澗眾村發掘出我國第一座古龍窯址,經考證為唐代古龍窯,距今1000多年歷史。到明清時期,「宜興窯」「蜀山窯」「歐窯(均窯)」三大名窯相繼問世。到1936年丁蜀地區共有龍窯76座,其中專燒紫砂的龍窯10座。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很多窯被日本侵略軍拆毀改築成炮樓碉堡,僅剩下46座。到上世紀50年代,丁蜀鎮共有龍窯72座,其中紫砂窯8座,70年代先後被隧道窯替代而廢棄。

瓷品的明代古窯,一處是廣東佛山石灣的「南風古灶」,另一處就是宜興的前墅古龍窯。前墅古龍窯創燒於明代,延燒至今,是宜興地區目前仍以傳統方法燒造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龍窯,被稱為宜興最後的活龍窯。

古龍窯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周圍都是普通人家。這次的機會很難得,正好趕上龍窯在整修,在當地農民的熱情引導下,近距離觀察古龍窯的近況,也得以進入窯內,感受一下燒窯工人的辛苦。

這是目前我國保留完好的兩座傳統燒造陶瓷的古窯之一,該龍窯利用自然山坡建成,遠遠望去,像一條蜿蜒而上的巨龍,所以稱龍窯。龍頭在下龍尾在上,呈32度斜角,通長43.4米,窯身外壁寬約3米,內壁底部寬約2.3米,高約1.55米。窯身左右設投柴孔(俗稱鱗眼洞)42對,西側設裝窯用壺口(窯門)5個。

龍窯燃料主要為煤、松、竹枝等。現產品主要以盆、瓮、罐、壺等日用粗陶為主,間燒少量紫砂器。它的燒制原理是可以讓火自下而上燃燒自然升溫,非常節能。窯尾還在燒著,窯頭就可以出窯了,出空的窯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餘熱進行加熱乾燥。

鑽進窯肚裡,從窯內部的窯口向外看,別有一番天地。在窯內依然感覺到悶熱難當,紫砂的氣息緩涌於窯尾部的透氣孔,窯壁上清晰可見長期燒灼留下的釉油,俗稱釉淚。由內而外看到的鱗眼洞,有點像地道中的機槍眼。

說到「窯」這個字的來歷,蔣敖生老師卻有一番精彩的解說。中國陶瓷發達最早,首先使用釉及窯火的偉大藝術,千變萬化無涯無盡,技藝達世界最高峰。最原始的窯,是利用現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或用石頭砌成,在裡面焙燒「缶」一類的陶器,這就是「窯」字構成的由來。

早在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宜興就出現了圓形升焰窯。唐代中葉起窯形向龍窯演變,故窯爐在唐、宋、元、明、清均為龍窯,龍窯是中國古代陶業工人依傳說中的龍而得名。

宜興龍窯依山勢傾斜用磚砌築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彎狀隧道,一般長約30米至70米,頂端高約12米,傾斜角8至20度,結構簡單,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在龍窯彎狀脊上的兩旁,每距1.3米開著放燃料的小洞,視窯的長短設置多寡,呈拋物線形,內部用土磚砌成,呈形。燃燒室除窯頭設有單獨的火膛外,其餘均在燒成室的通道內、投柴孔(鱗眼洞)。

龍窯的尾端一般不放煙囪,緊靠出煙坑有擋火牆和煙火弄。燒窯的燃料用松枝、硬柴,燒成溫度在1200攝氏度左右。熱量高,火焰長,灰粉質較少。一般生產周期為四天左右,周五是開窯日。掌握燒窯技藝的陶工,需要有非常熟練的經驗,人們把這種工藝譽為「火的藝術」。

蜀山南街上的陶藝大師們

蜀山,原名獨山,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大學士蘇東坡來宜興遊歷,見一山兀立,風景秀麗,問其名,言為「獨山」。蘇子讚美說「此山似蜀」,後人為紀念蘇東坡遂改獨山為蜀山。蜀山舊街是明清時宜興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為一個獨立的繁華小鎮。舊街沿蜀山西南山腳而建,俗稱「古南街」,東接東坡書院,西瀕蠡河,北通蜀山大橋與古北街相接。老街長370餘米,寬3.4米的地面均以整塊花崗石鋪砌成,其下設排水用的下水道。街道兩邊大都為兩層樓店面,下層沿街設長條木板拼門,上層為雕花短格。

紫砂壺,色澤渾厚,造型古樸,伴著悠久的中國茶藝跨越千年。江南小城宜興,也因為這小小的紫砂壺而名揚天下。蜀山古南街,幽深的青石小巷、斑駁的板門花窗……這裡曾是紫砂民間藝人聚居的地方,10多位國家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從這裡走出。「泥歌耕耘壺,器成方圓壺」,這是著名女陶藝家、工藝美術師任惠芬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對紫砂的造型設計有獨到之處,創製作品刻心經秦權壺、石瓢、和平竹提梁壺、竹報平安壺、扁壺、魚歡壺、銅把提梁壺、樹樁壺、千禧龍壺、葫蘆壺、高檔桃杯、竹節杯等都深受行家喜歡。

目睹件件紫砂茶壺(具),從心底里感受到作品散發出來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樸實、典雅與優美的氣息。細細品味,猶如在默誦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唐宋詩詞,又如在聆聽七弦古琴發出的曲曲扣人心弦的樂曲。不論是臨摹古代的佳作,還是自己設計製作的新品,都遵守一條規則:「藝術創新日用化,不失傳統求發展。」

傳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遺產,是人們過去所創造的制度、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構成的表意象徵。它使代與代之間、一個階段與另一個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內在聯繫或連續性,構成了創造與自己再創造的法則,並給人們帶來享受。但是事物總是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要立足傳統求創新、求內涵、求發展,這樣才富有個性,才能在世界藝林中佔有一席之地。一個從事多年的壺藝家有這樣執著追求,有這份領悟,自然就能創造出受人們喜愛的好作品,也必然能受到行家的歡迎與青睞,這就是天道酬勤之理。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宜興陶藝蘊含了豐沛的文化,帶著厚重的地域特徵、中國特色。在秦漢、唐宋的宜興釉陶影響下一路走來,經上千年的藝術創造,獲得了「名陶名器,天下無類」的贊語。如今,作為陶都宜興的「五朵金花」之一,依然秀麗多姿,風韻獨具,受到人們的青睞。

紫砂村原名「上袁」,就因為這裡「家家捶泥、戶戶制坯」而乾脆更名為紫砂村了。傳統燒制紫砂是以柴草為燃料的龍窯,後來煤窯普及,紫砂村一帶「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宜興人頭頂少了幾多藍天白雲。現在這裡的紫砂窯爐已經全部改成了電窯和天然氣窯,燒制水平不但沒有下降,還大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採訪中得知,宜興的紫砂家庭手工作坊約有1.2萬多個,不獨紫砂村,在丁蜀鎮的雙橋、西望、洋渚等村,幾乎「人人做壺,家家開店」,由此形成了包括原料加工、模型工具製作、窯爐加工、包裝運輸等相關領域的產業鏈。

窯場藝術,就是這樣煉成的

宜興均陶有著如紫砂一樣的榮耀聲譽和光輝歷史。在宋代丁蜀鎮西南的均山一帶就有燒制釉陶的窯群,稱之為:均陶,又叫:宜均。至明代,燒造均陶成功的是歐子明的「歐窯」,其瓶、缽、盂、盆等產品以端莊的形制、絢麗的釉彩而獨樹一幟,已經在日本享有盛譽,清雍正年間開始進入皇宮。後所制產品如火缽、花盆、花瓶、水盂,配以堆花圖案和均釉裝飾,有著「夕陽紫翠忽成嵐」的雅韻,世人謂之「葛窯」。

宜興均陶原料採用當地蘊藏量豐富的甲泥、嫩泥和白泥等陶土配製。無論是均陶大缸、烏壇花缸、龍缸,還是各式花盆、荷缸、陶缽,採用泥條盤築成型或者泥片鑲接成型,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乾燥技法、施釉方式等都有了完整的製作體系和工藝流程,從而使坯體緻密、避免滲漏、質量穩定、形制美觀。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陶瓷歷史上也是一個創舉。

再看看卓絕的堆花技能,炫示著宜興均陶的文化成就。堆花作為均陶所獨有的裝飾手段,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自成一格,獨步千秋。堆花原稱貼花,是運用有異於坯體的其他色澤的泥料,粘貼在陶器表面,其裝飾圖案都是人們普遍喜歡的民間題材,諸如游龍舞鳳、福壽綿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堆花藝人精於書畫、精於技法、精於專業工具的創製,使堆花裝飾的陶器端莊高雅,韻致清絕,體現了當時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和藝人們的不凡才智。

說到均釉,這是宜興窯場最值得自豪的成就了。早在四千年前,宜興就採用紅土泥漿作為陶器裝飾,明清時已創造出多種色彩的陶釉。「歐窯」,就是以釉色絢麗而著稱於世,並以天青、天藍、雲豆等色居多,也有葡萄紫,還有越窯的甜白和淡青二色。其中以灰藍釉最為珍貴,「灰中有藍暈,艷若蝴蝶花」就是對它的讚美。經過數百年來對彩釉的研製和創新,宜興窯場上的陶釉品種多達數十種,在高溫下窯變、流竄、交融、聚散,呈現五彩繽紛的藝術效果。宜興均陶正是利用這一地道的中國元素,書寫了均陶文化的燦爛篇章。

宜興紫砂壺起源於何時?實為金沙寺僧所創,就是說在明正德年間就有紫砂壺了。宋代的紫砂器是指用紫砂陶材料做的器皿,稱為紫砂器。有了紫砂器不一定就有了紫砂壺,因為紫砂壺的出現與泡茶法的出現與普及有著密切的關係。

明朝餅茶日趨衰落,散茶興起。飲茶方式由煮、煎改變為泡茶。新的飲茶方式的出現,帶動和產生新的相適應的茶具出現。正因為泡茶法的提倡與普及,便相應產生了以泡茶為主的茶壺,由於宜興地區有著悠久的傳統制陶制瓷技術和種茶飲茶習俗,這給予以泡茶為主的紫砂茗壺的出現,提供了先決條件。

宜興地區的先民們,正是在明中期的這種環境氣氛中,逐漸完成了在粗陶中提煉出可精加工的里外不施釉的紫砂壺。隨著時間的推移,紫砂茗壺的製作工藝日趨完美,因而在明末一舉獲得「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美譽。

如果說,宜興龍窯陶藝走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那麼它的生命力多數情況來源於傳統。凡是優秀的作品,要麼在形式上模仿傳統,而精神是現代的;要麼精神是傳統的,而形式是現代的。關鍵在於採用傳統形式,必須對它所蘊含的精神氣質進行改造。

今天的陶藝人員正是在傳承中弘揚,並且吸收木刻、磚雕、石雕、玉器、漆器、青銅器等其他民間工藝的表現手法,創造出半浮雕堆貼法、立體浮雕堆貼等新的堆花技法,去展現時代精神和現代意識,賦予新的文化內涵。

我們堅信,宜興紫砂陶藝一定會高燒永不退。

紫砂壺:方非一式,圓不一相

紫砂器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是明武宗正德以後的事情了。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表現出了一種砂質的特效。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風采取勝。泥色有多種,但不掛釉,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後色澤溫潤,具有亞光效果,既可減弱光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現器物形態、裝飾與自身天然色澤的生動效果。

紫砂壺造型豐富、式樣繁多、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這些豐富的造型有的是借鑒比紫砂歷史更長的藝術品的造型,如青銅器的彝、鼎、尊、爵,古陶中的罍、瓿、缽、罐,以及秦漢瓦當、漢磚紋樣乃至玉器、鍾、鼓等加以變化而創出的,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但更多則是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將自然界中的蓮、桃、松、竹、梅;實用器皿中的斗笠、井欄、柱礎、升斗等加以仿形提煉成為新的造型。其間眾多的酷愛詩詞、金石、書畫的文人,參與了設計,使其合乎文人的美學觀,富含濃郁的書卷氣。紫砂壺的造型經過變化、變形呈現「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多姿多彩的造型世界。

如果抽象地講紫砂陶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式的美,是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韻,一樣能令人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陶藝所內含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等各種姿態。

除了外在形式與審美對象的色彩、肌理、形態、工藝有直接相關,另一種是制壺者將所體味的真、善、美的內容注入形式美之中,從而引起欣賞者對美的觀照,這就是意象美。這種意象美,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所在。

形式美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沉澱演變而來。其中包含著具體的社會內容,經過長期重複、仿製,使原有的具體社會內容,逐漸泛化成為某種觀念內容。而美的外在形式是由此長期的過程,演變為一種規範化的形式,成為了獨立審美的對象。

這是個長期的積澱過程,包括心理、觀念、情緒諸多因素的沉澱。例如曲線代表柔軟,直線代表剛硬等等的意識,歸根究底是來自心理的沉澱和社會審美的積累實踐。顯然,形態美是紫砂壺藝術形式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形式審美含義。

紫砂壺,為中國特有的飲茶工藝品,體現著茶文化在中國的源遠流長,極富文人氣質和儒雅之風。梅堯臣的一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形象展示了紫砂壺的獨特魅力,被稱作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瑰寶。

紫砂壺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哲學。它已經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質領域邁入一個精神領域,成為一種修養,一種人格力量,一種境界。中國人通過紫砂壺品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將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獨家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女兒國》:取經天團的脫單之旅

TAG:東方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