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一代運9E運輸機要取代未來運30嗎?中國運輸機其實還缺失一個「大」身影!

新一代運9E運輸機要取代未來運30嗎?中國運輸機其實還缺失一個「大」身影!

近日,中國研製的改進型運-9E出現在了新加坡航展上,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要知道這款運輸機在2017年相當活躍,曾在莫斯科、巴黎、迪拜航展上頻頻亮相。作為運-9家族的又一新成員,很多人容易想起中國正在研製的另一款運輸機運-30,它被稱為是中國未來新一代中型運輸機,那麼運-9E到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它的性能和運-30相比又如何?圖為新加坡航展展台上的運-9E運輸機。

中國在進口俄羅斯的伊爾-76型大型運輸機前,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空軍大部分都曾依靠運-8運輸機,它是從蘇聯的安-12運輸機為基礎發展而來,是一款60噸級別的中型運輸機。如果在上世紀80年代,這款運輸機還能滿足當時中國軍隊的需求,不過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運-8已經開始被時代所棄。然而中國當時技術實力有限,只好一邊改進運-8一邊在其基礎上研製了運-9運輸機。

其實運-8功不可沒,曾發展了眾多高新機型。這當然也是中國那個時期的無奈,只能依靠運-8為機體改造出電子偵察機、反潛巡邏機、海上警戒機等一批高新機型。當運-9研製成功後,中國又利用其新平台也發展了反潛巡邏機、預警機等。運-9E雖然相比運-8性能提升明顯,但它終歸逃脫不了「運-8超級改型」的說法。運-9E在航程上達到了78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提升到77噸級,最大攜載能力可達25噸。

不過受先天飛行平台限制,運-9E貨艙尺寸還是相對較小,面對我軍新一代的8X8式輪式裝甲車,它似乎無法滿足裝載要求。而且,與歐洲最新一代的A400M中型運輸機相比,運-9E差距仍然較大,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方面都是。A400M代表的是未來新一代運輸機的方向,鑒於追趕世界最新技術水平,我國也推出了一款被稱為運-30的運輸機,被稱為中國未來新中運。

A400M的起飛滑跑距離只有960米,降落時僅僅需要670米,我們的運-9起飛滑跑和降落距離都超過1300米,改進型運-9E可能會稍好一些,但是依然比不上A400M和美軍最新改進型C130J。而新一代運-30將會徹底迎頭趕上,無論是尺寸、起降性能、裝載能力、信息化水平都將會是質的飛越。

根據中國公開展出的運-30模型,一部分人認為它是運-9的放大版,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它採用了全新設計,外形和性能均接近A400M。按照目前網路上展示的數據,運-30應該是一款90噸級左右的中型運輸機,運載能力應該在30噸級左右,最大航程上依然保持在8000千米左右,能夠運輸中國的裝甲車、導彈發射車、直升機一類的武器裝備。

所以它的性能指標與A400M還是存在差距,但縮小明顯,大大超過了美國的C-130J最新改型。其實歐洲的A400M已經不能完全等同於一款中型運輸機,其實它起飛重量已經達到140噸級,運載能力為40噸,屬於中大型運輸機範疇,甚至有軍迷稱其為簡化版的C-17,可見歐洲需要一款運輸機承擔更多的職責。我軍未來在運輸機打造上更加傾向於美軍,美軍現在是C-130J、C-17、C-5三級運輸體系。

我們現如今已經發展出了運-20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它的性能與美軍的C-17相近;而新一代運-30中型運輸機與美軍的C-130J屬於同樣地位;中國唯獨缺少的是C-5這樣的超大型戰略運輸機,不過從當下的政治環境來看,中國軍隊還不需要這樣的大飛機,畢竟美國軍事是全球部署,戰略定義不一樣。

中國現階段的運-9E也只是過渡型產品,從它在航展上頻頻出現的身影來看,它未來將承擔的是外銷創匯,在新一代運-30沒出現之前的暫時性過渡型號,當今中國已今非昔比,在大飛機研製上成果碩碩,不需要當年那樣尷尬了,只能依靠改裝運-8充門面。即使運-20成本相對較高,但是中國軍隊所存在的現實問題依然需要大量裝備,不會靠低端的運-9E來補充。

研製新一代的運-30其實在技術上已經不是問題,運-9E在外銷研製中也充當了運-30一部分新技術驗證的角色,加上中國在研製運-20時積累了不少技術經驗,完全可以用在運-30上。而預研更新更大一代的類似C-5運輸機,應該早做技術儲備了,即使它不是當下中國空軍最需要的大運,但與對手相比畢竟也是缺失的一個身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球頭聞 的精彩文章:

直擊近距離拍攝的遼寧艦 艦載機滿載疑似訓練國產航母艦載人員
世界最強坦克在實戰中頻頻被「暴打」 豹II坦克戰場上「身首異處」

TAG:星球頭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