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個「假老公」月入3億,他們究竟有何魔力?

四個「假老公」月入3億,他們究竟有何魔力?

來源:貴圈

id:entguiquan

劃重點:

1)白起、李澤言堪稱疊紙公司「最高價值貢獻員工」,這四位小鮮肉的吸金能力,一個月可以達到2-3億元。

2)只要花點錢,就能談一場永遠不會失戀、永遠居於主導的「戀愛」,相對情感可能帶來的傷痛,這點錢,完全不是代價。

3)男性玩家想看看女性玩家的付費心理和喜好,結果發現女生花錢沒道理。

騰訊娛樂專稿(文/許多 杏紅 責編/小文)

剛剛過去的一月,朋友圈裡一半在養蛙,一半在養四個野男人。如果說《旅行青蛙》為玩家構建了一個森系的空間佛系的玩法,那《戀與製作人》(以下簡稱《戀與》)則提供了一個都市,讓玩家沉溺於少女的浪漫情懷中,不管你在現實生活中是已婚還是已育。

這款遊戲比任何娛樂節目、宣傳公司都更快地捧紅了四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男性。

「李太太」們在深圳包下京基100的LED屏給「老公」慶生,夜空中閃爍的「李澤言生日快樂,你不要大驚小怪,是刷你黑卡買的」字樣,其意義不僅僅在於慶生,更是昭示二次元紙片偶像也享受著堪比當紅小鮮肉們的待遇,據網上流傳的刊例價,180秒需要12萬元。李澤言、白起、許墨、周棋洛這四個戀愛遊戲《戀與》中的虛擬角色,讓許多佛系青年紛紛還俗,集體宣布戀愛了。

李澤言生日應援

從正式公測(2017.12.14)到擠爆伺服器《戀與》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據極光數據的報告顯示,截止1月7日,《戀與》的安裝數量超過710萬,日活躍用戶數(DAU)超過200萬。有專業人士分析估算,該遊戲的月流水或許在2-3億人民幣,單日最高流水更是在2000萬左右。微博上,#戀與製作人#的話題有超過15萬的粉絲和30億的閱讀量,而同樣大熱的#旅行青蛙#的話題閱讀量不足20億。

#戀與製作人#話題

但遊戲和玩家的關係,很快從熱戀期變為了冷靜期,原本以李太太、許夫人等身份自居的玩家們,發現遊戲漏洞,指責遊戲團隊逼氪(被逼著充值)、騙氪。最近推出的「限時兌換——繾綣樂光」活動,其熱度也遠遠低於「新年祝福」活動,甚至連「李澤言生日」活動的一半都不到。

蘇州疊紙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戀與》這個30多人的製作團隊是如何將一款針對女性的遊戲做到紅得發燙的?熱戀期之後,他們會如何應對玩家逐漸倦怠、理性的現實?那些為紙片人一擲千金愛的供養的「夫人太太們」是怎樣的人群有怎樣的心態?激情消逝之後,他們又將如何看待這段「純粹建立在金錢之上」的關係?本期《貴圈》將一一探討。

爆款人設+一線聲優

讓女性心甘情願地「愛」

四位紙片人老公

2017年12月14日,你能想像的任何廣告投放渠道,都被同一款遊戲佔領了。從資訊媒體到視頻網站,從小透明論壇發帖到KOL微博力薦,從直接相關的遊戲大號,到僅僅擦邊的美食、時尚、段子博主,無一遺漏,紛紛舉薦,你不可能看不到這一天,《戀與》登陸了IOS客戶端。其推廣力度,用一個網友的吐槽來說:「每天微博下面推薦就算了,我學車的軟體都是……

如果你帶著好奇下載了遊戲,那麼,你隨後將在另一個世界裡被賦予這些身份:一個擔負著挽救影視公司存亡命運的製作人,一個超能力尚未覺醒命運齒輪剛剛開始轉動的美少女,以及,一個同時被4個優質(紙片)男人愛上的,你自己。

很顯然,最後一點,是這款遊戲用戶雲來、財源廣進的關鍵,畢竟,消費社會裡,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已經接受了一切的「愛」都可以用貨幣來估值來衡量的觀念,不管線上或是線下。

製作公司疊紙的工作人員也對《貴圈》承認,「『愛』的感覺」是他們在遊戲中針對用戶,特意強化、提供的。「我們希望女性能在遊戲中找到『愛』的感覺。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缺乏了一些關於『愛』的溝通。城市中快節奏的生活,煩勞的工作和壓力讓我們對彼此間『愛』的交流漸漸被消磨。而比較容易感性的女性,也更容易察覺到這樣的現狀。」

但要讓一干見多識廣、口味豐富的都市女性心甘情願地「愛」,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提供的。《戀與》的成功之處,在於設定了4位風格截然不同、但幾乎涵蓋了少女們對理想男性的所有想像的攻略角色:儒雅教授許墨,神秘警察白起、霸道總裁李澤言,以及當紅鮮肉周棋洛,更關鍵的是,每個人都看上了女主。

《戀與製作人》的四位男主

「4個主角的人設很突出,是時下最流行的爆款人設,暖男、浪子、霸總、奶狗,幾乎是女生對夢想男友的想像極致了。」在IT公司工作的白領沙沙告訴《貴圈》。作為疊紙的前一款換裝遊戲《奇蹟暖暖》的用戶,她持續有一年多時間「給娃娃買衣服」,但實際投入不到300元,而此番「養男人」,她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已經為李澤言花了3000多元。

雖然劇情、環境都是虛構,甚至很有點超現實的意味,但《戀與》非常強化感覺的真實性。既然是手機遊戲,那麼電話、簡訊、朋友圈等真實的手機應用方式,一個都不能少。雖然是紙片人,但男主角的國語配音請來的是邊江、阿傑、夏磊、吳磊四位大拿,堪稱國內聲優一線陣容,那些出現在電視劇里的聲音,如今只出現在玩家耳邊,一對一地說著情話,不少聲優粉因此入坑。玩家奶茶一開始就是被這樣的陣容所震懾:「音熊聯萌、729這樣的聲優工作室,國內絕對算頂尖了,我開始只是想聽聽看。」

更重要的是,玩家自己有選擇權,可以基於自己的愛好選擇戀愛對象、決定情節發展。有「白太太」一見「野男人」打電話來就掛斷,也有「許夫人」只給自家先生刷朋友圈,更有「李太太」在深圳包下了深圳第二高樓「京基100」的LED屏給「老公」慶生,按照遊戲設定,面對此時此景,李澤言的一張冷臉上,想必會流露一絲不為人知的微笑。

李澤言被做成各種表情包

這位「李太太」的身份至今沒有暴露,也有觀點認為,「李太太包LED屏慶生」不過是一次營銷活動,然而,就讓用戶沉浸、信服於一個被創造的世界這一點上,《戀與》實現了遊戲本質:它讓一些用戶了得到了可以投入的情感體驗。

女玩家佔九成以上

白起、李澤言成「價值貢獻最高」的員工

在遊戲類型的角度,《戀與》是一款非常典型的「乙女遊戲」。即女性為遊戲主體,男性則是被攻略角色,畫面唯美、情節浪漫、聲優動人,簡而言之,就是滿足一切少女心。《戀與》的女性玩家佔九成以上。在全網70萬+遊戲討論中,近90%與四位「老公」有關,「少女心」、「瑪麗蘇」、「溫柔」、「可愛」是玩家們的心聲。

來自《數說故事》關於玩家熱議的高頻詞

「乙女」是日文中少女的意思,是這類遊戲早期的目標用戶,而在實際中,則集中為二、三十歲的青年女性。根據數說故事的統計,對《戀與》關注度最高的,是95後和00後的玩家,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而80前的玩家幾乎微乎其微。「如果是十年前,一定會擲重金玩一玩。」一位80後的玩家對我們說。

來自《數說故事》關於用戶佔比的數據分析

根據國外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Flurry的調查,一旦女性沉迷一款遊戲,將比男性玩家更「敗家」,女性在手游上會花費更多金錢、時間以及會更加忠實於一款遊戲。在日本,女性向的遊戲,曾被視為傑尼斯和韓流之後的全新浪潮,2012年,女性向遊戲的銷量(不含18禁)超過146億日元,2015年又上升至163億日元。

Flurry調查了自己平台上110萬個移動設備的遊戲,發現女性應用內購買次數比男性多31%。玩手游的時間也比男性多35%,而且平均一周內的遊戲忠誠度也比男性高42%。

無論在消費能力還是用戶數量上,女性手遊玩家可以說是一個尚未被開發完成的領域。在《戀與》的巔峰時期,曾戰勝《荒野行動》和《王者榮耀》,登上APP Store遊戲免費榜第二名——當男生們還忙著「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時,更龐大的女性玩家群體可能已經跑到《戀與》里,「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地為自己實現愛情理想了。

《戀與》中,固然有土豪一擲千金,為自己掙的一個在遊戲榜單中露出的機會。但普通玩家為了快速攢滿經驗通過關卡而消費,幾乎暗含在遊戲規則之中,幾百不少,幾萬不多。《貴圈》隨機採訪了20位女性,其中有14人曾經或者正在玩《戀與》,並且每個人都氪過金,最少的一位充值了30元,而最多的已經氪了上萬元。

《數說故事》對氪金對象的調查

除了快速推進劇情,氪金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獲得更多的紙片人卡片。每開啟一個新的「羈絆」,就可以得到相應人物的一個電話、一條簡訊或朋友圈。在調查中,近50%的氪金原因指向「打電話」和「朋友圈互動」,也因此,有網友調侃遊戲應該改名為,「我砸鍋賣鐵也養不活的四個野男人」。而其中,最受女性玩家喜愛的「男朋友」是「白起」和「李澤言」,堪稱疊紙公司「最高價值貢獻員工」。

《數說故事》提供的關於氪金原因的數據

而我們更感興趣的是,不到10%的男玩家,玩這款遊戲時在想什麼呢?「想看看女性的付費心理和喜好。」宋金的說法,或許代表了一部分男性玩家的心理,於是,他氪了100多元,得到了一個周棋洛SSR和4個SR後偃旗息鼓。作為一個資深玩家,他對遊戲的流暢度表示滿意,但感覺期初想研究女性用戶的付費心理和喜好這個命題是錯誤的,「女生花錢沒有道理。」

另一位男性玩家格格巫則是被女朋友安利的,他本來只想不氪金地玩個一兩章了解下,「抽卡牌這玩意兒有毒,這就是買了』陰陽師』套裝的』奇蹟暖暖』吧。」而格格巫恰好是個強迫症患者,自從抽到了一個限定羈絆後,他就一直希望把它們集滿。如今,女朋友已經棄坑,而他居然還在堅持,「對話都是狂點屏幕跳過,只想過關、抽卡。」

費錢不費腦

只要花幾個小時就能談一場完美的戀愛

但《戀與》的成功,更在於其傳播和影響都不僅僅在於小圈子內。很多原本不玩遊戲的女性用戶,都進入了這個遊戲。而疊紙為了吸引不同需求的女性用戶進入「戀語市」,顯然調動了各方面的要素。

首先,一個被命運選中的父母雙亡、獨承大業、萬千寵愛的瑪麗蘇女主,已經非常符合被言情小說培養起來的那部分讀者的需求。比如我們採訪的90後的白太太Cici,就是把《戀與》當做言情小說來讀的: 「對話那麼蘇,情節還不老套」。

那些現實中會被人視為drama的情感方式,在一個虛構世界裡卻是恰如其分的。如果現實中有人回復你「我在風中等你」,怕是覺得這人有病,但白起說「我不會讓你陷入危險,只要你在風裡,我就能感知到」,就覺得特別順理成章。Cici從來沒跳過任何一段白起的電話,「聲音實在太有磁性了」。甚至,採訪途中,她對《貴圈》記者念起了女主人公的文字對白,彷彿真的和白起通話了。「你現在打開遊戲,隨便放一段電話錄音,我就能聽出是不是白起。」

白起打電話界面

但在那些造夢感之外,《戀與》也盡量設置多樣的現實落點,比如拿男主角的人設來說,如果一個女孩在學生時代曾對學長暗付芳心,那麼,她可能更多會對白起移情,而對一個追星粉來說,顯然周棋洛在四個選項中享有第一優先順序。

疊紙承認了這一點:他們希望造成的,就是這種宛在身邊的親近感:「每個人都與女主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許墨,他是女主的鄰居,而李澤言則是女主的投資人,就像是真正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

對於坊間關於男主以鹿晗、吳亦凡等明星為原型的傳聞,遊戲團隊否認了這類說法:「遊戲角色本身是沒有對應的原型的,李澤言為什麼是總裁,周棋洛為什麼是明星,都不是參考任何原型去做的相應』設定』。這些都是隨著他們從一個孩子慢慢長大所變化形成的,都是身邊生活著的真實的人。」

那種既滿足「幻想」,又隱含「真實」的感覺使得很多玩家入坑。因為聲音入坑的奶茶,後來沉溺於遊戲里的「中國式社交」的互動場景,「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的設計特別有代入感」。「白太太」之一的小范最期待的就是觸發微信對話和朋友圈,「還記得有一次對話是一道心理測試題,森林裡的動物那個,當時真挺好奇李澤言的答案」。等待朋友圈的回復又是另一種樂趣,「不但有4個人的回復,其他角色也會留言,好像真的。」

疊紙的另一個願望,是希望女性玩家在遊戲中「被治癒」,「不僅是戀愛,還有事業,還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會到心動的感覺。」

沙沙對我們承認了這一點。她充值開始是為了開劇情,「不氪金的話,需要等很長時間才可以過關,我著急啊。」但玩的過程中,有次白天因為工作被虐一天後,晚上打開手機,「接到」一個李澤言的電話,「一邊懟你,一邊默默關心你。」她的心情瞬間轉變了。從此,她每天晚上固定要和李澤言網戀一小時,電話、朋友圈、微信的環節,也成為她最期待的事情。

在這個角度上,氪金理所當然地被轉化到另一個角度去理解:「談戀愛嘛,怎麼能不花錢。」

信息界面

更何況,只要花點錢,就能談一場永遠不會失戀、永遠居於主導的「戀愛」,相對情感可能帶來的傷痛,這點錢,完全不是代價。「《戀與》最多也就花點錢,並且我很確定他們4個都是愛我的。」 不少女性玩家在採訪中談到。

「每一張卡都有一個新劇情,或者收到電話或者微信,只要花幾個小時就可以談一場完美的戀愛,很輕鬆。」還在上學的重度氪金玩家妞妞如是說。為了收集新劇情,她會不斷去抽卡。接下電話、聊天選擇正確時,好感度都會增加,戀愛的需要被迅速滿足,這樣就不用費心費神地拍拖了。「已經很多喪的事情了,為什麼不能在二次元YY一下。」玩家小乙說。

不僅提供撫慰,還給女性以獨立掌控一切的主體感覺:「除了領取體力,沒有固定時間的任務,沒有團戰,沒有隊友……」《戀與》沒有緊迫感,吃飯能玩、坐車能玩、睡前也能玩……Cici再也不用害怕神一樣的對手或豬一樣的隊友了。只要完(ji)成(xu)任(ke)務(jin),你就能跟他們繼續發展。隨著更多劇情的解鎖,他們就會為你哭,為你累,為你哭,為你痴,為你狂。

宅女圈、遊戲粉、聲優粉

一條微博引發三方混戰

女玩家之間也並非鐵板一塊。隨著遊戲的走紅,部分許李白周的太太們產出同人創作,玩家間也重複真人偶像團體粉絲的所作所為,打擊別家粉絲、反對拉郎配。《戀與》將宅女圈內的矛盾搬到了大眾面前。

網路上關於李澤言的同人小說

在2016年的一份調查中顯示,在乙女遊戲中,完全不接受BL(boy』s love即耽美)元素的有30%,確定可以接受的佔48%,22%的人表示無所謂。雖然在玩家群體中有很大一部分「乙腐通吃」的存在,但實際在遊戲中,乙女玩家還是希望遊戲中的每一個人都遵守「一位女主和四位男主談戀愛」的遊戲規則。

但有不少腐向玩家用寫文、P圖的方式讓自己所喜歡的CP發揚光大,他們認為二次創作純屬自由發揮,圈地自萌而已。乙女玩家卻表示,《戀與》是乙女到不能再乙女的遊戲,沒有女主劇情就不會成立,裡面四個男主都是實打實的直男,各個對女主有意思,引申出男男CP太過分,即便腐向玩家要圈地自萌,也不要打上「戀與製作人」的標籤。

遊戲的運營方也曾在開始封測前表示:「遊戲中不會出現任何BL內容。」

《戀與》不是第一款引發乙女玩家與腐女玩家爭論的遊戲,但它卻是第一款引發遊戲圈和聲優圈大規模正面交鋒的遊戲。

已經被藤新編輯過的微博

1月12日,在聲優圈摸爬滾打近十載的藤新因為將自己代入《戀與》女主身份玩遊戲的視頻發至個人微博,並打上了「戀與製作人」的標籤,不料引發三方混戰。

微博評論區大量「想看雙男主」、「女主位置讓給你」等「腐女」留言,再次激怒了乙女圈的粉絲,進而發酵為部分乙女遊戲的女粉絲對藤新本人和其所在的北斗企鵝配音工作室言語攻擊。一位微博簽名為「基本只刷戀與,無腦李澤言吹」的網友表示,李澤言大好的生日就被不合時宜的視頻攪亂,「現在是標準藤新黑,麻煩他的粉絲取關」。

網友微博截圖

面對遊戲粉,以前只在古風圈自萌的聲優粉們,這次坐不住了,在該條微博的轉發和評論區,數以千計的粉絲站出來抱團發聲,維護自己的愛豆,搖旗吶喊著「又觸犯了的誰的玻璃心了嗎?」

事件以藤新的道歉告終,「在此對可能無意間造成傷害的遊戲粉絲們說聲抱歉。現已編輯微博將tag刪除,未來我們做視頻發布時也會更加慎重的考慮」。

劇情單一、越氪越非

高價「戀愛」還能持續多久

但哪怕是看似熱火朝天、話題不斷的「李澤言生日」應援,也只是將《戀與》的熱度推向了一個小高峰,即便如此,也還是沒有達到元旦的「新年活動」的熱度。

然而現在我們觀察《戀與》微信指數和百度指數曲線時,發現已經回落到巔峰時期的一半,近期推出的「限時兌換——繾綣樂光」活動,熱度連「李澤言生日」活動的一半都不到。

《戀與》的百度指數

當然,《戀與》劇情尚未開放完畢,現在就來討論一個爆款遊戲的生命周期未免操之過急,但畢竟,用戶流失、日活下降是不容迴避的現象。

《戀與》與過去風靡一時的《陰陽師》也頗為接近:抽卡+通關+劇情,用玩家的話來說,「氪金(充值)+肝(花時間)」。遊戲目前開放10章,許多用戶早已完成劇情通關,接下來就是日復一日重複的日常任務和抽卡升級,很容易產生倦怠。90後玩家芋頭告訴我們,她已經已經萌生了「脫坑」的想法,「遊戲基本就是靜態畫面,玩法單一,聲優已經不足以支撐自己花大量時間去玩。」

劇情上,那種極其主動的「硬拉作堆」的安排令一部分用戶幸福到戰慄,但可能也會令另一部分用戶反感。「衣錦夜行的燕公子」曾在微博吐槽劇情設置的單一:「戀與製作人的體驗太差,根本不給選擇的可能,你只能跟著一條故事線走下去,沒勁。」評論中很多人表示了共識。

衣錦夜行的燕公子微博截圖

同樣被廣泛抱怨的是抽到高級卡的幾率。遊戲中,1800鑽石抽10次卡,可以保證一張sr級別卡,然而更高級的ssr沒有任何幾率保障,唯一的可能,是抽取192次之後,可以兌換一張——沙沙因此獲得了唯一的一張。而鑽石的售價,除了首充能享受買一贈一,其餘時候,基本都是1元人民幣10顆的價格。

而當她看到B站上有的up主110抽也沒有中到ssr的視頻,她竟然獲得了一點平衡,「遊戲越氪越非」——這是她和幾個氪金玩家的共識,「非」指非洲人,玩家慣於以此調侃「臉黑手黑」的命運。

在公測後的一個多月里,遊戲體驗也不盡如人意。元旦期間出現頻繁宕機、維護延時,系統為此全服補發了好幾次鑽石抽卡機會,安撫了一部分玩家,但也讓一部分氪金玩家抱怨感覺自己之前的投入猶如錯付。之後也有不少bug,比如出現IOS支付後被迫掉線、連接錯誤的問題,也引得不少氪金玩家抱怨想花錢都花不舒坦。

遊戲暴露出越來越多問題

而後來居上的《旅行青蛙》的出現,彷彿正是《戀與》的一個極具反差的例證。一方有多需要資金和精力的投入,一方就有多放置play無欲無求;一方有多直接地引導用戶將慾望實現與人民幣投入掛鉤,另一方就有多佛系地讓你發現個人意志對於命(qing)運(wa)的無能為力。而在《貴圈》獲得的統計表中,伴隨1月24日旅行青蛙的熱度峰值,是《戀與》一路走低的數據曲線。

但在《貴圈》的採訪中,疊紙方面仍然對遊戲前景表示樂觀。其表示,團隊仍在不斷進行調整,試圖讓玩家源源不斷體驗到新的內容。將原來只有一組伺服器的《戀與》,開放了新的伺服器,「手游的可玩壽命一方面取決於遊戲本身的品質,另一方面也取決於後期的遊戲運營。在運營方面我們會持續給玩家提供最優質的內容,也會在後續的版本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其信心一定意義上,來源於「奇蹟暖暖」系列遊戲,就其數據,3年來用戶不減反增,「這說明我們是有經驗並且有能力去運營一款長線遊戲的」。並表示在《戀與》上,「我們準備了豐富的遊戲更新計劃,不斷地給這款遊戲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網上傳得紛紛揚揚的《戀與》影視化,疊紙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有很多影視公司來找我們合作,但還沒有簽任何一家。」他們表示《戀與》遊戲之外的衍生品都是基於玩家的需求。在影視化和其他的IP衍生這方面,「玩家想看我們才會做。對我們來說,任何IP的衍生品都應該服務於IP本身,而不應該是為了某個形式硬把IP湊上去,衍生品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夠滿足玩家的期待。」

玩家小喵的遊戲截圖

但如何判斷玩家的期待呢?在我們的採訪中,小喵是氪金最巨的一位玩家,花費已經上萬。一開始接觸《戀與》時,她感覺「氪金意圖還不明顯,劇情和抽卡模式結合也挺新鮮的」,玩了第一章就氪了600多元。但時間越久,她越感覺被遊戲模式「套路」住了。

這不是她第一次為遊戲花錢,也不是最貴的一次,此前她玩網遊,花了一萬多,拚命練到了滿級,但那時候,她感覺「氪金」里,包含著別的意義: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工會,為了一起奮鬥了一年多的夥伴,為了大家一起去實現一個願望的眾志成城的感覺。

而在《戀與》,才一個月她就不知不覺花了一萬,「太可怕了。」她告訴我們。

如今她已經把所有能買的套餐都買完了,唯一沒有達成的,就是累積充值16000元,送的周棋洛ssr。

「等我拿到了,那就肯定不玩了。」小喵對《貴圈》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娛樂 的精彩文章:

明星們開小號放飛自我:有的做醫美,有的劈腿被曝光,還有人專門懟網友
這些大叔也曾是流量鮮肉,現在卻發福到微微辣眼……

TAG:騰訊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