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教師的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

親愛的各位書友,今天是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的第618天,第618本,今晚我們要分享的這本書是《給教師的建議》,我讀這本書是因為我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自己並沒有受過如何成為一個好父親的教育。這些年來,我也一直上過讀過學過心理學,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但我總覺得在成為父親,或者成為一個能夠教育好孩子的父親的這方面,依然還在路上。所以今晚我們通過這一位經典之作來一起學習如何成為好的教育者。不管我們是老師還是父母。

當我提出要分享這本書的時候,不管是在朋友圈還是在群裡面得到很多朋友的熱烈回應。有很多教育界的朋友非常開心的說我在分蘇霍姆林斯基的書。非常的慚愧,他的書實際上我讀的這是第一本,我非常的汗顏,蘇霍姆林斯基是全球著名的教育家,在前蘇聯就已經聞名於世,在我們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才被介紹和推廣。隨著20幾年來,國外的很多教育思想湧入中國,但是中國的中華老師卻依然念念不忘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他的核心在於人道主義,他相信人,相信每一個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條。各位你想,這和我們中國傳統儒家的教化是一致的。所以他認為,他的人道主義的原意是不僅要相信孩子,而且要相信人,他教育學生要關心人。他說我認為對於人漠不關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險的一個缺點。他說我們心中應該對人,對他身上的良好開端具有特別的信心。特別像我們古代所講的孟子所說的性本善。至於社會上還有壞人,他認為那是因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再加上惡劣的環境影響,他說老師應該相信孩子都是純潔無暇的,他認為這種信念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具備的。

而相信學生首先是讓學生相信自己,而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老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我深有體會,我在一段很長的人生歷程中的障礙就來自於小時候老師的言行。所以你會發現,這裡面,他是完全沒有能力對這個世界做相對正確的判斷的。他認為,這個世界老師、父母就是他的天。

他認為,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人的和諧、全面發展。什麼是和諧發展,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動的兩種職能配合起來,而這兩種職能分別是:第一,認識和理解這個客觀世界。第二,人的自我表現。自己表現指的是自己的內在本質的表現,就像咱們剛剛分享過的美國脫口秀女王所分享的我堅信,就是把內在的力量全然呈現出來,由她分享的人生信條一樣,完整的呈現自我。實際上,自我的表現世界觀、觀念、信念、性格的表現,及其在人際關係中相互關係表現和顯示。而教育就是要發現每個人內心的財富。

各位書友,你認為你自己的內心的財富是什麼,有多少,豐盛嗎還是匱乏。豐盛就是一個人在他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裡面,最充分的表現自己。這不僅是社會之幸福,也是個人之幸福。各位你看,我們看他所發現出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精神。他說每個老師都應該想一想,我們要把孩子、學生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咱們的書友,大部分已經為人父母,我們來想一想,包括我自己也在想,我們究竟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培養的是和諧的、全面發展的人。在這樣的和諧發展中,他認為或者特彆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精神生活。我們培養的人不僅是有知識、有職業、會工作的庸庸碌碌的人,還要培養大寫的人,有理想、有性格、關心別人、關心團體的人。

他說有些東西是任何的教育大綱、教科書、教學方法沒有做出規定的,就是兒童的幸福和精神生活。他的核心的教育理念通過分享,我自己通讀這本書有三個關鍵字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面,這三個字分別是:全面、情感、思考。

所謂全面我理解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不光是物質的、精神的、性格的,還指的是整個孩子教育過程中,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的全面的過程。有很多的力量參與到人的教育過程,這本書中講了六個方面:

第一,家庭。特彆強調了家庭中最細緻和最有才幹的雕塑家是母親,他認為孩子教育就是一個不斷雕塑的過程。所以我們經常說一個好的母親會讓三代幸福,老人、丈夫和孩子。甚至更多的下一代。

第二,老師。有精神財富、智慧、知識、能力、愛好和生活經驗,有智力審美和創造等方面的需要,能夠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方向。

第三,團隊環境。兒童的集體、少年的集體、青年的集體。我們古人所說孟母三千,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讓他內在精神生活更加豐盛的外部環境。

第四,每個受教育者本人,自我的教育。

第五,受教育者的智力、美感、道德世界中的精神生活,指的是書籍。這本書一共有100條建議,很多的部分都談到了閱讀,比如閱讀對精神生活豐盈的貢獻,閱讀讓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變得安靜,讓我們展開無限的想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第六,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雕塑家。比如學生在街上結交的少年來作客一周,你會看到,除第四條自我教育之外,剩下的全部是外部的環境。

作者有一個比喻說,這六個就像一個交響樂隊一樣,如果組織的好,那麼教育的很多問題就會隨之解決。第二是思考,這本書中很多地方談到思考,所謂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面對世界,就是讓孩子並不是簡單的觀看書籍,而是讓孩子學會思考。他說很多地方在做樂高教育,實際上樂高教育的直觀性就幫助孩子建立了對很多的鏈接。第三,情感,在書中他說,對一個孩子來說,他認識這個世界或者看待這個世界,更多是來自於情感的,他說什麼叫兒童世界,實際上兒童世界首先是用情感來認識周圍世界的,兒童用心靈對周圍所見事物和自己所做事情的認識,兒童的內心生活明朗、生機勃勃、含義豐富、感情和情緒非常容易表露。這就是我們家長和老師所面對的兒童世界。所以,我們會看到,兒童的內心、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歡樂,同時也帶來了太多的苦惱、憂愁、疑惑、詫異和憤怒。所以我們善於認識這些兒童的情感,這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能夠保持我們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

如果我們面對孩子或者面對學生的時候,孩子所作所為只能給我們帶來傷心、生氣,這樣的情緒不僅給自己心靈上留下不愉快的感受,同時也破壞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會讓家長或者老師變得神經衰弱,因為你在不斷的緊張的看到孩子的變化。家長的這樣一些情緒其根本的原因在於不理解兒童世界。

他認為整體上來說,兒童的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了解以後,就像魚在水中一樣,會給你帶來很多良好的感受和心情,但他需要你用心靈去傾聽、理解、感受,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這樣的一個世界。樂觀主義,各位書友你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你的感受是什麼呢?所以,我們要進行教育,首先要關切他,深思熟慮的小心謹慎的觸及,青年年的心靈,怎麼能這麼做呢?他給了我們一個方法,就是為了掌握這樣的能夠更好的觸及兒童心靈的藝術就應該多讀書和多思考。我們每讀過的書,深度想過的問題都應該成為一件工具,成為你的教育工廠裡面。

比如今晚我讀這本書,有一個工具對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如何能夠在情感上,而不是在事實上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互動。有時候,我們要搞清楚對孩子我們什麼該講,什麼不講完。不講完的就是激發孩子情感,激發孩子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思考。

今晚這本書一共有100個建議,涉及到我們如何面對孩子的心靈,如何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探索,更好的學習更多的學科,家長如何配合老師,老師如何配合家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最後一條建議就是保密,所謂的保密指的是因為孩子對我們,或者我們希望在孩子教育中是一個權威的角色的時候,就讓孩子對我們保持信任和充滿希望,你就成為真正的教育者和指導著,你就是他的導師、朋友。而這就是孩子對我們的信任。

今晚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對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

孩子的教育是全面的。家庭、學校、周邊環境,還有我們的書籍。孩子的世界是基於情感的,所以讓我們用情感與孩子交流,孩子的心智成熟的發展來自於自我探索,所以我們要留下空間,給孩子留下思考的位置。祝福大家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優秀的家長和優秀的老師。祝福大家,晚安!

【創辦人簡介】

王學勇

企業教練、行動學習催化師、心理諮詢師

「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創辦人、受邀濟南電視台《文化泉城:我的故事我愛的書》分享嘉賓

山東學習型企業傢俱樂部總執行長

受邀擔任《齊魯創業 》、《我能贏》、《鄉戀》等省內多家廣播電台欄目嘉賓,職場求職欄目《才女無敵》職場顧問

2017年「創客中國」山東省創新創業大賽評委

「齊魯銀行杯」濟南2017創業大賽評委等

研究方向:企業價值增長,組織轉型,企業教練

培訓教練領域涉及能源、製造、銀行、醫藥、IT、零售連鎖、餐飲、教育培訓等數百家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 的精彩文章: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偉大的掙扎:不確定時代的責任型領導力》

TAG:和學勇每天讀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