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何不使用黃銅造彈?並非軍迷誤解的那樣,而是原材料受限

為何不使用黃銅造彈?並非軍迷誤解的那樣,而是原材料受限

子彈在射出時會在彈道內摩擦耗損,這樣的耗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國家會在子彈的選材上下功夫,在不影響最終效果的情況下,減少損耗以及對槍管的破壞。而黃銅顯然是上乘。

因此,在二戰期間子彈多數是由黃銅製造,這樣的習慣也沿用到現在。但是戰爭所消耗的子彈是非常多的,因此可以想像黃銅礦的消耗程度。大部分的黃銅礦已經被開採過半,甚至衰竭。

這樣的消息讓人十分難以接受,黃銅礦的枯竭意味著今後子彈的製造質地將改變。顯然,在二戰以及接下來是數場戰爭中,中國已經感覺到這樣的風向,拋棄黃銅,改用鋼或者鉛製作內芯外套一個銅套。

這樣能大大減少銅的使用,並且鋼或者鉛製作的內心也並不影響子彈的使用。雖然這兩者仍與黃銅內芯有著區別,但在資源衰竭的情況下不得不讓步。畢竟物以稀為貴,再用黃銅製子彈,所需要的資金將會翻倍。

都說錢要花在該花的地方,在不太影響質量的情況下節省開支,為什麼不做呢?將節省下的資金運用到其他武器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畢竟我們資金並不雄厚,要省著花。

即使強大如美國,擁有金錢和武器,在面對自然給出的難題都不得不低頭。黃銅礦的消耗又怎能復生?這種在歷史中慢慢累積出的財富,即使算得上豐富也抵不過人們的過度開採。戰爭的消耗是十分可怖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對自然的破壞。幾乎都是不可逆的,對自然的破壞是與對人類的危險成正比的。因此即便是對子彈的質地進項改造,也無濟於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各國和平沒有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鋼鐵英豪 的精彩文章:

戰機性能全面升級,數量高達一千多架,作戰力量不可小視
中國發動機想辦法打破困局,全新概念引起關注,或將成功生產

TAG:鋼鐵英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