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六十五首《行路難》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六十五首《行路難》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二]

【古風泊客一席談】

行路難

[梁詩·吳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

昔時抽心曜白日,今旦卧死黃沙中。

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

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對君王,遙遙夜夜宿未央。

未央彩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

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

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載猶未知。

拼音版:

dòng tíng shuǐ shàng yī zhū tóng ,jīng shuāng chù làng kùn yán fēng 。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

xī shí chōu xīn yào bái rì ,jīn dàn wò sǐ huáng shā zhōng 。

昔時抽心曜白日,今旦卧死黃沙中。

luò yáng míng gōng jiàn zī jiē ,yī jiǎn yī kè zuò pí pá 。

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bái bì guī xīn xué míng yuè ,shān hú yìng miàn zuò fēng huā 。

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

dì wáng jiàn shǎng bú jiàn wàng ,tí xié bǎ wò dēng jiàn zhāng 。

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

yǎn yì cuī cáng zhāng nǚ dàn ,yīn qín cù zhù chǔ míng guāng 。

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

nián nián yuè yuè duì jun1 wáng ,yáo yáo yè yè xiǔ wèi yāng 。

年年月月對君王,遙遙夜夜宿未央。

wèi yāng cǎi nǚ qì míng chí ,zhēng xiān fú shì shēng guāng yí 。

未央彩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

zhū yú jǐn yī yù zuò xiá ,ān niàn xī rì kū shù zhī 。

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

bú xué héng shān nán lǐng guì ,zhì jīn qiān zǎi yóu wèi zhī 。

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載猶未知。

[作品介紹]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很多詩人均用過此題。《行路難·洞庭水上一株桐》是吳均寫的一首詩。此詩雖詠桐木,實為嘲笑那些貌似高貴的顯赫權貴,不過是一些枯木朽枝而已。

[作者介紹]

吳均(公元469年~公元520年),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讚。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梁武帝天監初年,柳惲為吳興守,召他作主簿。天監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臨川王蕭宏將他推薦給武帝,很受欣賞。後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閑職文官)。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於是私撰《齊春秋》,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觸犯武帝,書焚,並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卒於普通元年(520年),時年五十二歲。吳均既是歷史學家,著《齊春秋》三十卷、注《後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注釋]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抽心,發芽。此指株干伸長。

咨嗟,嘆息。 名工,原作"名士",據《玉台新詠》改。

翦,修剪。 刻,雕琢。

白璧,白玉璧。璧,玉器名,扁平,圓形,中心有孔。古貴族用禮器,後作佩帶的裝飾物。

風花,風中的花。《南齊書·樂志》:"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月舞瑤堂。"這兩旬是說用白璧、珊瑚作琵琶之裝飾。

建章,漢宮名,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建造。

掩抑,形容聲音低沉。摧藏,悲傷。張女彈,古樂曲名。潘岳《笙賦》:"輟張女之哀彈。"李善註:"閔鴻《琴黜汝南鹿鳴,張女群彈。蓋古曲,未詳所起。

楚明光,古琴曲名。蔡邕《琴操》謂楚大夫明光被讒謗,見怒於楚王而作此曲。

未央,漢宮名。漢高祖七年由蕭何主持營建。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長安故城內西南角。 采女,宮女。鳴篪(chi遲),古管樂器名,以竹製成,單管橫吹,似笛。

茱萸錦衣,上有茱萸圖案的織錦匣衣。茱萸錦,古錦名。晉陸翩《鄴中記》:"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茱萸、小菜萸、大交龍、小交龍、蒲桃文錦、斑文錦,巧百數,不可盡名也。"匣指琴匣。

衡山,在今湖南省。五嶽之一。

[譯文]

洞庭湖上有一株梧桐樹,經歷寒霜接觸浪濤困擾於寒風。

往昔時節莖幹伸長照耀日頭,今年元旦倒卧亡於黃沙之中。

洛陽名匠看見後感嘆,一經修剪一通雕刻製作成琵琶。

白璧規整治理學樣子於明月,珊瑚映襯琴面作成花樣如風花。

漢武帝一看見就賞賜不遺忘,扶植提拔登上建章宮。

壓抑低沉《張女彈》,急切激揚《楚明光》。

年年月月都面對應對君王,長長久久每夜宿於未央宮。

宮廷歌舞伎丟棄竹笛,爭先拂拭琵琶使其生出光彩的儀容。

茱萸錦衣玉石作琴匣,哪裡懷念昔日(在洞庭湖時的)枯死的樹枝。

不要學習衡山南嶺的桂花樹。至今千載仍然不被人知曉。

賞析

壹/

此詩雖詠桐木,實為嘲笑那些貌似高貴的顯赫權貴,不過是一些枯木朽枝而已。詩首四句敘說桐木的來歷,它極為瞢通,與其他樹木一樣,儘管有過枝繁葉茂的昨天,但一旦枯死,便可憐地僵卧於黃沙之中。中間一大段敘說它被洛陽名工發現,精雕細刻,製成琵琶,裝金鑲玉,獻入宮廷,從此君王見賞,榮耀至極。最後四句說它錦衣玉盒,已忘卻當年是株枯桐,目空一切,連衡山千年老桂也不在其眼下。"詠物詩,齊梁始多有之"(王夫之《姜齋詩話》),但大都標格不高。"征故實,寫色澤,廣比譬,雖極鏤繪之工,皆匠氣也;又其卑者,短湊成篇,謎也,非詩也。至盛唐以後,始有即物達情之作"。但此詩卻別具一格,不像其時詠物之作僅重在刻畫物之形貌,而是結合敘說故事,突出物之環境身份之變化,尤其是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對那些充斥朝廷的枯木朽枝的蔑視。透過冷峻譏誚的口吻,不難體味到作者懷才不遇、感時憤世的心情。

佚名

賞析

貳/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遙夜夜宿未央。未央采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載猶未知。

偶然讀到此詩,念到作者名字時只覺耳熟,卻不知為何耳熟。BD百科順著看一下,一路琢磨是因為看文學史時見到過「吳均體」,還是因為讀《梁書》的時候翻到過他的本傳,直拖到後面「作品欣賞」處才恍悟:或許當真在哪本中國古代文學史里見到過所謂「吳均體」,或許也真在翻《梁書》的時候碰巧掃過幾眼他的本傳,可歸根結底這名字一讀就讀著耳熟,還是因為從中學語文課本里學過他那一篇《與朱元思書》。所謂童子功童子功,說到底,還是年少時讀過背過的記得牢靠。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至均好學有俊才。沈約嘗見均文,頗相稱賞。天監初,柳惲為吳興,召補主簿,日引與賦詩。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效之,謂為「吳均體」。建安王偉為揚州,引兼記室,掌文翰。王遷江州,補國侍郎,兼府城局。還除奉朝請。先是,均表求撰《齊春秋》。書成奏之,高祖以其書不實,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條,竟支離無對,敕付省焚之,坐免職。尋有敕召見,使撰《通史》,起三皇,訖齊代,均草本紀、世家功已畢,唯列傳未就。普通元年,卒,時年五十二。均注范曄《後漢書》九十卷,著《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唐先賢傳》五卷、《續文釋》五卷,文集二十卷。(《梁書》卷四十九)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

佚名

《行路難》 [梁詩·吳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

洞庭湖上有一株梧桐樹,經歷寒霜接觸浪濤困擾於寒風。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昔時抽心曜白日,今旦卧死黃沙中。

往昔時節莖幹伸長照耀日頭,今年元旦倒卧亡於黃沙之中。

抽心,發芽。此指株干伸長。

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洛陽名匠看見後感嘆,一經修剪一通雕刻製作成琵琶。

咨嗟,嘆息。 名工,原作"名士",據《玉台新詠》改。翦,修剪。 刻,雕琢。

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

白璧規整治理學樣子於明月,珊瑚映襯琴面作成花樣如風花。

白璧,白玉璧。璧,玉器名,扁平,圓形,中心有孔。古貴族用禮器,後作佩帶的裝飾物。風花,風中的花。《南齊書·樂志》:"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月舞瑤堂。"這兩旬是說用白璧、珊瑚作琵琶之裝飾。

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

漢武帝一看見就賞賜不遺忘,扶植提拔登上建章宮。

建章,漢宮名,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建造。

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

壓抑低沉《張女彈》,急切激揚《楚明光》。

掩抑,形容聲音低沉。摧藏,悲傷。張女彈,古樂曲名。潘岳《笙賦》:"輟張女之哀彈。"李善註:"閔鴻《琴黜汝南鹿鳴,張女群彈。蓋古曲,未詳所起。楚明光,古琴曲名。蔡邕《琴操》謂楚大夫明光被讒謗,見怒於楚王而作此曲。

年年月月對君王,遙遙夜夜宿未央。

年年月月都面對應對君王,長長久久每夜宿於未央宮。

未央,漢宮名。漢高祖七年由蕭何主持營建。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長安故城內西南角。 采女,宮女。鳴篪(chi遲),古管樂器名,以竹製成,單管橫吹,似笛。

未央彩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

宮廷歌舞伎丟棄竹笛,爭先拂拭琵琶使其生出光彩的儀容。

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

茱萸錦衣玉石作琴匣,哪裡懷念昔日(在洞庭湖時的)枯死的樹枝。

茱萸錦衣,上有茱萸圖案的織錦匣衣。茱萸錦,古錦名。晉陸翩《鄴中記》:"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茱萸、小菜萸、大交龍、小交龍、蒲桃文錦、斑文錦,巧百數,不可盡名也。"匣指琴匣。

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載猶未知。

不要學習衡山南嶺的桂花樹。至今千載仍然不被人知曉。

衡山,在今湖南省。五嶽之一。

《行路難》是古樂府詩題,多反映人生之艱難。

本詩按詩文內容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起源。從首句到「今旦卧死黃沙中。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曜白日,今旦卧死黃沙中。」洞庭湖上有一株梧桐樹,經歷寒霜接觸浪濤困擾於寒風。往昔時節莖幹伸長照耀日頭,今年元旦倒卧亡於黃沙之中。

琵琶原是枯木枝。

第二段:登天。從「洛陽名工見咨嗟」到

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洛陽名匠看見後感嘆,一經修剪一通雕刻製作成琵琶。

枯樹枝巧遇名工匠。製成琵琶。

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白璧規整治理學樣子於明月,珊瑚映襯琴面作成花樣如風花。

琵琶裝飾如花。

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漢武帝一看見就賞賜不遺忘,扶植提拔登上建章宮。

枯木枝一步登天。

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壓抑低沉《張女彈》,急切激揚《楚明光》。

琴藝高超。

年年月月對君王,遙遙夜夜宿未央。」年年月月都面對應對君王,長長久久每夜宿於未央宮。

深受寵幸。

未央彩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宮廷歌舞伎丟棄竹笛,爭先拂拭琵琶使其生出光彩的儀容。

趨炎附勢。

第三段:感慨。

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茱萸錦衣玉石作琴匣,哪裡懷念昔日(在洞庭湖時的)枯死的樹枝。

一步登天忘了過去,更忘初心。

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載猶未知。」不要學習衡山南嶺的桂花樹。至今千載仍然不被人知曉。

這應該是枯木枝的驕橫自滿之語。別說是過去的洞庭湖裡的枯木枝,五嶽之一衡山的桂樹,再也不放在眼裡了。

《行路難》這是一首詠物詩,新奇的地方在於,是敘事詠物詩。通過描寫一根枯木枝因際會風雲,一步登天。嘲諷了朝廷充斥的都是枯木,感嘆俊才懷才不遇,蹉跎歲月。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165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近蘭寒舍(yxl8886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四十七首《游太平山》
這是一篇有溫度的喝茶指南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