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CO被禁後的155天:數字貨幣要玩完?悲觀和恐慌不斷蔓延

ICO被禁後的155天:數字貨幣要玩完?悲觀和恐慌不斷蔓延

2月6日,北京互金協會發布公告稱,部分虛擬貨幣平台、ICO平台、「虛擬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現金貸平台將業務活動轉移到中國境外,有部分社交平台、非銀行支付機構為這些業務提供服務便利,公開誘導不具備識別能力的公眾繼續開展高金融風險業務,甚至出現演變為跨境非法集資、洗錢、金融詐騙、傳銷、非法交易、侵犯個人隱私、操縱市場、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犯罪行為傾向。

隨著各國政府加強對前述領域的監管,部分境外機構存在被所在國政府強製取締的風險,部分境外機構因存在明顯的技術風險、合規風險已被限制訪問。

這是繼2月4日晚上十點新華社發文後,又一次官方出來發聲。截至2月6日,距離ICO禁令已經過去了整整155天,這155天內,監管不斷出手,虛假項目層出不窮,虛擬貨幣幣價多次下跌,整個幣圈被一種不安的氛圍籠罩著,當然也有不少虛擬貨幣擁護者仍堅定信仰。

清礦場、禁支付渠道、打擊場外交易,監管不斷出拳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緊急叫停ICO活動,同時採取措施要求虛擬貨幣交易所於2017年9月30日前徹底關停其在中國的所有交易活動。

《公告》明確要求,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2017年11月20日下午,重點地區金融辦主任整治工作座談會召開,彙報了94禁令後的工作成效,85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停止發行和交易,81家完成清退工作,餘4家失聯平台。同時座談會明確了下一步的舉措行動。

當時若關注了這次座談會,肯定會從其中嗅到不少訊息。比如說,會議明令禁止挖礦,建議從支付環節入手,嚴厲查處違反支付規定的支付機構,打擊交易資金鏈條。對於出海平台、「錢包」服務商、場外交易群等,落實屬地責任、屏蔽其網站平台或關閉移動APP。

會議結束後,國內的挖礦平台確實被逐步清理出去,很多轉向了冰島、俄羅斯等國家。但場外交易仍然生生不息。

2018年年初,央行營業管理部又發布了《關於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的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嚴禁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於虛擬貨幣交易,此舉也表明了監管想從支付渠道打擊虛擬貨幣交易的決心。

接下來的兩次舉措便是26日的互金協會發布的風險提示和2月4日晚發布的對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將採取監管措施的提示了。2月4日的文件更是稱以後只要發現一家就關閉一家,也不排除更進一步的監管舉措。

從155天內陸續出台的政策來看,監管的態度很明顯,禁止一切虛擬貨幣交易。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曾表示,「這樣可能會付出一部分諸如監管套利帶來的資本外流、資本所得稅等成本,但相對於其給中國中小投資者帶來的保護等益處來講,收益是大大高於成本的。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監管部門的果斷出手,可以說是判斷準確、高瞻遠矚。」

交易繁榮後的白色恐怖

ICO禁令後,大部分交易平台都在監管下被清理掉,但大平台早已聞風而動、逃往海外。

9月15日火幣網正式關停新用戶註冊和人民幣充值業務,同時,創始人李林宣布上線火幣全球專業站Huobi.Pro、火幣韓國、火幣全球美元站等。其中火幣全球專業站Huobi.Pro提供數十個數字資產品類的交易及點對點服務,原有火幣中國也開始轉向區塊鏈垂直領域的專業綜合資訊及研究服務平台。

OKCoin則在10月31日停止人民幣和比特幣的交易,並上線OKex海外交易平台,提供點對點交易服務,用戶和商家可以通過提前購買比特幣、合約對沖、價格預測等手段來控制風險。

自從多家平台推出點對點交易後,虛擬貨幣交易量又火爆了,此前受政策影響大跌的幣價也開始飆升了。幣安由於一開始就設在國外,未受到94禁令衝擊,數據顯示,從2017年7月成立到2018年初,短短四個月內幣安總用戶就突破500萬,僅1月10日當天的交易量突破100億美元。

監測指出,截至11月25日,支持比特幣兌換人民幣的場外交易平台達到21家,上線時間集中在10月下旬到11月,平台網站主要分布在香港、美國、日本等地。

除了交易平台外,一些場外交易群也相當火熱,包括微信群、QQ群、Telegram群組、Slack群組等,這些群用戶一般在百人以上,一天的交易量可能達上百萬人民幣。

隨著新模式新花樣的相繼推出,幣圈又重煥生機。越熱鬧越引人注目,監管的手又拂動了。

1月26日互金協會提示風險後,幣安宣布近期內停止為大陸境內用戶提供服務,同時,火幣網稱將在2月10日停止服務大陸境內客戶,這也意味著海外交易所將屏蔽大陸境內用戶IP地址,投資者訪問海外交易所將受限。受此影響,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瀑布式下跌近13%。

除虛擬貨幣停止服務境內用戶外,商業銀行也在排查C2C場外交易資金去向,有用戶稱,銀行曾致電詢問資金去向,並提示「比特幣交易風險較大」。

監管高壓下,支付寶和微信也相繼表態稱不支持虛擬貨幣交易。近期也有網友指出,銀行已經暫停部分綁定虛擬貨幣平台用戶的轉賬功能。

2月4日新華社深夜發文後,據數字貨幣信息平台Coindesk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在過去24小時接連跌破8000美元、7000美元和6000美元三大關口。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寒流」也在繼續,同時,主流數字貨幣市值全線縮水,市值排名前十的加密貨幣跌幅均為2位數。

不少幣圈群內充斥著這樣的聲音:「感覺天都要塌了,數字貨幣要完蛋了,還剩點渣賣了過年吧,變現不玩了撤退。」

但也有人堅信,摔得更低,飛得更高,比特幣一直在螺旋式上升,此次瀑布實乃抄底的好時機。不過現在,國內確實又回到了數字貨幣白色恐怖的階段。

寫在最後

目前數字貨幣在國內的確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光OKex上就上線了上百個ICO項目,吸取了不少資金,關於空氣幣、傳銷幣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公安部還對外公布了4起與比特幣有關的網路賭博案件,其中「和天下」「千島湖」兩個遊戲平台註冊用戶量達到45萬人次,總涉案資金達到21億人民幣,這些行業亂象大抵也是此次監管出擊的原因。

雖然區塊鏈行業仍然十分混亂,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認為,這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它蘊含著技術價值和制度價值,是數字貨幣載入歷史的一次實踐。因此,需要重新探索一套新的監管機制,建立金融合規、場景依託和技術驅動三位一體的金融風險防範體系,突出技術驅動型監管在金融監管中的重要作用,引導金融科技服務於實體經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蘋果HomePod已遞交售前終審,發售為期不遠
亞馬遜貝索斯穩坐首富寶座;華為否認余承東卸任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