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RTS 聯合創始人被警方控制,項目被定性為「金融詐騙」

ARTS 聯合創始人被警方控制,項目被定性為「金融詐騙」

近年來互聯網出現越來越多的傳銷理財龐氏騙局,都是換湯不換藥,使得很多受害者自身和朋友傾家蕩產,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呼籲更多的反傳銷人士加入反傳隊列,幫助更多受害者,盡自己一份力量。打擊傳銷人人有責。(您身邊的防傳管家:添加【反傳社區】微信公眾號:fanchuanshequ)

反傳銷網2月6日發布;身處中國市場上的玩家,最不應該忽視的因素,就是政策。

2月4日,由央行主管的媒體《金融時報》報道稱,ICO、虛擬貨幣自去年9月在中國經歷了一輪最強監管後,治理效果顯著,但從年底開始,國內幣民轉向境外網站參與ICO和虛擬貨幣交易,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針對這一現象,監管部門將採取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網站。同時,未來視事態發展情況,也不排除出台更進一步監管措施的可能。

有媒體將這一消息稱為「幣圈地震」,其實,在雷鋒網看來,早在去年9月央行等7部位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已是地震,此次不過是震級偏大的餘震。這也意味著,ICO 們的暴富念想徹底斷了,頂風者註定會被埋在廢墟之下。

有意思的是,ICO 項目 ARTS 在同一天,就為監管層放出的消息,神助攻了一個極好的案例——已在境外交易所 ICO 的項目 ARTS 遭投資人舉報涉嫌欺詐,其聯合創始人蔣傑被警方控制,北京金融局將此事定性為「金融詐騙」,該項目涉及金額粗略估計約 2.6 億人民幣。

ARTS 的初衷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全球性的藝術品交易平台,解決藝術品的身份、記錄、流動性等問題。在白皮書中,ARTS 聲稱「立志成為泛文化藝術領域的通行數字資產代幣,力求做未來藝術行業的比特幣,是集互聯網、區塊鏈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種技術與金融、藝術結合的跨界結晶」。

2018年1月8日,ARTS 開始 ICO,發行總量10億枚,此次發行只接受比特幣、以太坊、Achain三個幣種,發行定價 1BTC=180000 ARTS,約為 0.66 元。

但不巧的是,ICO 開始第二天,藝庫(artschain.com)發布「嚴正聲明」,指責 ARTS 項目方冒用 Artschain.com 名義募集資金,並稱這種行為是可恥的,告知大眾請勿上當受騙。

項目涉嫌造假曝光後,投資人紛紛要求退幣,但遭盜 ARTS 項目方的強硬拒絕,後者在1月10日便放出官網公告,表示「所購數字資產一律不做退換」。

ARTS 依然還是在境外上線了。1月20日,ARTS 在澳洲 U 網上線,但上市即破發,一度跌至 0.13 元。

上市破發直接引起了投資人的不滿,不僅要求 ARTS 項目方退幣,更開始尋求上訪、舉報、上門等方式維權。ARTS 內部對此意見不一,產生了巨大分歧,由此更引發了項目方內訌。最終,支持退幣的蔣傑被 ARTS 團隊以「私拿回扣」的理由開除聯合創始人身份,並聲稱「將對其行為進行下一步調查」,更威脅「將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內訌之後,蔣傑爆出了 ARTS 實際控制人並非此前傳聞的黑石創始人賀煥,而是51空中藝術網創始人洪鶴庭。雷鋒網經天眼查查證得知,洪鶴庭擔任法人的公司名為「東方天鶴(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開發了一款 App 名為「51空中藝術館」,是基於「基於VR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的移動3D展館,是集藝術品展覽、遊戲、藝術衍生禮品定製交易於一體的大眾藝術交互平台」。

洪鶴庭還100%出資控股了「酷點(北京)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在2017年因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列入經營異常。此外,洪鶴庭另外還在其他三家公司擔任股東,主營業務均為信息技術服務。

但截至雷鋒網發稿前,除了蔣傑提供的一張微信聊天截圖,還沒有更多證據證明,洪鶴庭就是「幕後黑手」。

目前,蔣傑已被警方控制,後續調查還在進行中。有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將會順藤摸瓜,徹查國內 ICO 鏈條。


從 2009 年中本聰用自己的電腦挖出 50 個比特幣開始,第一批數字加密貨幣出現在互聯網上,至此開始了它「去中心化、匿名、不可篡改」的烏托邦式旅行。十年中,比特幣在動蕩不安、大起大落中一路推高幣值,最終達到 12 萬元人民幣,但緊接著就是一場狂跌。

隨著幣值和市值的增加,不僅湧入越來越多的玩家,也招致了全球各國金融監管部門的關注。一方面,玩家們大搞 ICO 項目,從互金專委會發布的相關報告統計便可見一斑,國內僅2017年上半年完成 ICO 的項目就達 65個,累計融資 63523.64BTC、852753.36ETH;另一方面,各國政府為了市場穩定,現後出台政策,全面禁止或對 ICO 項目加強監管。

在這些項目中,大量充斥著類似 ARTS 這樣只有白皮書、沒有實際項目的「空氣幣」,甚至還有更遭的「傳銷幣」。這些妄圖「一夜暴富」、「割一波就撤」徹底搞亂了「幣圈」,無異於在一個出身就「過敏」的孩童身上,注射超量了「過敏原」。

於是,在野心家的陰謀和監管層的大棒之下,數字加密貨幣在它誕生的第十年,面對著最盛的慾望和最冷的冬天。未來,何去何從我們不得而知。但雷鋒網認為,對於攪亂市場的「劣幣」,一定要手起刀落「殺之而後快」,而對於基於技術研發,創新金融市場的行為,或許可以在監管之下,緩慢生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聚焦 的精彩文章:

最熱 首富人選雷軍:我的資產是個天文數字
吃喝遊玩幾天後「不投資」 傳銷人員開始變臉

TAG:天天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