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業撞李陵碑埋身大漠,好漢孟良「力劈華山」送老將歸鄉

楊業撞李陵碑埋身大漠,好漢孟良「力劈華山」送老將歸鄉

楊業撞李陵碑埋身大漠,好漢孟良「力劈華山」送老將歸鄉



頤和園後面的小山有一條通往北面黑山溝的走道,因為這條走道兩旁的山石都是紅色的,當地人們就叫它紅山口。

可當年,它並不是今天的這個樣子,山是青的,石頭也是青的,她的紅顏色是大火燒的,誰放的火呢?就是宋朝時三關名將孟良!

楊業撞李陵碑埋身大漠,好漢孟良「力劈華山」送老將歸鄉



背景:潘仁美陷害楊家,韓延壽再陳家谷設下埋伏,困住楊家父子,逼得楊業撞李陵碑身亡

老令公楊繼業在李陵碑身亡之後,他的屍骨落在了遼國大將韓昌的手裡。韓昌想藉此消滅宋朝的兵將,就把令公的屍骨秘密地隱藏起來了,並派有重兵看守。

老令公死後屍骨不得還鄉,使宋朝的兵將一個個心裡極為不安。正好六郎楊延昭手下有一大將名喚孟良,此人機智多謀,自幼生長在遼國,會三番六國的語言,他自顧請求道聊過去盜骨。楊業撞李陵碑埋身大漠,好漢孟良「力劈華山」送老將歸鄉

孟良喬裝成商販,腰掖著板斧來到了遼國地面。經過細心的察訪用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才從一個金沙灘大戰後流落在遼國的老兵口中,探聽到了令公屍骨的下落。仗著自己的一身武藝,趁著月黑風高的夜晚,孟良獨自一人闖進了存放令公屍骨的山洞,趁守兵不備的當兒,他掄起了手中的板斧,如同削瓜切菜一般,把守兵殺了個一乾二淨,然後背出屍首,就往南趕。楊業撞李陵碑埋身大漠,好漢孟良「力劈華山」送老將歸鄉

孟良盜骨的消息,飛報到了韓昌的大營。韓昌急忙點齊人馬追了下來。韓昌仗著人多勢眾,一路上窮追不捨,孟良靠著自己的一身武藝,只好殺了一陣,走一陣,想早日闖出重圍。

這一天傍晚,正好來到了瓦山以北,一座小山擋住了孟良南去的道路,想轉到而行,四野蒼茫,不辨路徑,想登山前進,後面的追兵殺聲震天。孟良急中生智,揮起手中板斧,向眼前的小山砍去,一斧下去,眼前閃出了一條通道。孟良沿著通道急急南去,但回顧一看,不好!韓昌的兵馬也從這條通道追了下來。孟昌眼看著就要束手就擒,看了看通道兩旁的小山,他又心生一計。

什麼計呢?原來用板斧劈開的山口兩盤古樹參天,鬱鬱蔥蔥,孟良用火鐮打出了火苗,向兩旁一撒,霎時間遍山燒起了熊熊大火,追來的遼兵被火焰擋在了山的北面,孟良乘機逃回了宋朝。

這場大火,燒了足足有三天,大火滅後,山口兩旁的石頭全燒成了紅色的山口,後來紅山口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