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東志:剃頭匠

楊東志:剃頭匠

楊東志

著名書畫評論家。曾用筆名楊洪斌、洪斌、谷鳴,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縣人。作家、詩人、書畫評論家。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河南詩歌學會會員;中國藝術家協會副主席、香港高等教育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任《谷鳴》文學社社長,系《紅旗》出版社《當代共產黨人》叢書特邀編委,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特邀作家,北京燕圖聯文化發展中心特邀作家。

祖母的話

 福建名曲專輯

鄧麗君 

00:00/01:55

《剃頭匠》

剃頭匠姓韓,長得非常「喜慶」,無論你什麼時候看見他,他都是笑眯眯的。

姓韓的剃頭匠雖然家貧如洗,但卻人丁興旺。他兄弟九個,排行老八。

姓韓的剃頭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見家裡老四和老六都是因為家窮沒有娶上媳婦,所以就在十二歲時,決定為了改變經濟狀況,去學剃頭,儘管當時人們把剃頭匠稱之為「下九流」。

所謂「下九流」,那是古代市井把社會各階層按貴賤高低分為九個層次。後來,隨著社會分工的繁多複雜,又衍生出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說法。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對人的分類方法是封建思想的糟粕,即使在古代,也只能算是一種「市井文化」,而並不被主流階層所推崇。「上九流」即:一流佛祖(釋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龍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燒鍋(酒廠,封建時代曾是最大廠家)六流當(當鋪),七商(商賈)八客(莊園主)九莊田(就是農夫。這一說法可能是受到了道家田園情趣的影響)。「中九流」即:一流舉子(舉人)二流醫(醫生、郎中、大夫、藥房先生),三流風水(風水先生、陰陽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書畫)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圍棋,標誌文人)。「下九流」:一流巫(畫符念咒招神驅鬼的南方巫師),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體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流剃頭(挑擔走四方的理髮師)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戲子(各類演員)八叫街(乞丐)九賣糖(吹糖人的)。

也許正是為此,作為「下九流」之一的剃頭匠死了不能入老墳(方言。即祖墳),一般人家不願更不願與剃頭匠結親。後代的繁衍一般都是在同行之間「換親」或「轉親」。

剃頭匠「出師」之後,就在我們村「剃庄頭」。

「剃庄頭」,顧名思義,你可能會認為是為一個村莊的村民剃頭。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坐莊」。所謂「坐莊」,也就是村民按照自家需要剃頭的人數,每年每人一次性交給剃頭匠五斤至八斤糧食,而剃頭匠則每隔四十天左右就來為村民們剃一次頭,直至一年。第二年還是如此,周而復始。

中原地帶,文蘊豐厚,加之當地(河南鹿邑)是老子故里,人們受封建禮教思想的影響更為嚴重。但是,當地人厚道,講禮儀,所以出於禮節或為了方便稱呼,村裡人都稱他為「韓師傅」。

剃頭匠韓師傅每次來村裡剃頭,都是擔著一副挑子。剃頭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剃頭的傢伙什兒一挑子足矣,而且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來歷。韓師傅和其他的剃頭匠一樣,挑子很是講究:一頭是一個小紅圓籠,中藏炭爐,鋦內坐水,上置一盆,旁邊豎有旗杆,桿上端有刁斗。最下面是木製圓籠,籠底有腿,放在地上可支撐。做圓籠並不是一般木匠能做的活,而是羅圈鋪所制。木製圓籠上面,是盛有水的大銅盆,因圓籠內有炭爐,所以水始終是溫的。從圓籠的一側向上,延伸出一根「旗杆」,桿上懸掛著用生土布做成的長條形帶子狀的鐾刀布(即磨刀布,把剃刀在布上面反覆磨擦,使之鋒利)。最初,鐾刀布象徵著剃髮「聖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女真族人「入關」以前,漢族人是不剃頭的,男女都是蓄滿發,男人也是在頭上挽髮髻。更重要的是,漢人自古以「孝」為立身之本,尊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古訓,認為剃髮便是對父母最大的不敬不孝。所以,剃頭是人們難以接受的。清政府為了維護其民族利益,保持其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以及更有利於對漢人的統治,便以滿族髮式、服飾等為標準,對全國進行統一併強制實施。故而「剃髮易服」也就成了歸順清朝的象徵。當初,為了使「剃頭令」得以實施,清政府在全國各地的街道等處設立了剃頭棚兒,見留髮之人便強行為其剃髮,抵抗者當即殺頭,將其頭懸掛於棚竿或挑子的「刁斗旗杆」上,藉以「殺雞給猴看」。多爾袞就曾下令由「包衣三旗」(即內務府三旗,原來「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組成的剃頭匠在北京正陽門、東四條等要地搭棚,為過路人強行剃髮。不過抵抗者眾多,甚至有很多人寧可「不留頭」,而選擇「留髮」。當時有「剃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語。順治帝的聖旨就掛在後來掛鐾刀布的那個地方。當時的聖旨曰:「……向來剃髮之制,不即令劃一,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乎,若不統一,終屬二心。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若有復為此事瀆進奏章,欲將朕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

至於「刁斗旗杆」,則標誌著特權與威嚴,美國人康士丹在民國時期著錄的《京都叫賣圖》中有這樣的記錄:「『桿』和『斗』合稱刁斗旗杆,你可以在四合院的門口和清政府一些重要的衙門所在地看到它,它標誌著這些衙門能直接與皇帝通話,象徵著特權。」

剃頭匠韓師傅的扁擔也是有講究的。扁擔靠近「熱」的那一端的繩子盤繞的方法不同於另外一端。如果將扁擔豎起,這一端朝上,繩子盤繞的形狀頗似劍柄,同樣這也象徵著「特權」。

由此可見,剃頭棚、剃頭挑子原來都是官辦的,剃頭匠原是「官差」,而且是很不招老百姓待見的。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對這種髮式習慣了而不想再改變,再到後來,人們便把剃髮當成一種習俗繼承了下來。

剃頭匠挑子的另一頭,是一隻紅漆小木凳子,亦稱「紅櫃」,板凳面下邊是一個個小抽屜,內裝剃頭刀、推子、木梳、抿子、篦子等等。而最上面的一層是存錢用的,就像現在的「撲滿(即蓄錢罐)」一樣,同時在凳子的上面還有個小孔,將錢投入便自然落入了第一個抽屜。也就是說,「紅櫃」一是供顧客坐的;二是存儲用的。

剃頭挑子的響器叫「喚頭」,又名「梭子」。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帶短棒的金屬大鑷子,長約一尺左右,連接的一端稍微寬點,叉頭呈尖形,兩尖相對;另附一個鐵棒撥桿,長約四寸五左右。韓師傅用此鐵棒從這個「大鑷子」中間由下至上快速抽出,就會發出響聲,並且傳得很遠,人們一聽到這聲音,便知道是剃頭匠來了。現在剃頭的大多都會「吹響器」(方言。即吹嗩吶),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韓師傅「打喚頭」,那也是有規矩的,一般來說是過廟不鳴(或改使用小木梆),是為敬神靈;過橋不鳴,是為畏龍王;還有遇同行不鳴,因為做生意也要有個「先來後到」。

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剃頭匠的態度逐步改觀,剃頭的也逐漸形成了行業。剃頭的本屬整容行業,故而這行的師傅除掌握梳頭、剃髮、染髮、刮臉、掏耳朵等技藝外,還有醫術方面的專長。韓師傅就是這樣,推拿、按摩、正骨、祛瘊等,無所不精。誰的胳膊腿扭了,他一捏就好;誰的脖子落枕了,他一擰就好;誰的身上長瘊子了,他一勒就掉……而且從不收費。也許正是為此,慢慢地韓師傅就成了村民們的朋友,不再小看他、外看他。

沒有人剃頭的間隙,韓師傅就一個人坐在那裡眯縫著眼曬太陽,也或想心事。每逢這時,我都會想起一首詩——《剃頭匠》:

每一塊茂盛的草原

都會被秋風收割

與我們一同來到世上的毛髮

每一根都藏著人間的冷暖

我不知道它為何瘋長

平白無故的增長歲月的尺寸

剃頭匠面目慈祥

左手舉著梳子,右手拿著剪子

咔嚓一聲,無一倖免

他輕而易舉的剪掉

頭髮上堆積的歲月

溫毛巾敷在臉上,暖暖的

再塗點潤滑的香皂泡沫

當一切準備妥當

他從容的舉起剃刀

無論高低貴賤

貧窮富有

都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

任由刀鋒架在脖子上,刮來刮去

我們躺在搖椅上,閉目養神

剃刀像一條遊動的蛇

我們希望它能游的更快一些

好讓我們早點六根清凈

臉盆裝滿水,像一面鏡子

能照出人們的胖瘦美醜

他們來時蓬頭垢面

離去時光彩照人

他那雙充滿溫暖的手

清洗過無數的腦袋

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

被他的慈愛摩頂受戒

從此以後洗心革面

乾淨做人

他的目光聚焦

能夠看透頭髮下藏著的秘密

手起刀落之後

沒有任何後悔的餘地

贈他一綹青絲的女子

去了南方,再也沒有迴音

他被她淡淡的發香所迷惑

沒能看清秀美的青絲下藏著

見異思遷

自從父親把手藝傳給他

他便與剃刀相依為命

客人們來來往往

惟獨他圍著搖椅轉來轉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他將把剃刀傳給誰

大街小巷的店鋪

早已被髮廊和美容院攻陷

或許有一天

他也將改頭換面

搖身一變

他累了,躺在搖椅上

披著一襲白色的圍兜

破窗而入的月光

正好傾泄在他的身上

那時候,剃頭匠是由村民輪流管飯的,但卻不讓剃頭匠去家裡吃,而是端一碗面、拿兩個饃,送到剃頭攤前,讓剃頭匠蹲在那裡吃。韓師傅也是一樣。後來,不知村裡是誰開的頭,就請韓師傅去家吃飯了。先是人們做好了飯去喊他過來,慢慢地韓師傅怕給別人添麻煩,就估摸著該做好飯了自己過去吃。

有一次,韓師傅輪到在海峰家吃飯。太陽偏西時候,他估摸著海峰媳婦該做好飯了,就收拾了一下攤子,朝海峰家走去。他推開虛掩著的大門,看見堂屋門敞開著,一隻黑母豬正在門口撕扯一條小被子。他急忙上前驅趕母豬,一看之下頓時目瞪口呆,原來被子里包裹的是海峰那不到四個月的兒子。這一定是孩子屙了,母豬聞見屎氣,就上去從荊筐(當地習慣讓嬰兒睡在放滿麥秸的荊筐里,荊筐兩側有鼻,嬰兒哭鬧時,大人可以抓住筐鼻晃一晃,相當於搖籃)里把襁褓拉了下來……他抱起孩子喊了兩聲,見沒有人答應,這才突然想起海峰一家可能忙著在地里削紅芋片,還沒有回來。正在韓師傅不知如何是好的當兒,海峰媳婦從地里回來了,當她知道了這一切時,「噗通」一聲朝韓師傅跪了下來:「韓師傅,要不是你,恐怕孩子就沒命了……」因為韓師傅救了孩子,海峰媳婦做飯時還專門給他煎了兩個大雞蛋……

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後,村裡「剃庄頭」的人越來越少。這可能是隨著生活水平當他提高,人們開始講漂亮的緣故吧。記得最後一年韓師傅來村裡辦理「剃庄頭」,才收了不到十個人的糧食,且都是一下老弱病殘人員。

「剃庄頭沒戲了。」韓師傅搖了搖頭,唉聲嘆氣。

其間,我有五六年時間沒有看到韓師傅。

有一天,我從北京出差回來,剛下車就聽見有一個熟悉的聲音喊我。扭頭一看,原來是西裝革履的韓師傅。我詫異地問他:「改行了?發財了?」

韓師傅微微一笑,不無驕傲地說:「行倒是沒有改,但發財了是真的。」

「你……現在……」

「我現在開了一個『美容美髮大世界』,店面有一千多個平方,僅理髮師就聘有五十多個。我現在是董事長兼總經理,用不著再親自幹活了。」

「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就連我自己都講不清楚,自己說這話究竟是感嘆?還是稱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崔江風:怒放的生命——走近宗璞及《紫藤蘿瀑布》
10種食物泡上醋用處太大,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