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代的鮮卑族,是如今哪個民族的祖先?

古代的鮮卑族,是如今哪個民族的祖先?

鮮卑(拼音:Xiān-bēi),古代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源自東胡部落(一說山戎),名稱有吉祥與神獸的意義,指的是馴鹿。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阿魯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2世紀時鮮卑佔據匈奴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蕃所滅。

鮮卑族是東胡分支,起源於大興安嶺北麓,是一個漁獵民族,以山為號稱為鮮卑。西漢初期,鮮卑被匈奴所奴役,45年東漢期間,跟隨匈奴一起侵犯中原邊境,才為中原所知。五胡亂華時,鮮卑入據中原,進入鼎盛時期,鮮卑族中慕容氏建立前燕、後燕和南燕、乞伏氏建立西秦、禿髮氏建立南涼,割據十六國鮮卑佔有五個,此外還有西燕以及雄踞西南的吐谷渾。五胡亂華後期,鮮卑拓拔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北魏分裂之後,鮮卑宇文氏操控西魏而後篡建北周。到了隋唐之後,鮮卑族退出歷史舞台,史書上再無音訊。

鮮卑為匈奴奴役的時期,開始和匈奴雜居通婚,進入中原之後,當時的中原地區是個民族大熔爐,鮮卑更是與其他民族融入。北魏孝文帝大力提倡鮮卑與漢族通婚,改變鮮卑舊有的習俗,更換姓氏,學習漢族的風俗及生活方式,經過一系列漢化措施鮮卑完全融入了漢族。隋唐時期,鮮卑後裔獨孤皇后,賀若弼,屈突通,宇文士及、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他們自認為是漢族,別人也把他們當漢族。

除此之外,在鮮卑大舉南下的浪潮中,有一小部分駐留在北方,並且頑強地生存下來,它就是如今的錫伯族。鮮卑和錫伯發音相似,民間有相同的神獸傳說,並且經過DNA樣本取證,證明了鮮卑族的後裔是錫伯族。目前錫伯族最為大家所知的是女星佟麗婭。

大多數的古鮮卑人後裔都融入了漢族,還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變為了錫伯族。

錫伯族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錫伯族最初游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錫伯」是本民族的自稱。口語稱siwe,書面語稱sibe。歷史上有「須卜」、「室韋」、「失韋」、「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錫窩」等不同譯音,都是siwe的同音異寫。錫伯族的祖先是東胡系的拓跋鮮卑。早在東漢以前就活動在大興安嶺北段以「嘎善洞」為中心的地帶,以「畜牧遷徙,射獵為業」。公元48年以後從大興安嶺遷移到呼倫貝爾地區。此後又往南遷徙。386年,拓跋鮮卑的大部分進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權,而另一部分以「室韋」為號,在嫩江左岸的綽爾河、洮兒河等河流域活動,其中的一部分室韋成為錫伯族的祖先。

在唐代,綽爾河流域的錫伯族先祖歸屬於唐。遼代,受契丹統治,多數人開始從事農業。遼亡金興,錫伯族先祖又處在女真統治之下。元代,開始被蒙古族統治。元、明至清初,錫伯族處在蒙古兀良哈三衛中的福余衛的統轄之下。1593年,錫伯族出兵隨科爾沁、葉赫、哈達等組成九部聯軍(3萬人馬),與努爾哈赤交戰兵敗,從此,錫伯族開始部分地歸屬滿洲。1636-1648年間,錫伯族軍民同科爾沁蒙古一起被清政府編入旗兵,成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1692年科爾沁蒙古統治者將所屬錫伯族軍民進獻給清政府,從此錫伯族擺脫了蒙古統治階級的統治,開始被滿族統治階級控制,並被編入滿洲八旗,移防黑龍江、吉林各地。1764年,清政府為了加強伊犁地區的駐防力量,抽調3000多名錫伯族軍民遷徙到伊犁。從此,錫伯族形成了東西分居、小聚居大分散的局面。

錫伯族軍民遷到察布查爾地區後,一直擔負著屯墾戍邊的繁重任務。從1765年組成錫伯營到伊犁辛亥革命,錫伯族一直是戰時從征,平時生產,過著准軍事化的生活。200多年來, 為保衛邊疆、平定內亂、抵禦外侮、建設邊陲做出了很大貢獻。察布查爾錫伯族長期以來保持著自己的傳統文化與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史回顧 的精彩文章:

明朝是華夏最硬氣的朝代 不輸漢唐

TAG:趣史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