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富人居然都是這樣藏錢的

古代的富人居然都是這樣藏錢的

中國人最喜歡存錢了,古人尤甚。可古代沒有銀行

怎麼辦?一個字:藏

藏地下,藏牆裡,藏房樑上,反正就是各種藏,藏到連自己都找不到就成功了

然後成功破產,全劇終。其實,為了保住自己的財富,古代富人常用「窖藏」和「壁藏」

所謂「窖藏」其實就是做罐頭拿個罐狀的器物,塞滿金銀錢財,封好口子,就地挖個坑,埋好。不放心的話可以學學「此地無銀三百兩」在埋的地方插個木牌,寫上「這裡沒有錢」就行了。保證被偷走

而所謂的「壁藏」就是將牆壁做成夾層,把錢財偷偷塞進去。傳聞漢武帝時期為擴建宮室,拆了孔子家的老宅,意外從牆壁中發現了一批古文經傳,可見「壁藏」在當時也是種時尚。

除了主流的「窖藏」和「壁藏」,還有一些比較奇葩的選手,比如把所有的銀兩熔成一大塊。

偷兒根本搬不走,只能幹瞪眼,自己要用的時候敲一塊下來就行。

再比如藏到著名的旅遊勝地——茅廁和豬圈

突出的就是一個臟,秉承著「越臟越穩」的藏錢信條

不過自己要用的時候…就真的要視金錢如糞土了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後母戊鼎」

就來自於茅廁

話說回來,古人喜歡存錢,至少沒有通貨膨脹。

現在存錢那真是越存越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公主」與「駙馬」不為人知的秘密
寒風卷落英原創七言柏梁體《悟》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