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如果生活給了你一手爛牌,你該怎麼辦?

如果生活給了你一手爛牌,你該怎麼辦?

最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看的好幾本書里都提到了他,而被他吸引是因為他所主張的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心智模式。

這個人的名字叫維克多·弗蘭克爾,一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意義療法(Logotherapy)的發明者。

弗蘭克爾是維也納出生的一名猶太裔精神病醫生,在1942年世界大戰期間,他和他的家人都被納粹抓入集中營。

他與集中營中的其他囚犯一樣,不僅要修鐵路乾重活,而且還要面對隨時可能被關進毒氣室或被納粹分子凌辱的恐怖環境。

他的妻子,父母和兄弟都死在了集中營里,而弗蘭克爾自己也飽受折磨,歷經酷刑,過著與自己原本人生規劃和夢想完全不相關的生活。

有一天,他在狹小的囚室里獨處,忽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他無法控制所受磨難的痛苦程度,也無法控制何時要面對死亡,但是在內心深處對這些折磨做出什麼反應,是他可以控制的。

也就是說,在所有的境遇中,一個人有選擇回應方式的自由和能力。

有了這樣一種心智模式,弗蘭克爾認為,重要的不是我們對生活的期望,而是生活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可以停下來好好想一想,該如何回答生活每時每刻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所以,在被納粹囚禁的期間,面對苦難和折磨,他選擇了忍受並且積極地應對,從苦難中找到了生活希望他履行的責任——把監獄生活當作一個從事學術活動的良機,他可以研究人們在極端恐怖的環境中的變化。

有了這樣一種思維和選擇的轉變,弗蘭克爾不僅跟獄友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幫助其他人在苦難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尋回自尊,並且他還設想,如果能活著出獄,他該如何把這些知識分享給集中營外面的人。

最終,他不僅正確地回應了生活給他出的難題,並且自創了一套心理學療法,成為享有盛譽的『存在-分析』學說的領袖。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遭遇艱難的困境,可是我們卻都可以啟動弗蘭克爾所主張的那種心智模式,選擇一個更好的回應方式,把一切所謂的壞事都朝好的方向去想,從所謂的艱難中發掘磨礪內心和鍛煉能力的機會。

*****

曾經有位朋友跟我談起她工作中的諸多不順,領導不給力,她想要在項目組裡做的改變無人支持,各個部門之間溝通不暢,讓她不停地把時間浪費在收拾爛攤子上。她把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數落了個遍,然後開始不停地抱怨,甚至有時候還有了祥林嫂的影子,在不同的人面前重述著自己在當前困境中的無奈和鬱悶。

說實話,偶爾發發牢騷的確可以緩解一時的焦慮,但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糾結於外界環境,採取一貫的消極抱怨式的回應,這往往是在逃避問題,更是直接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受害者。

可是一旦有了這種受害者的心態,我們就會感到自己是無能為力的,很容易就把自己禁錮在了假想的牢籠里。

早在幾年前,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類似的難題——我本來有機會去新加坡工作,工作簽證也在辦理中,但是公司有個領導想讓她的下屬去,最後以一個唐突的理由讓我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結果我後來就被安排去做了公司的一個內部項目。

當時的我是極其鬱悶的,本來理想中的一件好事,硬生生地變成了一件在我眼裡的壞事,甚至一度成為我心裡的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剛開始在那個內部項目工作的時候,我非常消極被動,根本不想好好工作,甚至想要離職,畢竟心裡想的是,內部項目肯定不是那麼重要的項目。

過了一兩個星期之後,我慢慢從所謂的鬱悶中緩過來,不想再這樣消極應對下去,準備重新審視目前的狀態,所以我問自己——

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我一定要離開這家公司嗎?

我能不能換一種方式來應對這種境遇?

後來我真的找到了困境背後新的意義和新的應對方式——

這個項目需要跟印度人溝通,這正好讓我有機會鍛煉自己的英文水平,何況還是印度式的英語?!

我在這個項目里除了本職工作,其實還需要做一些管理協調工作,這有助於提升我的領導力和管理能力;

這個項目不太緊張,我可以有多餘的時間來更深入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提高專業技能。

一旦我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從所謂的壞事中看到了積極的一面,我似乎就找到了生活對我的期望,而這也讓我直接破局,甚至覺得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過了不到一年,我離開了那家公司,但我不是因為外在的環境,公司的問題,也不是因為我內心的憤怒,而是因為我自身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主動地選擇了離開。

如果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選擇辭職,那不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是一種逃避。如果面對艱難,我們選擇的回應方式是逃避,那我們肯定會在之後的工作生活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同樣的問題,因為我們並沒有解決生活給我們安排的問題。

相反,如果你能從遇到的問題中發現生活的另一層意義,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另一種可能性,也找到了解決那個問題的答案。這時候你也許會像我一樣,在離開之前,把自己鍛煉成能夠適應那種所謂困境的人,而這恰恰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回應。

*****

其實好和壞,也就是一念之間。

這個世界,並沒有好壞之分,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好壞,在不同的人眼裡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每個人都有選擇一己態度的自由,就是我們的心智可以做出一個所謂的好壞判斷,我們可以讓好壞之間相互轉換。

所以,我們總可以有這樣一種心智模式,就是能夠從困境中發現生活的意義,從所謂的壞事中看到好的一面。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不就是所謂的正能量嗎?這不就是朋友圈裡泛濫的心靈雞湯嗎?你甚至會覺得這種心智模式是一種「阿Q精神」,自欺欺人。

那是你對這種心智模式的誤解,如果我們總是喜歡把困境當作一種障礙,自己無能為力,總是把一件事情往壞的方面考量,甚至沒有一點兒把壞事看成好事的能力,你不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悲催嗎?如果你手裡只有一副爛牌,難道你就只能自暴自棄,直接攤牌嗎?

我們完全可以考慮另外一種選擇——選擇那種可以讓我們更加積極地面對這個無常世界的心智模式,選擇一種更好的回應方式,臣服於不可改變的外境,但卻真正掌控我們生活的走向。

關於具體如何運用這樣一種心智模式,我有如下建議:

1. 謹記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面對任何狀況,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要記得,我們是有選擇的。

什麼叫做有選擇呢?

就是你有獨立的意識,你可以選擇自己今天是吃飯還是吃面,你可以選擇自己面對塞車的時候內心是平靜的還是充滿抱怨的。

只有認識到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我們才有可能主動選擇更加積極的應對方式。

2. 找到問題背後積極的一面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可不可以停止抱怨?

我能不能直面困難,接受這個事實?

有哪些事情是我能夠改變的?

這個困境中,可以鍛煉我哪方面的能力?

其中有沒有一些潛在的機會?

我能不能接受這個挑戰?

3. 採取主動

一旦找到了生活困境中積極的一面,我們就應該主動採取行動,而不是停滯在過度的思考中。

因為只有行動起來,才能真正地改變現狀。

有個學心理學的人說過一個他克服失眠的方法。他說,每次失眠之後,他根本就不焦慮,反而對自己說:「這下太好了,我又有時間可以學習了,乾脆在睡不著的時候看看書,增加一點自己的學識。」

然後,他就會起身依靠著床頭,拿起一本書來讀。由於內心放鬆,過了一二十分鐘睡意就來了,很快他就能安然入睡。

這種面對問題選擇積極主動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的失眠得到緩解,而且也讓他有時間閱讀。

如果老天給你發了一手好牌,你打得還不錯,那沒什麼了不起;如果老天給你發了一手爛牌,結果你不僅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把這手爛牌打得風生水起,那才真正讓人佩服。

而生活,總是青睞那些懂她並且積極回應她的人。

左岸記:之所以叫「爛牌」,那就是困難重重了,是看了感覺沒有任何勝算的局面了。這時候,調整心態,引入事情的變數就非常關鍵了,這個變數可以是某種時機,或者某個重要的人。想想,再壞也不會壞到哪裡去了,沒有選擇其實即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但凡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沒有經過心志的磨鍊是無法擔當重任的。一個人在面對最壞的局面里,能挺得過去,能保存鬥志,能通過思考、堅守策略的話,轉機才會來臨。兵法有云:「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勢,就是指了解規則、善用規則、打破規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門當戶對的婚姻,究竟有多殘忍?
十字路口的艱難抉擇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