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為攝政王,載灃為何自己當皇帝?溥儀七叔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作為攝政王,載灃為何自己當皇帝?溥儀七叔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作為攝政王,載灃為何自己當皇帝?溥儀七叔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1908年11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死去,溥儀成為皇位的繼承者。這時的溥儀不到3歲,載灃被慈禧太后任命為攝政王,某種意義上他才是大清最後三年的實際統治者。大家都知道,此時最容易出現攝政王篡位,可載灃為何沒有這樣做,究竟是什麼原因?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一個命運,這句話是有道理的。載灃,光緒皇帝的異母弟,8歲承襲王爵,18歲補授內大臣、正白旗漢軍都統,19歲管理新舊營房事務,23歲管理健銳營事務、調補滿州正紅旗都統,24歲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25歲補授軍機大臣,得以獲封攝政王。

作為攝政王,載灃為何自己當皇帝?溥儀七叔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大家別看這些頭銜都很霸氣,其實都是閑差事,或者說都是只要領俸祿而不是整天工作繁忙。溥儀的七叔載濤對自己兄長載灃有著一針見血地評價,「載灃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為人,我知道的比較清楚。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內廷當差謹慎小心,這是他的長處。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

作為攝政王,載灃為何自己當皇帝?溥儀七叔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從載濤對載灃的評價,我們不難看出慈禧太后之所以選擇載灃作為攝政王,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慈禧太后執掌清廷大權長達幾十年,閱人無數,她甚至光緒的皇后隆裕絕不是「垂簾聽政」之人,所以在立溥儀為皇帝時,又讓溥儀沒有主見的父親擔任攝政王。

對於攝政王這個頭銜,滿清入關不久就定下了一個規定,「凡文移皆書皇叔父攝政王。一切大禮如圍獵、出師、操驗兵馬,諸王公大臣都要列班跪送和跪迎攝政王。遇元旦及其他主慶節日,滿漢文武大臣在朝賀皇上後,還要往賀皇叔父王。」載灃本來應該端著鳥籠不問政事,結果被迫走到前台。

作為攝政王,載灃為何自己當皇帝?溥儀七叔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對於清朝的滅亡,與肅親王善耆和恭親王溥偉兩人積極進行復辟活動相比,載灃卻表現的很豁達,甚至在面對孫中山的拜訪時感慨地說道,「我擁護民國,大勢所趨,感謝民國政府對我們的照顧。」當溥儀在「偽滿洲國」再次出任皇帝時,曾多次要載灃去長春,結果都被載灃拒絕。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載灃為何沒有篡位了,載灃的腦海中沒有權力欲。可能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最終得以善終,1951年病逝於北京魏家衚衕二十九號,終年89歲。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溥儀)、《金毓嶂:愛新覺羅家族百年往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陸遜陷入諸葛亮八卦陣中,士卒死傷無數,關鍵時刻一老者出現救場
清朝最後一位鄭親王:通過打官司獲賠13億,敗家兒子盜掘祖墳被抓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