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22篇:岩茶出現這幾種氣味千萬別買,我是認真的!

第22篇:岩茶出現這幾種氣味千萬別買,我是認真的!

《1》

「你覺得什麼樣的岩茶值得買?」,茶友入門,往往最關注這樣的話題。

一如李麻花剛開始買葡萄酒,也總喜歡拉著有經驗的酒友,討教選酒秘籍。一通交流下來,全聽暈了。

索性,就自己買酒,一瓶一瓶地學著喝,這中間,花了不少時間,走了不少冤枉路,交了不少學費,最後實在成效太低,一度放棄了最愛的葡萄酒,開始專心喝茶。

到了後來發現了一個捷徑,我可以找一個「wine broker」呀!

wine broker?啥玩意?

「wine broker」,直譯為:葡萄酒經紀人,就是一種專業幫忙選酒的職業。

其實,茶友要買岩茶,也可以參考李麻花買酒的經歷,找一個靠譜的茶掌柜,讓掌柜的幫忙挑選茶葉,買茶不就變得輕鬆了?

若是很難遇到靠譜的茶掌柜,那隻能自己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在岩茶圈摸索了。

八百年前的陸放翁告訴我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幸運的是,岩茶課堂在你們的關注列表裡,李麻花會時不時地分享岩茶挑選的知識。這些乾貨都很簡單,沒有太高技術難度,學完基本就能應用,可以實際操刀。

就拿茶友們最關心的岩茶選購話題,李麻花有不少經驗之談。

買岩茶,一定要學會規避一些誤區和陷阱。比如遇到以下幾種氣味的岩茶,千萬別嘗試購買!荷包會受傷,心也會受傷!

《2》

第一種:岩茶帶焦氣

岩茶的焦氣,聞著好像枯樹枝燒著的味道,比較刺鼻,聞著不舒服。

岩茶會出現焦氣,主要是因為焙火工藝不到位引起的。

有句老話,「三年做青,十年焙火」,岩茶的焙火工藝十分考驗技術含量。

如果岩茶在焙火時,火力過急、過猛,致使岩茶的葉子碳化了,產生了焦氣。

有焦氣的岩茶,喝在嘴裡,感覺是含了一團火焰,舌頭感覺要著火了。又好像吃燒烤時帶有的煙火氣,從喉嚨到口腔都被煙火氣籠罩著。

有焦氣的岩茶,喝著還會有一股苦味,難以接受。

若是一款焙火失敗的岩茶,李麻花不建議茶友們繼續喝,喝完也只會給自己的口腔徒增傷害。

《3》

第二種:岩茶帶水悶氣

水悶氣,即岩茶帶有不清爽、悶熟的氣味,絲毫沒有沁人心脾的香氣,好像西蘭花焯水之後沒有及時撈出而產生的氣味。

帶有水悶氣的岩茶,喝著全然感受不到什麼叫做花香醉人,只覺得茶香裡帶著一股清寡的水味。

在兩種情況下,岩茶有可能會出現水悶氣。

情況一:雨水青製作

如果是在雨天採摘的茶青,沒有處理及時,茶葉表面的水分沒有晾乾就直接做青,容易導致岩茶後期出現水悶氣。

情況二:走水不到位

在做青時,岩茶若是走水不到位,把茶青悶著,也容易出現水悶氣。

看青做青,雖說聽著簡單,卻飽含學問,一個環節沒做到位,都容易影響岩茶的整體品質。

《4》

第三種:岩茶帶青氣

青氣,如青草一般的氣味,感覺像是住宅區里修剪草坪時所產生的氣味。

一款帶有青氣的岩茶,不是好岩茶。

試想一下,我們喝到一款都是青氣的茶,絲毫沒有花香,這種感覺,像不像是在吃草?

咦~光是想想就覺得難以接受。

岩茶出現青氣,原因有兩個。

原因一:製作工藝不到位,從而產生青氣

做青,是形成岩茶品質的重要環節之一。若是在做青環節出現偏差,岩茶就容易出現青味。

或者是岩茶焙火不足,火沒有焙透,岩茶也會帶有青氣。喝有青氣的岩茶,好像在喝一杯生榨橄欖汁,青澀感強。

原因二:岩茶保存不到位,返青了

若是岩茶保存不到位,跑氣、吸收水分,致使岩茶返青了,也會帶有青味。

這種青味,是輕浮的、沉悶的、黏膩的,感覺像是晒乾的青草被暴雨打濕後的氣味,悶悶的,聞著不舒服。

《5》

第四種:岩茶帶酸氣

有的岩茶,沖泡過後會帶有一股強烈的酸氣,聞著有些像稀釋過後的酸梅湯的氣味。

雖然說到梅子,總會想到「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美好畫面。然而岩茶的酸氣,卻是大煞風景的,聞著倒胃口。

這樣的岩茶,讓人連喝的慾望都沒有,更何況是購買呢?

岩茶會有酸氣出現,是一個超級大Bug,是品質出現了問題,或許意味著,岩茶的工藝不到位。

如做青前期溫度過高導致茶青被灼傷葉,發酵過重,做青後沒有及時攤晾、等,都容易形成酸酸的氣味。

遇到有酸氣的岩茶,別買!別買!別買!

《6》

第五種:岩茶陳氣濃重

有的岩茶,聞著好像陳年普洱茶,帶有灰塵味,一股子陳氣,這種氣味刺鼻。

通常當年製作好的岩茶,是不會帶有陳氣的。除非是保存了很多年的岩茶,中間又沒有焙火,常年累月不斷地氧化著,最後形成一股腐朽的味道。

像李麻花喝岩茶,更多地是看中了它芬芳馥郁的花香,若是一款岩茶只有陳氣,好像腐朽老木頭的氣味,喝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是以,遇到陳氣濃重的岩茶,早早地拋棄吧。

《7》

「在葡萄酒里蘊含著比所有書本更多的哲學」,岩茶亦是如此。

光是一個小小的選購環節,都蘊含著巨大的學問。

李麻花式的岩茶選購技巧,雖然看著很「笨」,卻很好用。

先規避帶有焦氣、水悶氣、青氣、酸氣、陳氣的岩茶,再根據自己的香氣喜好挑選岩茶,在買岩茶這條路上,我們就成功了70%。剩下的30%,我們只需要不斷積累經驗,認真對比不同岩茶的特點,就能買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岩茶。

觀千劍而後識器,喝千杯而後識茶。

只要我們豐富了自己的喝茶經驗,還怕買不到好岩茶嗎?

岩茶課堂的往期精華文章

直接點擊關鍵字即可看到相應文章

……

……

2018年,我們未完待續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贊」

作者 李麻花

(村姑陳最好的朋友)

本文為岩茶課堂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吃了那麼多的抹茶,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抹茶到底是怎麼來的吧,快來一起漲知識吧
茶詩詞佳作甄選,你最喜愛哪句?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