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襄樊大戰之前,孫權一直沒有奪取荊州是因為害怕關羽嗎?

襄樊大戰之前,孫權一直沒有奪取荊州是因為害怕關羽嗎?

文/陳德方

關二爺鎮守荊州,威懾孫權,所以孫權一直不敢動荊州。直到襄樊大戰的時候,關羽的嫡系都在江北打仗,所以孫權進攻荊州,最終吞併劉備在荊州的土地。然而,這樣分析未免太簡單了,實際的情況比這要複雜。

要搞清楚孫權與荊州的問題,首先要搞清楚赤壁之戰以及戰後的利益分配問題。荊州原本是劉表的天下,荊州的北部邊是南陽,南陽原本控制在袁術手上。袁術被曹操幹掉後,南陽落入了曹操手上。從南陽往南便是襄陽與樊城,這裡是荊州江北最重要的戰略要地。

從襄陽出兵攻取南陽,馬上就可以兵臨許都了。劉表的晚期,把江夏給了長子劉琦。劉表死後,荊州的實際情況是,曹操佔據了南陽,劉琦佔據了江夏,劉琮佔據了南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劉琮投降曹操後,江夏之外的地方控制在曹操手裡。

所謂的孫劉聯盟抗曹,其實是劉琦的江夏兵與劉備的荊州嫡系合兵,與孫權的江東兵一起抗擊曹操。曹操的軍隊號稱百萬,其實有十五萬。劉備的手下只有幾千人,而劉琦的江夏兵有一萬多人。劉備與劉琦合兵共兩萬人。

很多人會認為,那孫權肯定出兵最多嘍。其實,孫權方面的兵力也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多。根據歷史記載,周瑜有一萬人,程普有一萬人,從其他的地方又調來一萬人支援,總共三萬人。劉備與劉琦出了五分之二的兵力,發揮的作用並不小。

赤壁之戰之後,作為抗擊曹操的功臣之一,劉琦當仁不讓收復荊州。不過,曹操敗退到江北,依然控制著南陽和襄陽。劉琦法理上擁有江夏、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南郡(沒有襄陽)等地方。赤壁之戰事實上是孫劉聯盟與曹操的戰爭,但劉琦有荊州的合法性,所以劉備表奏獻帝讓劉琦做了荊州刺史。

此時,劉琦的身體非常不好。孫權佔據南郡(沒有襄陽)趁機奪去了江夏,其他四郡的郡守也都不聽劉琦的。於是,劉備南征,連續將四郡全部攻克。荊州南部的四郡其實是劉備親自打下來的。

劉琦死後,劉備就是天然是荊州刺史。七郡劉備有其四,孫權有其二,曹操有其一,這就是當時的形勢。曹操手裡的地盤戰略位置最重要,孫權手裡的地盤最富裕,而劉備手裡的地盤最落後,也最貧窮。

不過,孫權並不滿足,認為自己在赤壁戰爭中付出最多,因此想得到劉備的地盤。公元215年,孫權派呂蒙襲擊荊州,奪去了桂陽、長沙、零陵三郡,劉備的地盤只剩下了武陵。劉備派五萬大軍準備進攻孫權,同時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於是與孫權講和。

孫權一方面畏懼劉備的軍隊,同時也害怕與劉備鬧僵了之後,曹操趁機漁利,所以相約與劉備平分了荊州。從此以後,孫權不具備破壞孫劉聯盟的實力。並不是說他打不過關羽,215年襲取三郡已經證明了他完全打得過關羽。

四年後的公元219年,劉備拿下漢中,自稱漢中王。此時的劉備,實力已經非常雄厚。劉備稱王之後,對孫權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一個強大起來的劉備,在自己家門口放了一個關羽軍團,下一個遭殃的估計就是孫權自己了。

正是因為魏蜀吳三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所以才導致孫權向曹操稱臣,最終孫劉聯盟瓦解,孫權奪取劉備的一半荊州,從此三國的格局才徹底奠定。孫權怕的不是關羽而是劉備。夷陵之戰之後,東吳的西面威脅才徹底解除,蜀國國力耗盡,於是孫劉從實力上看,相互無法吞併,所以才又結盟到了一起。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呂思勉,《三國史話》;

3.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4.林榕傑,《關羽荊州之戰新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陸遜與孫策有仇,為何還被孫權重用
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