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空人工智慧標準化淺析

航空人工智慧標準化淺析

航空人工智慧標準化淺析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被定義為「研究和製造智能機器並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科學與工程」。

01

人工智慧發展階段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人工智慧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50年——1980年)人工智慧剛誕生,抽象數學推理的可編程數字計算機的出現和符號主義(Symbolism)快速發展促進了這個階段人工智慧的發展,但由於事物形式化表達的局限性不能構建可準確描述的模型。第二階段(1980年——2000年)專家系統快速發展,數學模型構建及模擬方法手段有了重大突破,人工智慧又一次得到了發展,但由於專家系統在知識獲取、推理能力、數據分析、存儲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及開發成本高等原因,人工智慧的發展也被迫進入低谷期。第三階段(2001年以後)隨著大數據的積聚、理論演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升、感測器及晶元發展的重大突破,人工智慧在很多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迎來了又一個繁榮時期。

02

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戰略

隨著當前國際科技發展及以新一輪產業及技術變革,人工智慧必將成為這一輪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在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知識的同時,對傳統行業也具備較強的賦能和帶動作用,能夠引發經濟及產業結構的重大變革,實現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整體躍升。人工智慧作為一項銜接歷史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促使世界各國家紛紛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爭取掌握主導權,圍繞人工智慧出台規劃和政策,對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創新、頂尖人才培養、標準規範建立等進行部署,加快促進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發展。2017 年,我國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國發〔2017〕35 號)、《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工信部科〔2017〕315 號)、《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等政策文件,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發展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產業基礎,在晶元、數據、平台、應用等領域集聚了一批人工智慧企業,在部分方向取得階段性成果並向市場化發展。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作為國家人工智慧標準化總體組全權成員也會跟進技術發展、相應國家政策,促進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

03

航空人工智慧標準化的重要作用

標準化工作對人工智慧及其產業發展具有基礎性、支撐性、引領性的作用,既是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抓手,也是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當前,在我國人工智慧相關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標準化程度不足的問題。人工智慧涉及眾多領域,雖然某些領域已具備一定的標準化基礎,但是這些分散的標準化工作並不足以完全支撐整個人工智慧領域,現象最為明顯的應屬我們航空製造業。航空人工智慧是針對未來智能化戰爭需求,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航空裝備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航空裝備的作戰能力和作戰適應性使其在複雜狀態背景下的作戰環境實現人機、機機的高效協同。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屬於新興領域,發展方興未艾,從世界範圍來看,標準化工作仍在起步過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標準體系,我國基本與國外處於同一起跑線,存在快速突破的機會窗口。截止目前為止,世界上對人工智慧標準化開展工作最為詳實和系統的應屬ISO/IEC JTC1。該工作組針對人工智慧標準化工作在其各分技術委員會中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總結了熱點工作內容,指出了可互操作性、應用領域、社會安全、生產安全及倫理道德等人工智慧優先發展領域和術語、參考框架以及演算法等急需研製的標準化項目。波音與空客等世界上主要航空企業巨頭在航空人工智慧標準化方面也只是針對於技術應用與通用技術、安全等方面。因此,只要瞄準機會,快速布局,完全有可能搶佔標準創新的制高點,反之,則有可能喪失良機。航空人工智慧的特殊性也決定了技術發展的標準化研究是其發展的基石和標杆。因此,迫切需要把握機遇,加快對航空人工智慧技術及產業發展的研究,系統梳理、加快研製航空人工智慧的標準體系,明確標準之間的依存性與制約關係,在航空工業發展過程中多研究所及主機廠技術發展不均衡的前提下建立統一完善的標準體系,以標準的手段促進我國航空人工智慧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最後,未來體系化作戰要求空中無人系統個體之間、空中與地面、海面作戰單元間實現協同,完成快響應、高毀傷、低損失的全面作戰。空中系統包括有人節點和無人節點,具備高效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決策能力,具備對欺騙和干擾的抵抗能力,以及快速協同和整體優化能力。因此基於多智能體技術的標準化工作研究和標準制定來實現多個智能體構成的群體智能,形成多個OODA環的並聯和串聯,實現複雜環境能夠綜合感知能力。

航空人工智慧標準化是在人工智慧技術及航空武器裝備技術發展趨勢的驅動下對標準化工作開展研究,必定加快航空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升航空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航空武器裝備發展的效能與適應性的提高,帶動軍事智能的發展和促進軍民標準化的深度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民通用標準化 的精彩文章:

2018,讓我們攜手開創標準化軍民融合新局面!

TAG:軍民通用標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