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鰲拜功與過

淺談鰲拜功與過

鰲拜,瓜爾佳氏,滿州鑲黃旗人。清太宗天聰八年,鰲拜授牛錄章京世職,任甲喇額真。因屢建戰功,進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到康熙捉鰲拜被賜死,鰲拜這一生可以說風光過,也落魄過。但是很多人對於鰲拜的形象就是一個大奸臣,今天,小編就簡單介紹下鰲拜的功與過。

崇德八年,鰲拜從貝勒呵巴泰等打敗明朝守關將,又進薄燕京,略地山東。

順治元年,鰲拜同其他將領一起鼎定燕京。清世祖福臨,考核各級將領的作戰功績,鰲拜又以忠勤戮力,戰功顯赫進為一等。

此後,鰲拜在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十分賣力。

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帝福臨病死,八歲的皇太子玄燁即位,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受顧命輔政」。四大臣唯恐諸王不服,在將順治遺詔當眾宣布之後,便立即對下五旗諸王、貝勒等提出這一問題,索尼等跪告說:「今主上遺詔,命我四人輔佐沖主,從來國家政務,唯宗室協理,索尼等皆異姓臣子,何能綜二理,今宜與諸王、貝勒等共任之」。諸王、貝勒只得說:「大行皇帝深知汝四大臣之心,故授以國家重務,詔旨甚明,誰敢幹預,四大臣其勿讓,就這樣、鰲拜等四人便接受了要職,並在順治帝靈前立下誓言。

康熙元年,索尼病死,鰲拜專橫。本來,四位輔政大臣受命之時,鰲拜名列遏必隆之後,自索尼死去,「行班章奏」,鰲拜「皆首列。他自以為戰功最多,又是顧命大巨,因而言行無所顧忌,甚至出現「意志凌揀,人多憚之」的緊張局面。就連康熙皇帝也怨聲哀嘆道:鰲拜「上違君父重託,下則殘害生民,種種劣跡,難以枚舉」。

康熙六年,蘇克薩哈乘「皇上躬親大政」之機,向康熙皇帝表示請求辭去輔政大臣的職務,願意「往守先帝睦寢,如線余息,得以生全,則臣仰報皇上豢育之微忱,亦可以稍有盡矣。」此舉既可歸政皇上,又可迫使鰲拜放棄輔政大臣的權力。鰲拜知道後,便糾集了遏必隆以及班布爾善等一群黨羽給蘇克薩哈編造了二十四大罪狀:不仰體遺詔,議盡忠誠,懷抱好詐,存蓄異心,欺藐主上,不篤行為政,任意亂行,提出對蘇克薩哈應處以死罪。康熙皇帝「堅持不允其請」。鰲拜竟然「攘臂上前,強奏累日。結果,蘇克薩哈及其長子內大臣查克思皆處死,其餘六子、一孫、兄弟子二人被處斬,並沒收其家產。

鰲拜輔政期間,不僅殘酷地親手製造了一系列冤案,即便一些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也能成為他害人致死的理由。內大臣費揚古因與鰲拜有隙,費楊古的兒子侍衛倭赫和侍衛西住、折可圖、覺羅塞爾弼等對鰲拜未能表示格外的敬重。因此,鰲拜竟借口侍衛倭赫等以擅乘御馬及取御弓矢射鹿為罪名,將倭赫等四名侍衛斬殺棄市。事後,又以費揚古怨望,將其定為死罪,其子尼侃、薩哈蓮也都慘遭不幸。籍沒的家產全部分給了鰲拜的弟弟穆里瑪。又有蒙古都統俄納、喇哈達、宜理布等人,在一次議政會議上,由於未能附和鰲拜的意見,鰲拜遂將俄納等三人逐出議政會議。

不得不說,鰲拜是有一定功績的,但是他恃寵而驕,借功績大把朝政,最後落得賜死下場只能說報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記天涯 的精彩文章:

一統江山劉伯溫與《燒餅歌》
道姑詩人魚玄機

TAG:隱記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