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道大字典HN001-儻駱道:楊貴妃的再生之路

古道大字典HN001-儻駱道:楊貴妃的再生之路

編號

SX001

儻駱道

儻駱道得名於其南口位於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儻駱道長約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連雲棧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至今從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就是沿著儻駱道飛行的。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人文歷史

儻駱道,從周至駱峪口沿駱峪、經厚畛子,越興隆嶺,沿酉水華陽至洋縣,全程425公里。這條路線主要于軍事活動。

在三國時期,劉備在漢中建立了對付曹魏的軍事基地,征戰進退,儻駱道是通北的首選道路。中唐以後,儻駱道成為官道,官員任免,回京述職,多走此路,路上曾經遍布亭帳館舍,以備軍旅之用。

正始二年(244),魏將曹爽出駱峪伐蜀。甘露二年(257),蜀將姜維出儻駱道伐魏。唐代,儻駱道曾一繁榮,成為由長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館驛多達11處。建中四年(783年)德宗避亂南鄭,廣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儻駱。

楊貴妃之謎

儻駱古道還替唐朝皇家隱瞞了一個不能言說的秘密,成為永不破解的千古之謎。相傳當年楊貴妃就是取道儻駱道,再沿漢江水路入長江到達揚州,最後飄洋過海去了東瀛。

白居易於周至做都尉時曾一度詳細考察了楊貴妃之死,寫下《長恨歌》,歌中描述「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等詩句證明楊貴妃沿儻駱道逃走,東渡日本安享晚年。

學者俞平伯有文說,唐朝天寶14年11月,安史之亂,楊貴妃馬嵬之死是著人替代,真正的楊貴妃由馬嵬坡悄悄南下,進儻駱道,過黃柏塬,直達漢中,沿漢江入長江,到揚州,在揚州改名換姓為太真,混跡青樓,後去日本。前面說過,白居易寫《長恨歌》畢竟離事件的發生只有50年,昔日的當事者有些還存在,因為時間的接近,作者一來可以得到真實的素材,二來又不可能將實情一一寫出,所以在《長恨歌》里便埋下了許多伏筆。例如「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等等。唐玄宗出長安,過馬嵬,走的是蜀道之一的褒斜道,《明皇別錄》載:「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皇帝奔向西南,暗中留下的貴妃絕不能追隨其後,退回長安更不可能,惟一一條道路就是直接南行,進儻駱道,逃生於南方。儻駱道的駱口驛與馬嵬坡極近,在一條線上,彼此可遙遙相望,由此,楊貴妃走儻駱道的時間當在德、僖二宗之前,她是行走於這條蜀道的唐皇室第一人。

特色

依山傍水

和其他古棧道一樣,儻駱道的絕大多數路程循河溪前行。秦嶺的河流多為南北走向,路修在河谷中,既有捷徑之利,又有夷平之便。

儻駱道中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樑有三條,分別是老君嶺,財神嶺和興隆嶺,都是秦嶺山脈中赫赫有名的大山。夏秋季節,這些山嶺煙嵐霧罩,霖雨連綿,河溪湍流如飛;冬春時分,寒風砭骨,冰凌垂路,積雪封山,通過難度可想而知。

豐富的野生物

就在當今穿越儻駱古道,每個人都會有出乎意料的發現,對自小生長在城市中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來,絕對是一場視覺盛宴。如果有足夠的植物知識,就會與水青樹,連香樹、獨葉草不期而遇,它們可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沒有的孑遺物種。假使不認識這些珍寶,漫山遍野灼灼似火的杜鵑花,兩人合抱粗的巨樹,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也夠讓人震驚;在中國中東部,秦嶺是為數不多的能見到大群野獸的地方,儻駱古道上,見到的都是動物園的明星,見到的可能性非常大。

駱口驛

駱口驛是儻駱道上一個控扼北口的著名驛站。最近,這座古代重要的交通郵驛和軍事關隘的遺址,已被當地考古愛好者發現、發掘。經專家認證,地址在今陝西省周至縣駱峪鄉駱峪村。

據《西安晚報》1999年12月26日報道,發現駱口驛址的是周至縣考古愛好者王安泉。已發現的驛城,城區7460平方米,北城有門,開在其中。城中有200餘間官房,分別為驛館、客舍、貨棧、兵營、郵亭、庫房、馬廄等。屋中地面一律青磚鋪墁,門前有明柱、迴廊,街道以石條鋪設。北城門石門墩稍加雕鑿,大門裹有鐵頁。古城牆基寬8?5米,高10米,城牆頂寬約5米,外牆基由石條砌築,上砌青磚,有垛口。城磚、石條和門墩已被村民移走,城區墾為耕地。出土時有許多五銖、開元和宋明清銅錢及個別銀幣 ,並有大量瓷、陶器殘片,其地道和排水道尚待發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馬蘇怎麼好意思扮演楊貴妃?楊貴妃也找過黑人?
自86-17年,古代四美之一楊玉環,哪一位才是你心目中的楊貴妃?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