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遣唐逸史 7 安史之亂 大唐向日本請求軍用物資援助

遣唐逸史 7 安史之亂 大唐向日本請求軍用物資援助

從歷史上看,唐朝有從日本得到軍用物資的記錄,那是在672年,大唐軍將郭務悰來到日本, 日本「以甲胄、弓矢賜郭務悰等,是日,賜郭務悰等物,總合絁一千六百七十三匹、布二千八百五十二端、綿六百六十六斤」。

郭務悰曾多次訪日,兩唐書不載,但日本方面,《日本書紀》和《善鄰國寶記》均有記載。這次訪日,是在唐和新羅聯手滅百濟和高句麗之後,新羅方面不滿於唐朝直接統治百濟和高句麗的故土,并力圖將新羅納入羈縻府州統治體系之內,唐與新羅之間出現齟齬,新羅不斷蠶食百濟故地,並縱容高句麗、百濟遺民反抗唐朝。671年10月,新羅擊唐漕船70餘艘,活捉郎將鉗耳大侯及士卒百餘人,唐軍淪沒不可勝數。因此,郭務悰出使日本,有敦睦日本的目的,而此次更有「到日本就近採購軍需物資的責任」。

安史之亂期間,唐朝從本土向日本提出了軍備採購要求。

761年8月,迎藤原河清使高元度回到日本太宰府。同年十月,「造遣唐使船四隻於安藝國。仰東海、東山、北陸、山陰、山陽、南海等道諸國貢牛角七千八百隻。初,高元度自唐歸日,唐帝語之曰:『屬祿山亂離,兵器多亡,今欲作弓,交要牛角。聞道本國多有牛角,卿歸國,為求使次相贈。』故有此儲焉。」

這裡的唐帝應是指肅宗,史載高元度因亂未得晉見肅宗,這裡的「唐帝語之」應是中使的敕語。可見當時唐朝軍備非常緊缺。而在唐朝內亂之時,日本還造遣唐使船四艘,說明日本要運很多東西到唐朝。這裡就有造弓原料牛角,或許還有其他軍用物資。這批牛角最終卻未能到唐朝。

761年,任命右虎賁衛督從四位下仲石伴為遣唐大使,上總守從五位上石上宅嗣為副使。但是這次遣使並不順利。762年4月,遣唐使駕船一隻自安藝國到於難波江口,著灘不浮,為浪所搖,船尾破裂。於是裁減使人限以兩船,並改授正六位上中臣鷹主從五位下,為遣唐大使,賜節刀,正六位上高麗廣山為副。同年7月,中臣鷹主等因風波無便不得渡海,被召還京城。而「唐人沈惟岳等著(太宰)府,依先例安置供給」。

後來渤海使者王新福到達日本。763年正月向淳仁天皇彙報唐朝內亂尚未平殄,叛軍得勢,因此朝供之路不通的情況,其實在王新福向日方報告唐朝內亂的情況的時候,安史之亂已基本平息。在王新福過時情報的誤導下,日本暫時放棄了派遣唐使的想法。而沈惟岳等人安置於太宰府,如果「懷土情深,猶願歸鄉者,宜給駕船水手,量事發遣」。

但沈惟岳也沒有回國。他曾因贓污被手下副使紀喬容等三十八人向太宰府檢舉,並要求讓副使紀喬容、司兵晏子欽充押領。太宰府查清「所申有實」,但以日方以「大使、副使並是敕使為由」,拒絕換人。沈惟岳當是以職務之便侵佔了太宰府給唐使的供給,引起手下的不滿,至此與手下失和,此時的沈惟岳當是不想回祖國,惟恐回去會被法辦,所以借故淹留,最後歸化日本,賜姓清海宿禰,官至從五位下美作(在今日本岡山縣)權掾。

這次牛角未能運到唐朝或許還有藤原仲麻呂的原因。因為太師(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自八世紀五十年代末以後,一直籌劃攻打新羅,此時中原板蕩,唐朝無力東顧,藤原仲麻呂正想因利乘便,準備在三年內完成龐大的出征準備,屆時將親自任統帥出征,征新羅若成功,將大大加強他的地位。在這種背景下,日本不可能讓大量的軍用物資流向唐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他一生戎馬,平安史之亂,功高蓋主而主不疑,權傾天下而朝不忌
盤點平定安史之亂的幾位唐朝大將!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