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

陳寅恪(que):享有「三百年來第一人」美譽的現代中國傑出歷史學家。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小編在網路上看見過許多網友在爭論陳先生的名字中「恪」的讀音,小編曾經了解過《西南聯大啟示錄》的紀錄片,紀錄片中該字讀que,並且也有其他史料記載。所以小編就暫時保留讀que吧。

那我們先來講幾個故事:

說到陳寅恪,不得不說他的人格境界:先生一生,大節巍然,操持峻潔,自少至老始 終如一,有非視衣食若父母者所能喻。

說到陳先生的人格就不得不說對之產生影響的父親,陳三立。

盧溝橋事件爆發,日軍進京,陳三立老先生時年85歲,在家絕食五日,憂憤而逝。

陳寅恪先生曾在香港大學任教時,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佔領香港,陳寅恪立即辭職閑居,日本當局持日金四十萬元委任他辦東方文學院,他堅決拒絕。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專程請他到已被日軍侵佔的上海授課。他又一次拒命,隨即出走香港,取道廣州灣至桂林,先後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學任教。在此期間陳寅恪先生致力於學術研究,先後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兩部著作。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陳寅恪先生交友也可以體現他傑出的人格境界。陳毅,傅斯年,劉節,冼玉清。。。。

文革時期,劉節聽說陳寅恪要被批鬥,竟表示願意代替他被批鬥,並視之以為傲。

陳寅恪先生曾說過: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將此作為畢生的追求,並寫進了王國維的紀念碑中。在易中天老師的一篇文章中就講到:陳寅恪曾花費十餘年來撰寫《柳如是別傳》,為區區柳如是用去十餘年的光陰有人看來甚是不值,但是這種極端的行為只是為了堅持自己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

在陳寅恪先生的《贈蔣秉南序》中有寫到:默念平生固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似可告慰友朋。簡言之就是我什麼都不看重,除了人品氣節。

《贈蔣秉南序》頗帶遺囑意味,在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里, 陳寅恪稱自己雖「奔走東西洋數萬里」而「終無所成」,又「奄奄垂死,將 就木矣」,但也有足以驕傲自豪者,那就是這句話了。

小編筆拙,為大家特加一鏈接供深入閱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03/21/111031_580588691.shtml

圖文編輯:Far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相遇在那年的春天》
憑《蝸居》一夜成名,閃婚嫁大14歲億萬富豪,如今暴瘦認不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