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告別脊髓損傷康復治療要早

告別脊髓損傷康復治療要早





嘉賓:

張慶民



職務

北大醫療康復醫院院長


擅長疾病

擁有骨科專業、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雙重背景,參與編寫《脊柱結核學》和《骨關節病康復學》



嘉賓:

葛萌



職務

北大醫療康復醫院康復部副主任


擅長疾病

兒童生長發育運動學、成人運動學、生理學、運動解剖學、病態運動學、臨床推理、軟組織鬆動術等。

主持人續續:

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有關數據顯示中國脊髓損傷的患者和脊柱裂的患者達到的530萬。這些人由於脊髓神經受到損傷,會失去行走、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隨著科學的進步,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助他們嗎?今天我們很高興地請到的是北大醫療康復醫院的院長張慶民院長和北大醫療康復醫院康復部的副主任葛萌葛老師,來給大家一起講講關於脊柱脊髓創傷和修復的話題。張院長,您好,歡迎來到《名醫堂》節目。 




張慶民:

主持人您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續續:

也歡迎葛主任。 

葛萌:

您好。 

主持人續續:

張院長我們說到脊柱脊髓,我覺得大家都不是特別陌生,但是這個脊柱脊髓在什麼情況下會容易受到傷害呢? 

張慶民:

脊柱脊髓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受到外傷的時候,就是創傷的時候容易受損害。還有一種是非創傷性的原因,比如一些脊髓炎、脊髓血管畸形的時候,脊髓功能也會受到損害。外傷情況下,更多的是主要是交通傷,通過砸傷或者墜落傷等等情況下,只要對脊柱脊髓造成衝擊,都會造成脊柱脊髓功能的受損。 

主持人續續:

這個脊柱是不是特別脆弱的一個器官呢? 

張慶民:

脊柱好像很堅強,其實很脆弱。 

主持人續續:

我聽說這個脊柱個子越高的人,這個脊柱越容易出現問題,是有一些體型什麼的一些特點的總結和歸納嗎? 

張慶民:

這方面倒不是說個子高的就容易受到損害。主要這個人的這個脊柱本身骨骼和間盤,包括周圍肌肉韌帶的它的組織是完整的,完整性很好,一般就不會那麼容易受到損害。

主持人續續:

所以就是健康的話,正常保護自己的脊柱就是OK的? 

張慶民:

是。 

主持人續續:

您接觸的患者剛才有兩種情況,一種外傷造成的,還有一種是非外傷的,哪一類患者會更多一些? 

張慶民:

一般來說在中青年的患者中,受外傷造成的脊柱脊髓損傷的比較多一些。但是老年人來說,更多的是一些非外傷因素造成的脊髓損傷多一些。 

主持人續續:

就是這些退化性的疾病了? 

張慶民:

對,因為中年人出行比較多,從事高危險的行業比較多,所以他受外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主持人續續:

所以這兩類患者數目還都是挺多的? 

張慶民:

挺多的。 

主持人續續:

這個脊柱脊髓如果受到了傷害,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呢? 

張慶民:

脊柱脊髓受損害以後,這個損害是比較明顯的。顧名思義,脊柱受創傷了,你的運動一定會受影響。不過脊髓受影響,那個損傷就比較嚴重了,因為脊髓的功能非常重要。如果脊髓受了影響以後,一般會出現人體運動功能的損害、感覺功能的損害,以及括約肌的損害。括約肌的損害主要是指大小便功能的損害。感覺功能的損害一般是深感覺的損害和前感覺的損害。前感覺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的觸覺,手輕輕地一摸,沒有感覺了,或者感覺不敏感,跟平常不一樣了,這是前感覺受損害了。那麼深感覺主要是什麼,比如位置覺,我們的大拇指是朝上還是朝下,正常人很清楚,但是這樣的病人可能就不清楚了。不知道是朝上朝上或者很模糊,這就說明他深感覺受影響了。如果他的膀胱括約肌或者肛門括約肌受影響以後,他的大便小便他的控制協調能力就下降,這樣的話他就會出現大小便的功能障礙。當有一些別的功能的障礙,比如植物神經的排汗功能的障礙等等的功能都會出現一系列的障礙,對人的生活影響是比較大。 

主持人續續:

也就是說脊髓裡面的神經管的人的這些功能還是特別的多,特別豐富? 

張慶民:

特別豐富。咱們人體大腦通過脊髓來管四肢、管軀幹、管呼吸,是通過脊髓發揮這些作用的。 

主持人續續:

脊柱是外殼,脊髓是裡面粘稠的那種物質是嗎? 

張慶民:

在裡面保護著呢。 

主持人續續:

對,就是包著它,保護它,我們簡單理解它就是這樣。是不是脊柱外形受到了變化,才會造成脊髓發生病變,那脊柱不發生變化的話,脊髓會不會發生變化? 

張慶民:

一般來說脊柱的結構發生變形以後,才會壓迫裡面的脊髓,但是不是絕對的。醫學上還有一種無骨折脫位型脊柱脊髓損傷。就是無骨折脫位型,就是骨頭本身在影像學上你看不出它有任何的錯位,沒有任何結構的位置的變化,但是裡面的脊髓也受影響了。這裡面有幾個主要的原因,一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是瞬時的這個關節錯位,又回去了,在影像學拍照的時候它已經回去了,所以看起來解剖結構是完整的,所以它並沒有體現出它有損害。但其實它損害的瞬間回去了,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是牽拉,本身確實沒有任何的脊柱脊髓損傷,這樣容易發生在小孩子身上,比如跳舞的孩子。我們過伸的時候,那麼脊柱本身的伸縮範圍大,但脊髓跟不上去,不跟它同步移動,它的活動範圍是更有限,所以把脊髓牽拉傷了。這是一種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也不是完全就是同步的? 

張慶民:

是的,不是完全同步的。脊柱本身解剖結構沒有損害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出現脊髓損傷的。 

主持人續續:

這個怎麼能夠知道說我是脊髓有一些問題,是通過我的身體有一些改變然後反向推,說我脊髓可能受到了傷害嗎? 

張慶民:

一般臨床上主要是這樣,一個主要是通過它的癥狀和體征,這個病人如果脊髓受損害以後,他一定會出現他的感覺、運動、腱發射、大小便的改變。除非是特別輕微的脊髓損傷可能表現不明顯,但大多數情況下表現是很明顯的。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如果說脊柱結構上和脊髓本身裡面有各種的受傷、創傷以後,通過我們的核磁共振一些檢查,能夠反映出來的。 

主持人續續:

核磁共振就能查出來? 

張慶民:

對,包括一些電生理檢查,他的神經傳導速度等等都會出現改變,也可以有一些客觀的依據 

主持人續續:

脊柱從頭到臀部這麼長,哪一段是特別脆弱需要我們重點保護的呢? 

張慶民:

是這樣的,脊柱通常我們說容易損傷有幾個部位,通常來說,活動範圍越大的地方越容易受損傷。 

主持人續續:

想想,哪活動範圍最大,頭頸。 

張慶民:

對,頭頸,你看頸椎,我們頸椎活動範圍特別大,頸椎就是第一容易受損傷。你看胸椎,大家都知道胸椎有胸廓保護著,這麼多肋骨,通過胸椎過來還有一個肋骨,固定在那,胸廓固定在那。所以它就比較穩定。一般這個地方受損傷可能性小。 再往下數,腰椎,腰肯定很靈活,這個地方也容易受損傷。底椎相對來說和骨盆在一塊,關節固定在這,就穩一些。活動範圍越大的地方,越靈活的地方,越容易受傷。 

主持人續續:

所以頸椎就是大家老說的我是不是有頸椎病,就是這個。腰椎特別常聽的一個腰椎間盤突出。還有哪個病? 

葛萌:

腰肌勞損什麼這些的。 

張慶民:

腰椎退行性病變。 

主持人續續:

這個都是您這邊要攻克的難題。 

張慶民:

對,還有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葛萌:

都是頸部、腰部的疾病。 

主持人續續:

而且現在像我們這個職業的人,而且還算比較年輕的,頸椎病得的就很多,因為每年我們也要體檢,查片子,而且我看到有的同事這個脖子不能動。 

張慶民:

頸椎領。 

主持人續續:

這叫頸椎領? 

張慶民:

對。 

主持人續續:

他們還故意把電腦放得很高,就這樣看。 

張慶民:

這是預防了。 

主持人續續:

這是預防的作用? 

張慶民:

這就是我們康復最大的特色,頸椎病患病是有原因的,像您這種工作性質的,平常就得注意調整姿勢,不同的角度用電腦。這就是一種預防措施。平常注意頸肩部肌肉的訓練、活動,這樣就能預防頸椎病。 

主持人續續:

您剛才說到這個,因為我們傳統上可能一說到脊柱脊髓受到損害,這都是特別大的一個病,都要去做手術的,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不是手術治療的方法呢? 

張慶民:

其實不一定,比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腰椎間盤突出,通常大家認為腰椎間盤突出就一定要做手術,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可以通過非手術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也很好。當然更重要的是預防,提前把我們的腰椎周圍的這種肌肉訓練好,讓它腰椎的穩定性保持得好,只要減緩它的腰間盤退化,這樣就能夠提前預防腰椎間盤突出。這時候我們康復醫學院優勢就比較明顯了,可以採取很多的辦法來訓練。 

主持人續續:

預防這塊屬於康復醫學了? 

張慶民:

對,康復醫學最注重預防醫學了,康復也有三級預防。 

主持人續續:

是嗎,這個需要您好好給我們普及一下,我一直認為康復只是做完手術以後,然後配合骨科大夫,讓這個患者更好的恢復,有更好的生活質量,是在這方面。那預防這一塊也是屬於我們康復醫生的是不是? 

張慶民:

對啊,預防醫學、康復醫學、臨床醫學,包括保健醫學,並行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康復醫學裡面,本身就特別注重三級預防。比如在一個病人發病之前需要克服哪些因素,讓他不發病,這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主持人續續:

您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我們不知道日本對這兩個疾病是怎麼認識的? 

葛萌:

在日本那邊,康復來說,日本是比咱們國內要領先很多,做得比較早。包括咱們國內的第一家康復醫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也是由日方派來師資,幫咱們組建的對於咱們康復的這些很多的方向,在日本他們也是提倡早期的預防,預防跟康復他們是並行的,就像剛才院長說的,他們是並行的,並不是脫軌。因為康復、臨床、預防,還有保健,是平行的四門醫學。所以相互穿插,我們在這種康復裡面當中,要把預防當中的這些理念也要提出來。 

主持人續續:

也要提出來,要重視是不是? 

葛萌:

也要重視。 

主持人續續:

可能我們現在重視的主要還是在臨床治療這方面會比較多一點。 

張慶民:

是,我們康復醫學就希望康復醫學要走到臨床前面去,比如臨床疾病發生之前我進行預防,怎麼預防?對於老年人提前可以測定他的平衡功能怎麼樣,他的動態平衡的能力怎麼樣,他的靜態平衡功能怎麼樣。通過分析等等的一些客觀的方法判斷他的哪些肌肉力量需要加強,他的核心肌力,哪些核心肌力需要加強,他的穩定肌需要怎麼加強。這些康復醫學可以介入很多的措施,提前進行訓練,讓他不跌倒,讓他不摔倒。提前穩定以後,叫他減少退變,提高他的功能,這樣他的生活質量就好了。我們老年人最常發生的一腳跌倒了,骨質疏鬆,骨折。骨質疏鬆骨折摔倒以後,好多老年人就會出現很多併發症,甚至有的老年人生命保不住,這就很嚴重。但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前預防,讓你不跌倒或者讓你訓練你怎麼跌倒。通過幾次訓練以後,大腦就記憶住,這個方向他就不跌倒,這樣使他不容易出現骨折,所以這個意義很大。比生了病再去治療要效果好得多,意義大得多。 

葛萌:

沒錯,因為在日本那邊80%的老人都是跌倒引起的併發症,比如骨關節的,甚至像剛才說的脊柱脊髓的一些病變都會發生。所以他們把早期的康復引到預防當中去,包括剛才張院長說的我們怎麼知道他什麼時期會跌倒,那就會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的分析、統計、評估,得到我們有效的這種數值,幫助他恢復他的身體狀況。 

張慶民:

其實不局限於老年人,比如我們女同志特別容易出現的20來歲髕骨軟化,打軟腿,上樓費勁。髕骨軟化到年齡大了以後,可能就變成骨性關節炎。我們這個時候康復技術介入非常有效果,我們提前讓他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進行訓練,把他的穩定肌肉、韌帶都練好了,可以促進他的囊的運動,這就是NJF技術特長。提前激活他的關節的關節囊的這種各種肌肉和肌肉的活性,就能夠讓他的關節在很正常的情況下進行運動,阻止這個疾病的發展。有的人上樓沒勁了,通過幾次治療,上樓就明顯的改善了,非常有效果。甚至出現什麼笑話,要是給他練一個腿肌肉,非常快,一兩分鐘做完以後,他走路不會走了。做過的腿特別輕鬆,這個腿沒做過,它很重,可能不會走路了,還非得把這個腿給他做了。 

主持人續續:

得對稱了? 

張慶民:

對稱才舒服,很有意思,非常快。 

主持人續續:

而且效果還是特別好? 

張慶民:

即時效果。 

主持人續續:

我覺得中國人的觀點都是比較能忍耐這個疾病的,有很多這個疾病得是不得不看了才去看,真正是有意識的國人也是比較少的。剛才您講的這個病,也是拖到不行了才去找您看的吧? 

張慶民:

其實這是我們做醫生的一個重要的責任了,讓大家知道有這麼好的技術,並不會給病人造成太多的經濟負擔。大家知道了他才會來做了 

主持人續續:

而且有人覺得時間上,尤其是年輕人這一看病,一做手術,工作也沒法做了,其實擔心還挺多的。 

張慶民:

對,其實這個治療花不了很長時間,而且我們不但要醫生給他治,治療師給他治,我們的理念是要教會他,給他非常簡單的一些輔助的工具,他回家自己可以練。 

主持人續續:

其實也有預防加治療的一個作用是不是? 

張慶民:

是,預防加治療一定要結合起來 

葛萌:

同時的同步進行。 

主持人續續:

我理解一下是不是針對比較輕的這種癥狀,用我們的康復的一些治療方法是OK的,到比較重症的話可能還是需要藉助一些手術的治療方法呢? 

張慶民:

對,有些疾病需要藉助手術的治療方法,比如剛才舉例的脊柱創傷,爆裂骨折,骨折了往後脫,脫到椎管里已經對脊髓明顯的壓迫了,你還是要把壓力解決掉,脊髓才有恢復的基礎。如果對一些壓迫很輕,沒有手術適應症的可以不做手術,進行保守治療,不是絕對的 

主持人續續:

張院長是骨科大夫,您說這話最權威的,什麼情況下做這種保守的康復治療?什麼情況下做這種大的骨外科的手術治療。我們醫院有沒有一些比較好的案例展示給我們,比如我們什麼情況下做康復治療,在前期就能取得一個很好的成果,我們就不用做手術治療了?有沒有一些疾病的一些案例? 

葛萌:

當然了,我準備了三張我們列印的彩圖,這個是我們之前有一個患者是年輕的男性,才27歲,但是身高1.9米,個子挺高的。來我們醫院查的是腰椎間盤突出,我給他把影像學的片子拿過來了,這個是他在之前的一個影像學的片子。我們可以看到中間這幅圖,這個腰椎間盤突出已經壓迫到後面的神經根了。他在來之前呢,他已經在咱們北京的專科醫院進行了診斷,肯定要做手術。 

主持人續續:

這個首先中重度嗎? 

葛萌:

中重度了。來的時候他已經是得有人扶著,他自己來的時候步履蹣跚的那種,很年輕,27歲他那樣走道,搖搖晃晃,還有人扶著,對他的生活質量肯定有很大的影響。 

主持人續續:

還是很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 

葛萌:

對,腰椎間盤突出,剛才院長說的影響他的運動功能了,能力上都有些喪失了。來到咱們醫院了,我還問他,你這是該手術了吧?他說沒床。那怎麼辦啊,說這種情況回家自己生活自理方面也有問題。說那先康復一段,先去康復醫院緩解一下。來我們醫院做了幾次的康復的這種手法,剛才說的NJF的手法,突然感覺輕鬆了,發現他能挺起來走了,不是顫顫巍巍的走了。在我們這做了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的時間以後,我們看第二幅圖,可以看到這是中間這個片子,可以看到他明顯突出那個,壓迫這個癥狀已經好轉很多了,吸收了。我們可以看到一下擴大的這個,這是我們的治療前跟治療後。這是治療了一個月以後,這是治療之前的,兩幅圖。 

張慶民:

這是原來壓迫的位置,這是突出的髓核,這個是基本上回去了。 

主持人續續:

這個接受了多長時間的治療? 

葛萌:

一個月,一周的頻率是四到五天,一周來四到五次 

主持人續續:

也不用住院? 

葛萌:

也不用住院,門診治療就可以了。不影響他的正常工作,你想才27歲,他的工作也很頻繁。 

張慶民:

腰椎間盤突出在骨科裡面是最常見的疾病,好發在什麼年齡段,就好發在20到60歲,尤其是三四十歲的中壯年人特別容易出現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以後,一般突出以後,就容易壓迫旁邊的神經根,造成病人下肢運動的障礙,不舒服。病人腰也疼,病人很不舒服。大多數情況兩種方法,一種是保守治療,一種是手術治療。骨科醫生有時候碰到這種情況更傾向於手術,把突出間盤給它摘了,解除它對神經根的壓迫。但是通過我們的一些保守的治療,也有很多的病人,包括這個病人就是非常典型的病例,通過這種康復的訓練,使得病人的髓核有一部分可以吸收掉,其實有一部分可以進行回納。腰椎間盤是這樣的,髓核,外面是纖維環,纖維環裡面有一側後縱韌帶,擋著間盤不出來。一旦出來就容易擠壓後面的神經根。如果韌帶出現了破損或者纖維環出現破裂,髓核就會出來。出來第一就是壓迫著神經根,第二它的一些化學刺激,會起一些反應,它會刺激神經根,也會出現癥狀。那麼這個病例就非常典型,27歲,如果我們通過保守治療,通過訓練能使他恢復,那對他未來的生活、工作都非常有幫助。 

主持人續續:

剛才我們一直在提到NJF的治療方法,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治療方法呢? 

葛萌:

NJF翻譯過來就是神經、肌肉、關節三方面問題導致的疾病,幫它來疏通的一個綜合的方法。簡單來說,咱們人要動起來,首先通過大腦的中樞神經要支配什麼呀?支配咱們的肌肉,肌肉收縮有力量了,肌肉力量一收縮,就改變了關節骨性的運動的這種變化,完成你的目的。完成目的的同時,它又回饋給中樞神經,人就動起來了。跟這些相關的疾病,比如神經的、肌肉的或者關節的,都可以通過這個療法幫助他們康復,來改善他們的基礎功能。

主持人續續:

明白了,涉及到神經、肌肉跟關節這三個方面,具體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治療方法呢? 

葛萌:

具體的情況下,它適用面特別廣,因為剛才說了神經方面的、肌肉方面的、骨骼方面的,我們就針對不同的類型來說。咱們拿腰椎間盤突出來說,人體的脊柱都是有一個生理彎曲的,就是剛才主持人說的咱們做個圍脖這個,為什麼要做圍脖這個呢,其實就是要調整它的曲度。咱們拍出來以後看,叫生理曲線變直。那說明什麼?說明你的頸椎的正常曲度已經變值了。正常的人體的曲度是一個S型的,它是有曲度的。咱們看之前的片子的曲度也變直了,腰椎也是有向前突的這麼一個曲度。頸椎也是向前突的,胸椎是向後,這麼一個S型的過程。這些常識大家應該都知道。 通過這一段訓練以後,明顯的這個曲度治療以後,多少回來了一點。 

張慶民:

生理彎曲正常了。 

葛萌:

如果說你這個脊柱有這種生理彎曲變形,也會導致一系列的脊柱方面的疾病的一些問題。包括剛才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我們就要手法要把你的脊柱的生理彎曲,以及它周圍的這些軟組織,共通來恢復它正常的一個體位。因為椎間骨的周圍,剛才張院長說了,它是受裡邊的周圍的韌帶,包括小的深層的肌肉來保護這個椎體。腰椎為什麼這麼松呢,因為它不像胸椎邊上能保護,它有靠這些小的肌肉維持穩定。 

主持人續續:

那我們是有特殊的設備還是採用一些什麼樣的方法,還是就是讓大家做操、扎針灸,是不是很痛苦啊這個過程? 

葛萌:

咱們康復的理念基本達到無痛的治療,當然疼痛的也是在符合他的耐受的情況下,不會說讓他特別特別痛苦。多少有一點疼痛,因為在急性期肯定多少有些自身疾病的痛苦,通過手法治療能緩解他的疼痛。 

主持人續續:

你說按摩的手法嗎? 

葛萌:

也不光是按摩,按摩只是最基礎的。 

張慶民:

我們康復的理念我們主張主動訓練。 

主持人續續:

患者自己動? 

張慶民:

按摩相對來說,我們傳統的康復觀念,按摩更多是被動,揉得舒服嘛。揉的是舒服,能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很多好處,但是本身很難增加你的肌肉本身的肌肉耐力和力量。這是第一。第二,我們主張主動訓練,主動訓練能調動他的積極性,讓他主動把肌肉的力量、耐力訓練出來。第二,能夠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主動訓練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訓練。我們都知道主動訓練,自己訓練,其實比較安全的。在我們治療師專業的指導下它是最安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 

主持人續續:

其實每個星期四五次的訓練,主要是由我們的治療師指導這個患者做主動訓練來達到的這個效果? 

張慶民:

是的,對於有些病人比如力量很有限,還不能更早進行訓練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設備支持他,在他肌力還不夠的時候,就能幫他進行早期的需要,這樣效果就更好。 

主持人續續:

靠自己主動運動一個月就能達到這種效果,挺神奇的。我以為要扎扎按按,再配合點什麼。 

葛萌:

當然需要治療師跟患者之間的互動,有時候有互動的情況。 

張慶民:

康復醫學訓練最大的好處就是第一它安全,第二它是去緩解病人痛苦。在訓練過程中,一般很少或者我們幾乎不會去增加病人的痛苦。 

主持人續續:

NJF是我們自己自創的一個方法,還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方法? 

葛萌:

這個技術本身根源屬於中國人,然後自主開發的,只不過是當時中國人向日本那邊發展,是一個華裔的一個專家在日本創造發明的。也是迎合了很多的這些康復的一些其他技術,取它們的精華,然後來創造出一個NJF新的這種技術。而且得到了一些基礎研究,還有臨床研究的證明,因為咱們醫學是循證醫學,必須有科研數據來展現,否則的話,你說你好那怎麼好,你沒有體現那肯定是不行的。 

主持人續續: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不用開刀做手術了,有這麼好的方法跟技術,自己練一練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張慶民:

是的,起碼對有些腰椎間盤突出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主持人續續:

所以您講預防特別重要? 

張慶民:

是的。 

葛萌:

其實預防這方面給大家一個小竅門,你想體檢之前可以給自己查一個,如果自己是頸椎病或者腰椎間盤突出,它都會有一些剛才張院長說了,會對感覺方面或者對運動方面都有一些障礙。 

張慶民:

有改變。 

葛萌:

比如有些手指麻或者腳趾發麻,這沒準都是壓迫神經的一些癥狀,可以拍一些核磁。因為核磁才能看到是否壓著神經了,這樣的話自己對自己有一個篩查。因為我們康復來說,壓到神經了是最可怕的。你說單純的一些疼痛、酸痛這種,其實那都是軟組織,骨性的那些變化,咱都採取的這種康復措施還是不用特別擔心。 

主持人續續:

我們平時這種酸痛感是軟組織受到傷害了是嗎? 

葛萌:

對。 

主持人續續:

要手麻、腳麻這個才是真正到了疾病的這個地步? 

葛萌:

對,就很嚴重了,因為它有影響了。 

張慶民:

四肢麻木有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頸椎或者腰椎本身神經根受壓造成的,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原因,但是這些原因比較常見的。 

主持人續續:

除了NJF比較先進的治療理念以外,我們醫院還有什麼樣的特色治療方法呢? 

張慶民:

我們醫院其實康復醫院治療總體還是一些綜合的,比如我們醫院大力開展高壓氧治療。為什麼開展高壓氧治療呢?因為高壓氧治療能夠結合著我們一些重症的病人,這種治療結合起來治療效果就比較好,加上我們的康復性措施。你像高壓氧治療,顧名思義,高壓氧,就是比平常標準大氣壓要高的壓力。 

主持人續續:

就是吸氧是吧? 

張慶民:

對,在高壓氧艙內,給病人一個高於標準大氣壓的純氧的吸入,這種治療方法其實就是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有很多好處,第一,他吸氧嘛,這種治療一般沒有什麼明顯的副作用,這是第一個優勢。第二個,它能和很好地去和康復醫學的措施,各種措施去結合。比如說電刺激,包括我們康復的措施,都會很好的結合,也比較容易結合。共同去促進一些意識障礙的病人或者昏迷病人的這種促醒,在這方面效果是比較顯著的。尤其是對於意識障礙三個月內的,和一些腦外傷的、顱腦外傷的,造成這種昏迷的意識障礙的病人,效果是比較好的。 

主持人續續:

他本身有些缺氧狀態? 

張慶民:

對。 

葛萌:

叫早期損傷、顱腦損傷。 

張慶民:

所以在我們醫院積極地開展這項治療,而且我們能達到什麼程度呢,我們能夠帶著呼吸機在艙內進行高壓氧治療。這個在全國,在北京市,能夠開展的單位相對還是比較少的。在艙內可以更早地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適應症也是比較廣的,對顱腦外傷的、昏迷的,包括老百姓最清楚的煤氣中毒以後,高壓氧治療那是必須的,很有必要。它能夠促進病人儘快地恢復正常。包括一些創面不癒合的,包括骨不連的一些患者都可以進行高壓氧治療。可見高壓氧治療的適應症是比較廣泛的。 

主持人續續:

所以多吸點優質的氧氣特別的重要是嗎? 

張慶民:

對。 

主持人續續:

我去咱們醫院參觀過高壓氧艙,看起來像在外太空一樣,特別大的一個設備,患者都坐在太空艙裡面在那特別愉快地吸著氧氣,神清氣爽的感覺。我想問問這種設備是不是特別貴,在別的醫院有沒有開展?開展的情況怎麼樣? 

張慶民:

這個設備還是比較貴的,這個高壓氧艙的治療技術相對比較成熟的,但是開展的醫院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多。尤其這種大型的多艙位的高壓氧艙,尤其能夠戴呼吸機進行艙內治療的,這種醫院開展的還是比較少的。 

主持人續續:

您當時引進這個是從國外的先進的康復理念受到啟發,在引進這樣大型的設備嗎? 

張慶民:

當時我們引進設備我們還是希望康復要往前跑,剛才說過我們希望康復在臨床前面,這是第一個概念。 第二個,我們希望得了病以後,也不能說每個病人來了都能把康復放在最前面,大多數病人還是發病了,這個時候我們希望康復更早的介入,能夠讓病人恢復得更好。所以我們希望採取一些更有效的措施和方式,高壓氧治療就是很好的一個方法,使得我們能夠更早的對重症的病人進行更有效的治療。當時就這個想法,所以就把高壓氧艙給引進來了。 

主持人續續:

當時您主要想對重症和早期的患者進行治療? 

張慶民:

對。 

主持人續續:

除了高壓氧技術也是一個很先進的跑在前面的一個康復理念,我知道還有一個叫黑血技術,黑血技術是怎樣的一個技術? 

張慶民:

黑血技術是磁共振裡邊應用的一個技術,一般我們講叫高分辨磁共振。 

主持人續續:

磁共振就是在檢查的這個階段用到的? 

張慶民:

對,磁共振,叫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術。這個技術它應用的是黑血成像技術。這個技術幹什麼用的呢?大家肯定特別感興趣,舉一個例子,1994年的時候,由美國的華盛頓大學的苑純教授來提出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術。這個技術用的就是黑血成像技術。在2017年的時候由我們宣武醫院的楊教授他提出來一個全腦血管壁成像技術和頭頸一體化的成像技術。1994年提的時候主要用在頸部血管這個部位。 大家可能很感興趣,為什麼要發明這個技術,大家都知道一個疾病腦卒中,腦卒中的這個疾病因為它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等等,使得這個疾病對人類的危害非常巨大。其中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動脈血管壁的斑塊脫落,脫落以後栓在腦血管裡面了,造成腦局部組織的缺氧,造成的這個疾病。怎麼發現這個頸動脈周圍的斑塊它是不是有斑塊,斑塊的程度,血管腔狹窄到什麼程度,斑塊裡面有沒有出血,成分是什麼,而能夠更有效地去指導臨床的治療,這就成為特別重要的問題。正好黑血成像這個技術恰恰能夠早期判斷這個斑塊的性質有沒有風險,能夠判斷斑塊內有沒有出血,因為斑塊內有出血,這個斑塊長得就比較快。進行早期的預防和介入篩查,這樣對腦卒中的病人愈後判斷等等都非常有好處。 為什麼叫黑血技術呢?因為正常你看我們知道人的血管里血是紅色的,可是在磁共振里我們是講信號,因為血管里的血液我們是通過一個特殊的技術上它變成低信號,所以它呈現出來就是黑色。周圍的組織是高信號。那和它就形成了黑白分明,這是非常清楚的。使得這個技術能夠讓你不斷判斷血管腔的情況,還能判斷血管壁的情況。既往的普通技術只能看到腔里的情況,但是血管壁的情況很難去判斷。但這個技術不斷能夠判斷血管腔的情況,同時對血管壁的情況判斷也非常清楚。而且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判斷。 未來黑血成像技術我相信還有一個趨勢,它不光去看大血管,它一定會往顱內一些小血管去發展。 

主持人續續:

現在是看大血管? 

張慶民:

大血管看得更多,小血管現在我們也積極地在探索,我們還希望它能夠判斷我們骨骼的血管,比如我們最常見的股骨頭無菌壞死,如果能判斷出責任血管,早點發現這個血管有問題,早點介入,使得股骨頭血供能夠早點恢復,是不是能夠預防很多的股骨頭壞死啊,因為股骨頭壞死對人類的損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這個技術我覺得還是很好的技術。全腦血管壁的成像技術和頭頸一體化的技術,在北京市來說,在我們醫院也是最先開展的。 

主持人續續:

對我們這個脊柱脊髓這方面的疾病有些什麼樣具體的幫助呢? 

張慶民:

在脊柱脊髓這個疾病目前方面這個技術還沒有開發。 

主持人續續:

主要還是頭頸血管? 

張慶民:

對,因為它從那起源的嘛,因為腦卒中的危害是最大的,正因為危害最大,所以美國人很早的時候就研發了這個技術,也很快的傳到了我們中國,在我們中國是有發展的我認為,還是很不錯的。 

主持人續續:

所以您又走在前面一步,而且也在等待這個技術更成熟,發展得更快是不是?

張慶民:

對,在頭頸這個血管壁的中央易損斑塊的判斷上,現在也是相對來說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了。能夠非常針對性的指導臨床進行治療,包括患病以後的病人這種隨訪,看他的病情進展,判斷他的斑塊進展情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主持人續續:

也都是用黑血成像技術? 

張慶民:

對。 

主持人續續:

您剛才講康復的理念,四個並駕齊驅的? 

張慶民:

預防、臨床、康復、保健,主要是前三個。 

主持人續續:

康復這方面,就是關於術後這樣的一個康復的情況,您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因為我們剛才講的預防這一段講得比較多。 

張慶民:

術後的康復要根據病症的不一樣就不一樣了,比如我們腰間盤術後的康復採取的手段是有區別的,包括有沒有手術的,比如有上釘固定的,還有沒有上釘固定的,這個就比較細、比較複雜了,可能要簡單說了。包括我們膝關節的交叉韌帶的重建術後和膝關節表面置換,做人工關節置換了,它的康復手段要根據不同的疾病採取不同的方法。 

主持人續續:

我問您大塊的問題,所有做完骨科脊柱脊髓方面的患者都需要做康復治療嗎?

張慶民:

嚴格來說,從理論上來說,所有的疾病不光是手術以後,其實都應該及早的介入一些康復的措施和手段,這樣疾病才能夠更好的恢復。 

主持人續續:

我原來理解上康復就是針對於骨骼的這種或者或者運動損傷的患者才做康復呢,但是其他的一些疾病比如癌症這種患者做完手術也應該去做康復的治療方法嗎? 

張慶民:

當然了。 

主持人續續:

真的是,又擴大了一點。 

張慶民:

對,因為從理論上說,康復學科其實就是一種臨床學科,從面上來說是同樣廣泛,甚至比臨床疾病還要更廣泛。比如亞健康,包括一些病人還沒有疾病的時候,就是鍛煉我的功能,就是康復預防的理念。這時候根本沒有臨床疾病,臨床不需要介入,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常見的。 

葛萌:

像我們醫院,像院長說的是癌症的那個術後的,有乳腺癌的切過乳腺的,她做完手術以後,就會一側的肢體抬不起來,水腫,然後功能喪失。她不能完成她的日常動作,比如拿個毛巾擦擦身體都不行,我們就進行康復治療幫助她恢復日常動作的能力。 

葛萌:

康復這個理念不能理解為做了髖關節手術就練關節,不是這樣的。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比如這個人有心臟病,心功能不好,即使腿的手術做完以後,那也不是所有的都康復了,那你可能引起他心臟功能又下降了,甚至心栓了,那不就很危險嗎。所以其實康復的理念是全身全功能的理念,要把他的體能恢復好,同時局部的功能恢復好,它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所以你比如說我們心臟康復,現在我們國家積極地在開展心肺康復也再往前開展,包括我們也重點要開展心臟和血管疾病的康復,這個很重要。在發達國家在美國個心臟病的病人你要做介入這些治療,支架的治療,要求你必須進行康復介入。因為他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康復介入以後,能夠使病人下次發病的時候程度減輕,發病的周期延長。綜合來說,病人更有生活質量,而且節約社會資金,它是有定論的。 

主持人續續:

所以在美國這個康復已經在治療裡面必須要去做的是吧,在日本是不是這樣的? 

葛萌:

對,肯定的。 

主持人續續:

也是這樣的,那就差我們了。 

張慶民:

我們現在追趕得也很快,我們的理念其實現在也不輸給他們了。比如我們現在提出來了在我們醫院,我提出來能不能老人不等他出現殘疾、出現障礙的時候我們就介入。因為歲數大了,好多各項功能,心肺功能,全身功能,肢體各種功能都下降,我們能不能提前介入,阻止下降的趨勢,甚至提升有些功能,使他能夠健康的過一個老年生活。提高他的健康年齡,這樣才能真正地減輕他的社會負擔、家庭負擔和個人的負擔,使他過更有生活質量的生活。 

葛萌:

沒錯。 

主持人續續:

剛才我們講有這麼多種疾病,我們都需要做康復治療,我們是不是要跟各個醫生也要知道他前面的手術是怎麼做的,針對每個人個性化的情況做這種康復,不知道怎麼配合的? 

張慶民:

我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特別好,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了。第一個層次,就是現在康復醫學得到全社會的認可,還是有一定的路要的走,因為它畢竟發展得比較晚。所以很重要的就是讓臨床醫生要認識到康復的重要性,要給臨床醫生普及康復知識,教他能夠指導病人來進行康復,這個很重要,要不然老百姓不知道。這是第一。 第二,康復醫學本身很複雜,臨床醫學已經很細分了,這麼多專業,成熟了很多,光一個骨科就有脊柱外科、手外科,什麼創傷骨科,主流方向等等,別的機構也這樣,都細分了。可能康復醫學現在細分的不夠,細分的不夠就使得我們康復更泛泛了一些,其實不好。未來一定要和臨床的亞專科疾病結合得更緊密,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康復治療,才會使病人獲得更好的效果,這是未來一定要發展的一個方向。 

主持人續續:

所以您預測以後我們的康復也分為心臟康復、肺康復,然後運動康復? 

葛萌:

對,骨科康復、運動康復…… 

張慶民:

其實在康復界已經有這個共識了,已經在這麼往前推進了,只是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希望在北大康復醫院更快的進行康復亞學科的建設,使得病人獲得更好的療效。 

主持人續續:

現在大家還感覺就是在一起的我去康復康復,大概應該是這樣的。 

張慶民:

比較籠統。 

主持人續續:

對,而且主要還是指的是運動康復。 

張慶民:

對。 

主持人續續:

我知道我們醫院不光在臨床這方面做得特別好,其實在教學、研究這方面也是跑在了前面,這方面也希望張院長給我們介紹介紹。 

張慶民:

對,我們在醫教研這些方面還是比較重視的,我們就明確地提出來康復一定要想辦法走到臨床的前面去,雖然我老說臨床和康復是孿生子,還不知道誰先來到世界上的。 

主持人續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張慶民:

其實沒有疑問,康復肯定在臨床前面。我們古代的針砭治療、日光浴,在古代就有。那個時候對臨床疾病認識還是很輕的,還沒有手術這些治療方法呢。那時候其實就有一些康復的理念了,只不過沒有叫康復這兩個字而已。所以在我們這來說,我們希望在理念上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康復一定要和臨床緊密結合,最好在臨床疾病治療之前就滲到前頭去,舉一個例子,一個腰椎間手術的病人,如果是必須做手術的,有手術適應症,在之前我如果進行康復的一種客觀的評估,進行訓練,把他的一些心肺功能、肢體功能、腰腹肌的功能都進行一些訓練以後再做手術,手術以後再進行康復訓練,這樣效果一定會更好。 本來這是最正確的模式,但是因為綜合醫院關注於臨床疾病,康復醫院關注於術後康復或者關注一些疾病的康復,它倆很難去緊密的結合,在我們北大就有這個優勢。因為我們臨床的醫院本身就和我們非常緊密的結合,所以我們就會把康復越到前頭去,康復臨床,康復,一體化的對病人進行治療和觀察。未來病人回到家以後,我們也會跟過去,只要我們給病人進行過治療,我們就一直跟著他,觀察他的病情變化,讓他恢復。這是我們要把這個工作做好。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醫療科研的課題方向,我們也希望圍繞著如何讓病人取得更好的療效,進行緊密的臨床性的科研,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最好的事情。當然為了醫院長久的發展,我們也特別重視康復醫學人才的培養,也更重視康復醫學人才去更多的學習臨床知識,讓臨床醫學的人才更多的學習康復的知識。 

主持人續續:

是,大家要互相了解。 

張慶民:

只有互相了解才能真正的融合,真正受益的最後是患者受益,這樣才能確實使我們的療效更好。療效更好不光是效果好,還要在最短的時間給病人提供最高性價比的治療。這就是我們的方向,所以在醫教研都要進行同步的推進,所以我們現在也是招了很多的進修生或者一些實習生到我們這進行實習。我們也是希望為我們康復醫學儲備更多的人才,培養更多的人才,讓大家去服務社會,而不僅限於在北大醫療服務。 

主持人續續:

我不知道現在國家在對於這個康復政策方面推廣的怎麼樣,我們有沒有進醫保,有沒有得到政策面上的支持? 

張慶民:

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國家是越來越重視了。 

主持人續續:

也在追日美是嗎? 

張慶民:

真是,咱們國家政府對這塊的資金力度非常巨大,比如國家現在明確提出來醫養結合,醫養結合其實我認為康復醫院是最有能力去結合的,和養老結合。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國家規定二級以上的綜合醫院都必須建設康復醫學科,國家對康復醫院的建設門檻降低,希望更多的社會資本、更多的人投入這個康復醫學事業發展。國家其實在下一盤大棋。另外在康復醫學的醫保支付方面,國家也不斷地增加社保支付的康復項目,這樣提高支付能力。再加上隨著我們國家的這種經濟發展,商業保險的介入,個人支付能力提高,所以我相信我們國家的康復醫學發展還是會非常迅速地往前推進。 

主持人續續:

我們知道康復除了在醫院康復,患者自己在家可能也要配合醫生,才能夠更好的恢復。我不知道患者到了家以後,我們這邊隨訪的工作是不是開展得特別的細緻,是怎樣做這部分工作的? 

張慶民:

這部分工作對醫院來說,隨訪工作是一個必須的工作。 

主持人續續:

但是是比較薄弱的環節? 

張慶民:

是比較薄弱的環節,這個是所有的醫療機構面臨的問題,但是作為康復醫院來說,我們覺得我們應該肩負更多的這樣的責任。所以我們最近也在快速推進這個工作,我們希望我們的治療師能夠跟著病人回去,在醫院治療階段結束以後,我們要做的幾個事情:第一,治療就不用說了。第二,在治療期間要更多的教會病人自己能夠進行一些康復訓練,讓病人自己學會,家屬學會。這樣病人回到家裡,還能自己進行訓練,而不要因為回到家功能下降。這是一個。另外我們希望和病人建立緊密的聯繫以後,我們把他的信息隨時要獲取,隨時要知道他的功能狀況、疾病情況。我們通過合理有效的組織,我們希望能夠上門去進行一些服務,這是我們北京市政府鼓勵的居家康復、居家養老。這樣的工作做完以後,我覺得應該十分的有意義。雖然這樣的話我們的資源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希望在點的突破能夠啟動這個模式,能夠逐漸逐漸地帶動更多的人共同做這個工作,我覺得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主持人續續:

現在市場上對這種康復、保健其實挺混亂的,我們北大醫療康復醫院是一個非常正規的醫院,我不知道我們在日常的患者怎麼去鑒別這個,還有怎麼能夠避免進入到那樣的一個混亂的地方受到傷害? 

張慶民:

這個我們明確提出幾個理念:第一,要真正的一切以患者的利益為中心。主要就表現在要尊重患者的意願,要真正的為患者考慮,而不能去逐利。第二,通過我們高效的管理、成本控制,有效地提高學科服務能力,使得患者得到更高性價比的服務,更多的給別人服務,通過更多的服務,讓患者認可你,創造你的價值,使得醫院能夠健康的成長。第三,就是長遠觀點,要服務在先,確實有優質的服務,你有優質的服務,大家都認可你以後,你這個企業才能發展。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讓別人花更多的錢,療效又不好,最後傷害的就是品牌,這個我們肯定不能這麼做的。就是要正規化的管理,高效的管理,解決發展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病人拚命地讓他花費,而沒有效果,這個肯定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北大要特別正規的搞學術,正規的做服務,不能做別的不正常的東西。 

主持人續續:

好,謝謝張院長,謝謝葛老師。 

張慶民:

謝謝主持人。 

主持人續續:

最後也希望您再給我們網友朋友們再總結一下。 

張慶民:

各位網友好,非常感謝今天有一個機會和網友能夠見面,今天系統的把我們醫院的特色的技術和服務理念都給各位網友做了介紹,我們希望北大醫療康復能夠在康復學領域能夠更多的發揮引領作用,使得我們國家康復醫學更快的發展,使它惠及更多的患者,謝謝大家。 

葛萌:

謝謝大家。 

主持人續續:

好,本期《名醫堂》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注意!數九寒天,老年人這幾處千萬別凍著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