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崇尚經典、回歸傳統:11書法家研判2017書法藝術市場

崇尚經典、回歸傳統:11書法家研判2017書法藝術市場

2017年,中國書畫藝術市場處於低迷但有所回升的狀態。據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預測,在市場預期的拉動下,市場熱點效應不斷拓展,市場信心在整合中不斷回歸,2018年底很可能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由調整轉向新一輪市場高峰的轉折點。

1月21日,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聯合故宮研究院中國書法研究所和成泉資本舉辦「2017~2018年度中國書畫藝術市場年度研判與發布峰會」,多維度對2017年的書法藝術市場進行研判,並對目前所出現的書法現象熱點和問題提出了觀點和解讀。主持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故宮研究院中國書法研究所所長張志和與11位書法家探討了2017年書法藝術作品及市場方向。

在他們看來,一方面書法藝術呈現出包容、接納的姿態,對於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創新技法以及作品都能夠接受,正所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同時市場的冷清也讓大家看到好作品的價值意義,只有經得起時間洗禮的作品,才會有更好的價值。另一方面,書法作品要回歸傳統,崇尚經典。市場的動向不能影響書法家的創作,要更加註重書法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回歸作品本身,提高個人的學識和修養。2017年,書法藝術市場雖有回暖趨勢,但更需要書法家潛心研究和創作。本期,為大家帶來11書法家研判2017書法藝術市場的下篇。

在線拍賣趨勢回暖 藝術創作要雅俗共賞

宗家順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民族書畫院副院長

宗家順作品

2017年書畫藝術品市場整體來說相對比較低迷,但相較2016年情況有好轉趨勢。根據和榮寶齋在線相關負責人談論2017年書畫藝術品市場情況時,發現榮寶齋在線成交率形勢有所回升。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網路平台覆蓋面較廣,參與拍賣的藏家群體更多。第二,拍賣網站的品牌影響力和信任度佔據一定的優勢。第三,藝術家本身的影響力。例如2017年榮寶齋在線主要聯合的是中、老年且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書畫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風格雅俗共賞,行內專家較為認可,藏家、大眾比較喜歡。第四,價格平民化。例如在線拍賣中,小品作品居多,價格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之間,是收藏愛好者和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範圍。

對於藝術創作,要堅持繼承傳統、尊崇經典,自然出新。結合個人學習書法和工作的經歷,我對於書法藝術有兩個追求,第一,書法作品寫出來要有書卷氣,展現出文化內涵;二是在中國佛教協會工作多年,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因此作品具有佛教的禪意韻味。根據目前市場情況來看,藏家對於傳統功力深厚、文化內涵明顯的雅俗共嘗的書法作品較為青睞。另外,書法藝術品的內容也很重要。作品在較好地繼承傳統經典的基礎上,又能夠展現出書法家自身的感悟和特點。

當前,社會環境較為喧鬧,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快節奏,是現代人生活的常態,如果居室中再掛一幅喧鬧的藝術品,不利於個人的身心修養。因此我認為,書法作品創作表現要安詳、寧靜,給人以清新、淡雅的享受。在書法創作上,我不刻意追求創新,按照漢字的自然規律,認認真真的用心創作,給欣賞者並不是視覺的刺激,而是內心的精神共鳴,展現書法藝術的內涵之美,使作品能夠得到業界認可、藏家以及人民大眾的喜愛。

藝術應追求經典、追求古風

羅 楊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協中直分會副會長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

羅楊作品

2017年藝術收藏品市場處於從盲目收藏向理性判斷的轉變期,從過去收藏單看名氣、地位甚至官位,轉向了看藝術品質量的理性回歸。丹青難寫是精神,在去年一整年的創作中,最大的體會就是筆墨未必要追隨時代。

所謂時代的風尚、風氣往往是世俗之氣,書法作為傳統藝術,應該追求高古的風尚,與時代世俗風氣拉開距離,不能受其負面影響,缺少文雅的文化氣質與品格。追求時風的書法家成不了大家,有些人可能紅極一時,但潮流一過終究煙消雲散。

談起當代書法,一般認為在這個時代是沒有大師、沒有經典、沒有作品的。但是提起當代書法,啟功先生備受大家推崇,身為這樣一位眾望所歸的書法家,就是大師。人盡皆知,啟功先生喜歡帖派,從他的作品上可以看到,筆墨幾乎沒有受到時代審美風尚的負面影響,而是以古為師,從而使他的作品超越了時代審美的局限,沒有如同時代潮流曇花一現,僅僅流行一時,無法成為永恆的經典。可以看到有些曾經紅極一時的作品和書壇人物,當他們離開之後就灰飛煙滅。值得一提的是,啟功先生去世之後他的作品也在一路的攀升。

書法作品作為傳統藝術,必須與歷史一脈相承、與古人息息相通。古人留下的真草篆隸行諸書體不能變,古人規定的書寫法度也不能變,筆墨中傳承的「顏柳歐趙、蘇黃米蔡」的筆墨基因也不能變。古人所說的「筆墨當隨時代」,我認為是筆的精神要隨時代,而這種精神風貌是最難的,很難寫出來。時代的書法創作要能達到讀之如詩、聽之如歌、觀之如畫,既賞心悅目,又直擊人心。

我們要追求的創作方向是既不能違背書法文化的內在邏輯,同時又要不斷汲取時代的精神養分,堅守書法的審美原則、建構書法的時代精神。簡言之,我創作的心得就是要追求傳統的筆墨表達,書寫出時代的精神風貌,復古開今。

藝術應追求經典,追求古風,這樣一來,相信藝術品市場一定會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研究古代先賢優秀作品 做長線藝術家

梁永琳

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院委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梁永琳自作詩

書畫市場的繁榮,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傳統的。俗話說得先比車,後比房,然後再比牆,只要社會一穩定,就是這樣子。清代揚州畫派的出生也是跟清代中期康乾盛世有關。面對如今繁榮的書畫市場,藝術家有很好的機會去創作和分享自己的價值。

大家認為世界上有兩種東西的市場參與引領性最強,一個是藝術品,另一個是股票。雖然市場參與的目的可能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數人希望獲得最大的收益。歷史證明收益最大還是長線,這是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來看。從藝術家角度來看,長線藝術家對短期的市場波動不會太過關注,在市場比較冷清的時候,藝術家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會投入到研究古代的先賢優秀作品當中。

2017年新創作《晨曦》《幽花開一隅》《望秋山》作品,整個創作過程中強調三點:一是作品意境的營造,以文學性充盈畫作的內涵;二是增加篆籀筆意的書寫性,使畫作有內在的張力、彈性和生命力,沉厚華滋;三是強調筆墨關係的處理,從虛實、呼應關係等到黑白灰和點線面的安排更具匠心。

原來一直向西方學習創作理念,強調寫生寫實,對中國文化、國畫的強調的不夠,近年創作更喜歡沉下心來從宋元明清經典畫家作品中研究和發現,以此獲得啟示,重新發揮中國畫的優秀技法,以之充實、引導自己的創作。

詩書畫意互為表裡,做一位全面的藝術家,我希望自己將來能夠朝這樣的路子走,並能走得更遠一點,不愧對自己所處好的時代。

藝術品價值與大小無關

林 陽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林陽作品

關於藝術市場前瞻,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藝術家要向受眾提供什麼?什麼樣的藝術品是好的?名人更重要的是名作,現在普通老百姓這樣認知,他們不太清楚、也無法判斷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於是選擇藝術品,只認準名人的。但是,名人的作品也不都是優秀的。名作要突出,倘若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幅作品,不可能件件是精品。

藝術品的價值與大小無關。中國人過去按尺寸來計算藝術品,而單憑尺寸來判斷一件藝術品的好壞,是不可取的。不是越大越好,尺寸小的也可能是精品。所以藝術創作首先強調提供好的作品。

最近齊白石的作品拍賣9億元,加上手續10億元,作為一個藝術市場的熱點,讓人們看到了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藝術市場,都還是需要好的作品。那如何把作品創作到極致?聯繫到出版行業,做出版做到極致以後回頭看繪畫,再看書法,整個人的眼光會不一樣。所以從事相應工作的時候,不是隨便亂找路的,因為工作時間是有限的,當自己不是專業的,那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怎麼做,一定要選擇在山的更高處往下看,是走山脊,而不是下來重新找路。

今年我在詩詞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寫了200首格律詩,這是自己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首先我根本不是快手,其次格律詩對於今天北方人的寫作是非常困難的。不說質,先把量上去。在這一創作過程中,我的收穫就是養了一些精神,養了一些書卷氣,這些都是慢功夫,但也是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情,做好的作品,就是不論尺寸的好作品。

藝術創作要有3個意識

張坤山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維權委員會副主任

張坤山作品

當前書畫市場的狀況基本上還是困惑與希望並存。所謂困惑,是指當前書畫市場的低迷,而這一狀況和社會形態、社會表現息息相關。前幾年藝術市場之所以繁榮、發展,可能與禮品市場有關係,多數藝術品用來禮尚往來,而不是被收藏。看似繁榮的市場,有時候可能是虛擬的、泡沫的存在。

最近幾年書畫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市場趨於良性發展。書法的市場可能不如繪畫,從作品來講,繪畫是古人的不如近現代,書法是近現代的不如古人。但是從整體來看,市場的發展還是存在著希望。談到書畫的創作,我認為要有3個意識。

一是根植傳統文化的意識。無論是學習書法還是中國畫,傳統是其不二法門,這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書畫創作必須要堅持傳統、深入傳統、植根傳統,才能有更好的作品。

二是注重經典的意識。學習書法,從古人入手,古人的作品浩如煙海,如何下手,從哪開始學習?這時就需要先從經典開始。例如王羲之有好多作品,學習他的作品就是要學習他的經典。

三是打造精品的意識。學習傳統,深入傳統,學習經典,目的都是為了出精品。每一次的創作,都要拿著自己的作品和古人比、和當代比,把作品寫出風格,寫出水平,寫出質量,寫出高度,不斷從自身向經典靠攏,向經典深入。

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以前,藝術市場還沒有當今的繁榮,卻出了一大批大家。但是近30年書法市場走向繁榮以後,大師級書法家明顯減少。時代不斷在呼喚大師,而呼喚本身反映了市場缺少大師這一現象。關於藝術市場人們仍需要繼續思考。

藝術創作要敬畏經典、繼承創新

卿建中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楹聯協會藝術委員會委員

通過觀察藝術市場的變化,有的時候會感覺書法真的不如繪畫嗎?我們發現,其實在故宮主要的幾個宮殿裡面,有很多書法作品。中國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裡面,放大看裡面的細節會發現中堂上,還有王員外家的牆上都掛著書法作品,至少在北宋時期就是這樣的,所以書法價值從來不遜色於繪畫。真正有市場、有價值的作品,應該是從傳統走過來的、大眾非常接受、非常歡迎的作品。

藝術創作要敬畏經典,敬仰先賢。藝術家、畫家、書法家很多都是從愛好開始,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書法、畫畫,畫到一定程度,眼睛盯著的不光是市場,格局也不僅僅局限於市場,更多的考慮是自己作為藝術家,能給傳統的藝術增加什麼色彩,能給社會留下什麼記憶、帶來什麼好的影響。

先繼承,後創新。市場也要考慮,很多書畫家搞創新,搞時尚的東西,我完全不反對,但創新是在有中生有,不是無中生有,作品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脫離傳統,沒有傳統功底單談創新,這是藝術創作的一個大問題。

歷史上凡是能流芳千古的作品,作者都是人品非常高尚的人,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其作者應該是書品、人品俱佳的。所以作為藝術家,學藝術首先還要學做人。

編 輯:郝溢男

監 制:春 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創中國周報 的精彩文章:

TAG:文創中國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