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天天測,抗抑鬱葯能讓人馬上快樂起來嗎?

健康天天測,抗抑鬱葯能讓人馬上快樂起來嗎?

抑鬱症的診斷有專業的標準,服藥也有適應症。

當代社會,人們普遍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抑鬱與焦慮等精神癥狀也越來越常見。據統計,在美國有約10%的成年人需要依賴抗抑鬱藥物,我國長期服用抑鬱葯的人也在增加。對於服藥者來說,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的人,並沒有取得預想的「遇到不開心就吃藥,吃完馬上就高興」的效果。另一方面,藥物選擇不合適,還會帶來不良後果。近期就有來自加拿大的相關研究指出,常用的抗抑鬱葯百憂解等可升高死亡風險33%,出現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14%。

相關的研究也同時發現,抗抑鬱藥物對已經患有糖尿病或心臟病的患者來說,並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抗抑鬱葯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相關。大多數的抗抑鬱葯都是通過阻止神經元對5羥色胺的攝取而發揮作用,而心臟、腎臟、肝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都需要應用5羥色胺。因此,服用抗抑鬱葯需要由醫生指導,採用個體化的方案。來測測您對「高興葯」有沒有認識誤區吧。

問題 關於抗抑鬱葯的描述,您認為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抑鬱伴躁狂,要抓緊服用抗抑鬱葯

B服抗抑鬱葯後,藥效會立竿見影地顯現

C服用抗抑鬱葯前,需要做一些包括心電圖在內的檢查

D如果擔心副作用,可以把抗抑鬱葯的藥量減少來服用

正確答案 C服用抗抑鬱葯前,需要做一些包括心電圖在內的檢查

答案解釋

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抑鬱症的診斷是有嚴格的臨床標準和分類的,出現抑鬱情緒未必都是抑鬱症,因此,不是一抑鬱或想高興就服藥。比如有人不僅有抑鬱,還同時伴有躁狂,一般就不需要用抗抑鬱葯,即使用也要避免服用百憂解等容易誘發躁狂癥狀的藥物。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會出現抑鬱,治療則以抗精神藥物為主。

服用抗抑鬱葯後,藥物起效的時間一般是2周,足量服用4到6周仍無效,則可考慮為藥物無效。服用抗抑鬱葯前應該做必要的檢查,如血常規、代謝相關指標、肝功能、心電圖等,因為對肝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度洛西汀等藥物,有些人服藥後則會出現QT間期延長,因此需做心電的基線檢查。服用足夠劑量的抗抑鬱葯才能在體內形成穩定的血葯濃度,擅自減藥量,不僅影響效果,還可能引發更多危害。抗抑鬱葯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體位性低血壓、便秘、口乾、心動過速等,出現不適可複診,請醫生幫助調整用藥。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30年,她如何從自殺未遂到漸別陰霾?
每日一答:自戒冰毒兩年情緒上還會焦躁,易怒,抑鬱嗎?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