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日報正三觀:拒絕學習猝死醫生

人民日報正三觀:拒絕學習猝死醫生

GIF

最近有一則消息:安徽六安裕安區一位醫生猝死了,年僅31歲。猝死的地點是醫院值班室。

這位醫生叫方培虎。他有著和絕大多數醫生類似的經歷:連軸轉,又忙又累,積勞成疾.....不幸的是,別的醫生硬撐了下來,而方培虎卻再也沒能在值班室內醒來。

事情發生之後,當地衛計委發文,號召廣大醫生向方培虎同志學習。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條新聞在網友中引發了不小的震動,網友們除了對這位可敬的醫生深表惋惜,大部分網友對當地衛計委的做法都持反對意見。

有機智的網友還給出了這樣的「神評」:

作為權威媒體的《人民日報》,也在公眾號上給出了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反對意見:

常態化加班:以拯救生命之名踐踏健康

近年來,關於醫生猝死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

手術,加班,一份已經快沒了溫度的盒飯……

這些已然成為醫療工作常態。

心腦血管疾病、胃腸疾病等都是醫務工作者的高發「職業病」,可每天都在治療別人疾病的他們卻鮮有時間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醫務工作者長期經受連續幾小時甚至幾十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得不到足夠的休息。

醫務工作者也是血肉之軀,也經不起這種長期高負荷工作。他們救死扶傷,卻保障不了自己生命安危。

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時,很多醫務工作者要在醫院值班的,沒有得到正常的休息。

常見的一種值班方式是24小時全天值班,從早上8點(實際可能7點就開始了),到第二天8點下夜班,但實際中可能要第二天的中午甚至下午才能下夜班,如果遇到急診手術,可能連續48小時待在醫院。

一年365天,可能有360天都在醫院工作,醫務工作者急需正常的節假日。

愛崗敬業的精神固然可敬,然而我們更希望有關部門關注醫務工作者的健康。

對於人民日報此次給出「三觀如此之正」的評論,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贊:

@閃閃閃閃閃爍:人民日報這篇報道非常好 就應該這樣把人們扭曲的價值觀掰正

龐龐:可以說,這個發聲很大膽! 我想說,我支持這種更尊重人性,更保護人才,更愛護人們的發聲!

322Lz:家中多名醫務工作者,所以全家人也從未在年三十團圓過。

lonely調調:猝死的職業很多,醫生這個職業只是比較特殊罷了!職業不分高低貴賤,都是為了生活!所以說,高危職業都應該受到關注,同時得到相應的理解!

小糖酥:好好活著,好好照顧家人,其他都是浮雲。 醫院少了我照樣運轉,家人沒了我世界崩塌。

夏寒:有次在健身房,一大姨憤恨的說自己家屬手術排到了晚上,還說醫生排那麼多手術真是賺錢不要命!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

小幸運:我老公也是一名醫生,對於他們職業我深有體會。他們也想休息,他們也想健康,可是萬般無奈。醫生缺少,不得不長時間值班,二十四小時是最少的,經常四十八小時連續工作。事情沒有做完,就不能休息。好不容易從手術台下來,還有一大推病例數據等著寫!這是其次,還時常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是否會因醫鬧而處於危險。我很心疼他,每次看到這類新聞,我很害怕,他長期高負荷工作,會不會也身體吃不消。我希望國家能夠重視醫生的權益和基本的保障,出台相關法律保護他們。現在真的越來越少人願意從醫了……

林呆:活著才能救更多人,過度的「敬業」是不可取的。特別是醫生這種職業,做手術什麼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有時候幾個小時下來都不能馬虎。這樣的情況下還要連做幾場手術,一般人受不了;醫生就是一般人,普通人。但是他們「用愛發電」,很值得人尊敬!

秋水漪紋:終於有主流媒體報道這樣的觀點了,希望我們的國家不會再被那些虛無、虛偽的、假借道德的觀念所誤導。人民日報,責任重大!

葉子晴:我妹就是護士,真的真的太辛苦太辛苦!疲憊之後的隱性健康,她們的身體又有誰來負責?

籃子:只有更好的活著,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夢裡水鄉:贊同!有能力愛自己,才有餘力愛別人!生而為人,保護好自己是第一天職!幫助別人、、愛崗敬業、為人民服務等等都是基於這個基礎,否則談什麼都是浮雲!

毛澤東曾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指出: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

最後還是為大家引用人民日報的結語評論:

想對醫務工作者說

請記得:

只有健康地活著

才能完成醫者的使命

新聞來源 | 人民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診斷 的精彩文章:

男子清晨騎車猝死,原因不明,專家說……

TAG:E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