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君:郁達夫交遊一例

康君:郁達夫交遊一例

資訊作品訪談

《千秋飲恨—郁達夫年譜長編》(郭文友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1版1印,下文簡稱年譜)中有幾次提到江西人胡浪華,這位胡先生何許人也?可惜語焉不詳,近來我機緣巧合,庶可揭開了這個謎。

馬先生任教於成都某高校,其家學淵源,母親胡女士九十歲還撰寫了長篇回憶錄,記錄了胡氏作為江西省都昌縣當地望族的興衰史。胡家從她的祖輩開始發達,她的祖父胡廷玉曾入清朝翰林院,後一直在外為官,胡女士的父親輩兄弟姊妹眾多,大都有所建樹,可謂人才濟濟,比如:她的二姑母胡澤芬博學多才,出口成章,曾在江西南昌女子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師;三姑母胡若(又名海秋、綺秋)畢業於上海務本女校,是一位詩人,發表過許多詩文;四姑母胡蕊(又名鐵笛)民國元年畢業於南昌義務女校,旋即考取公費留學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育系,是江西首批女留學生之一,畢業後回國承辦江西南昌匡秀女校,1922年任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校監,同時被推為安慶女子中學校長;她的父親胡元輻(又名大德,字叔穎),排行第九,小名九子,十三歲那年由二伯父胡元軾(又名大章,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帶到日本東京,先後就讀於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科(預科),旋即考取高等師範,升入中央大學商科。

當時我和馬先生聊天,他談及外祖胡元輻幼秉家學,精通古文,《留東外史》稱其七歲能下筆千言,過目不忘,素有「西江才子」之稱,他的二外祖胡元軾與孫中山先生過從甚密,所以他的外祖父直呼中山先生為「孫老頭子」, 並得以認識著名文學家、詩人郁達夫先生,並成為摯友,還與當時也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常有文字之交,畢業回國後曾在九江二中任教,兼南潯鐵路總務課長,後被時任民國農工部部長的張謇聘為家庭教師,又被聘為南通甲種商業學校教授。郁達夫後來曾專程到都昌尋訪胡元輻,不遇,遂留詩一首相贈:「重聞消息反潸然,別後飄零又幾年。世上誰人知子直,井中蛙但識天圓。訂交猶記紅藍譜,說怨曾通白雪弦。我亦江湖行已倦,商量回馬夢遊仙。」馬先生說,,紅藍譜一句是指二人結義為兄弟。我聽後非常驚訝,並表示回家翻看郁達夫年譜看是否有記載。

查《年譜》有數條:「……夜校同學中,有一位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江西人胡浪華,郁達夫與之一見如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據郁達夫一九一七年五月三日日記《東都億舊》說:他們首次見面時,便『論詩多時』……」時在一九一四年,然後在一九一七年四月底,作舊詩《寄浪華南通》,內容與上面所錄詩基本相同,除了兩處不同:一為「紅藍譜」作「紅蘭譜」,這點沒啥異義;一為「我亦江湖行已倦」作「我亦江湖行役客」,意思語氣就有差別了,據此我斷定《年譜。中幾次提到的胡浪華即胡元輻先生。《年譜》所引資料來自欽鴻《新發現的郁達夫佚詩》,有云:「浪華姓胡,乃江西省人1914年左右在東京高等學校學習期間,曾進英語夜校補習英語,因與同學郁達夫相識訂交。他才華出眾,嫻於詩藝,常與郁達夫『驛樓樽酒』論詩文,相偕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浪華與郁達夫在東京分手後,看來是到了南通.。《寄浪華南通》把他倆的深摯友誼寫得十分真切動人,一定是客居南通的浪華頗多感慨,於是乎不肯獨自欣賞,而要公諸當地報端了。」此詩發表於1917年江蘇南通《通海新報》副刊版《報余雜俎》。

我將《年譜》上的信息給馬先生看,他肯定地表示:胡浪華就是指他的外祖胡元輻先生。我問他,後來發表的詩與他展示的不一樣,是否是他的記憶有誤?他說:不可能。因為他們小時侯家裡許多小孩都知道這首大文人寫給他們家長輩的詩,能背誦,常抄寫,一定是原詩。但是否發表過?為什麼要修改?卻無人知曉。至於外祖的別名,目前他們家族內沒人知道有此一說,可能是留學日本時起的,據馬先生說,其外祖生於清光緒20年(1894年),1907年去日本,1913年回國,郁達夫肯定是到他們的老家都昌尋訪其外祖,不是到的南通。可惜他的外祖在民國十五年(1926年)染病,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0多歲,從此家道中落。他的母親在外祖去世後兩個月才出生,加上社會動蕩,許多資料散失,已經無法得之詳情了。

作者康君系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

混成都

關注成都文學生態

報道成都作家生活

呈現作家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混成都 的精彩文章:

TAG:混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