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一輩子要賺到的是積善

這一輩子要賺到的是積善

——摘自包豐源老師著作《不要拿過往的經歷當資本》

我們今天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積攢的福報多,功德多,才能在下一世得到好的福報。

明朝有一位叫王穩的官員,因為善於治理,很有政績。在任廣平同知時,知府因故缺任,當地百姓數千人至都城伏闕請以王穩代任。在做汀州知府時,遇到不歸他管轄的鄰郡遭受大旱災,百姓多受飢餓,王穩立即打開本府倉儲發糧食賑濟災民,但同知陳熙表示反對,王穩正色坦言:「《春秋》之義,救災恤鄰,彼民猶吾民也。」因而使得這些飢餓的百姓不致受饑荒之苦,渡過了難關。在王穩之後的幾代,出了一位叫王宗沐的玄孫,大振家風,光大其族。

從王宗沐開始,在浙江的臨海出現一個「父子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的盛極一時的明代王氏家族。「父子四進士」指王宗沐和他的三個兒子。王宗沐一共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別為士崧、士琦、士昌、士業,除士業貢生出身外,士崧、士琦、士昌都榮登進士。又因宗沐和他的次子士琦、三子士昌都官至都御史兼巡撫,所以又有了「一門三巡撫」的說法。除王宗沐父子以外,孫輩以及族人中也有多人擔任官職。這麼多的子孫後代都能建功立業,福澤後人之前因,必推祖輩的王穩。

錢是人發明的工具,然而最後人卻變成了金錢的工具。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錢,那麼這輩子我們要賺什麼呢?我們終於清醒了,終於還原了,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後要賺到的是積善。這一輩子就是要盡量地去幫助人,要盡量有機會付出而不是一心只希望得到回報。這是我們生活的出發點,也是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目的。

把我們的付出,用錢這種度量衡讓別人來衡量值不值得,當別人覺得值得的時候就用錢來回報我們。我們收回來錢了可又帶不走,所以還要想辦法把錢存下來,等錢終於存夠了,我們就能自由了,可是死的時候,又帶不走這一堆錢,即使家人把錢燒給我們,我們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到。所以,金錢只是一場遊戲。

我們努力地做今天所有的事情,最後就是希望能賺到錢,然後想辦法把錢囤積起來,看到越多的錢就越高興,就越有成就感,看錢變少了就睡不著覺。如果能明白上面所說的這個過程,明白金錢的本質,就會明白這個遊戲是不會讓我們幸福,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應該是為了來玩這個金錢遊戲的。

如果徹底明白了,就能清醒了,就會知道這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唯一要賺的不是錢而是「德」。有任何人需要幫助,我們就去幫他們,而且不要總是希望我們的付出一定要得到相應的回報,一定要別人還回來。因為我們好不容易有機會付出,如果要別人還給我們,那就浪費了,那我們還要找機會再付出。

《周易》中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累了善德的家族(人),這個家族(人)就會有享不盡的福,如果積善之人今世享受不到,來生必有正報(指本人);如果不積累善德(積惡),那麼後世必定遭殃。

在這個世界上所得到的一定要比我們付出的還少,只有我們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才有可能積蓄功德。這樣等到臨終來結算的時候,這輩子的資產才是增加的,下一世我們出生的時候才能在一個好的環境,好的地方。因為我們今天存得多,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所以只有我們積攢的福報多,功德多,才能在下一世得到好的福報。

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界,千萬不要得到的多,付出的少,這叫缺德。一些人因為家庭環境好就不勞而獲,總想得到不想付出,這輩子的福報遲早會被用完的。如果這一輩子有好的環境,有本事去生在好的環境,這說明以前付出的多,否則不會出生在這樣的地方。千萬要珍惜,要好好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智家園教育 的精彩文章:

包豐源老師論文《心智障礙導致的婚姻問題分析》發表

TAG:心智家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