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如果強制一半人只領津貼不工作,你願意成為哪一半?

如果強制一半人只領津貼不工作,你願意成為哪一半?

我們面對的,未必是只要你想工作就能工作的未來,更大的概率是,AI和機器會佔據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最終留給人類的工作,屈指可數。

文 | 拾依 編輯 | 胡雯雯

2017年1月,芬蘭宣布開展一項社會經濟學試驗:在兩年內,向2000人每月無條件發放560歐元,政府同時也將展開研究,看這會對接受者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政府的構想是,每月有了這樣一筆錢,即使在物價指數比較高的北歐,也是可以維持基本生活的,那麼這部分人就不再需要為了謀生而工作,可以選擇自由職業,或慢慢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在1516年出版的《烏托邦》里,托馬斯.莫爾就描繪過類似的場景。當年讀起來,覺得這真是個完美的世界,只是過於遙遠。而如今,北歐終於開始實現了,我卻陷入了思索。如果你成了光拿錢不工作,或者說不用被迫工作的人,真的會開心嗎?

畢竟我們面對的,未必是只要你想工作就能工作的未來,更別提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了。更大的概率是,AI和機器會佔據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最終留給人類的工作,屈指可數。就如《機器人總動員Wall.E》裡面描繪的,未來的人類可能都會成為每天癱在椅子上,無憂無慮,等機器人伺候吃喝的大胖子。

烏托邦?

當初馬克思預言,「未來富人不用工作,只有窮人才工作」,似乎正好跟事實相反。到了今天,許多富人都在通宵達旦地工作,滿世界地飛;而最底層的窮人,得益於社會保障制度,已經不再需要工作了。

最近讀到羅格斯大學的經濟歷史學家詹姆士.利維斯通James Livingston的一本新書《No more work: Why full employment is a bad idea》,更是加深了我的疑惑。書的開始,首先對我們一貫以來對於經濟發展的理解做了一個糾正:「投資早已不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即使將企業的大部分利潤拿來投資再生產,也未必會帶來更多的就業。」

利維斯通引用了自己2011年的一本書《Against Thrift》(反節儉)中的論述:「美國在1920年代後,資本投入在單位產品中所佔的比例就逐年下降了,到了21世紀,企業的利潤並沒有用於擴大再生產,而是投到了房地產、股市和海外。而真正拉動經濟增長、帶來就業的並不是投資,而是消費。」

然後,作者引用了倫敦大學經濟學家的一份報告,說20年之後,目前所有工作的一半,都會消失。而且我們談論的不只是體力工作,一些腦力勞動也會被取代。英國德勤公司合伙人Ian Stewart和同事們通過大量數據研究,在2014年12月也公布過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解讀了1700年以來,英國這個最早的工業化國家的職業變遷。

他們發現,在新增和快速增長的職位中,不論是高端還是低端,高薪還是低酬,所有職位都有明顯的變動。比如,在1992年——2014年,職位增長最快的五個職位是:護士、教師、管理諮詢、信息技術、社會工作。下降最快的五個職位:財務經理。皮革匠、編織工、鐵匠、打字員。

到了2015年11月,BBC根據牛津大學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提供的數據,分析了365種職業在未來20年的「被淘汰概率」,發表了一篇名為《機器人會取代你的工作嗎?》的文章。

文章列舉了這幾種未來不樂觀的職業,它們分別是: 電話推銷員、打字員、會計、保險業務員、銀行職員、政府職員等。也就是說,很多我們現在看來是金飯碗的職業,以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了。

而即使是留給人類的這些工作,可能也不是什麼有意思的工作,收入還可能非常低。書裡面就討論了這樣一種情況: 美國如今的失業率約為6%,這已經是非常低的數字了,但這依然無法改變美國人均收入依然很低的事實,25%有工作的美國,收入水平是低於貧困線的。

儘管如此,這些收入低到可以領免費食品券的人,很大一部分並不願意去領券,因為有些人認為這樣有損自尊,而且覺得自己成為了社會的負擔。

兩種可能性

那麼,如果真的推行這種讓一部分人提前退休的制度,到底會激勵人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還是因為由此帶來的社會負擔,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發展呢?

利維斯通討論了兩種實現形式:1。將工作的人的社保基金繳納數額提高一些,養活另一部分人;2。 提高企業的交稅率。既然經濟增長已經要靠消費推動,而非投資再生產,所以,企業因為高稅率而遷到國外的可能性不一定會增加,反而因為大家手裡有了錢可以消費,需求增加,會催生更多的企業和就業崗位來滿足需求。

從這個角度看來,一半人工作養活另一半人,在經濟上是可行的。但這個畫面,想像起來總讓人有點不舒服。

在有些人看來,這對工作者是一種不公平的剝削,簡直跟奴隸社會有異曲同工之效;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工作的權利跟人權是一樣的,我可以選擇不工作,但你不能剝奪我工作的機會。這也不禁讓人聯想到,為什麼很多人以前夢想著退休享受人生,而真的退休後,卻無所適從。因為在其前半生,工作可以說是他與社會最直接的聯繫,也是讓人感受到自己對社會有價值的重要途徑。突然失去了這種聯繫後,人生的意義就只能從別的方面尋找了。

所以利維斯通說,這種福利社會,帶來的最大問題不在經濟上,而在於道德。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部分人工作,另一部分人閑著,會不會帶來新的等級差異?就如過去男人普遍收入高,女人普遍收入低,是造成男女不平等的部分根源;而許多黑人由於從事的是體力勞動,相比更多佔據管理層的白人來說,也存在社會等級差異。那麼未來,工作和不工作的人之間,是否又會帶來新的社會等級問題?

其實這個情景,在一本名為《反社會的人》的書中已有描述:德國在我們的印象中,一向是以"嚴謹有序、經濟發達"的形象出現的,但如今,只佔1%人口的富有者佔據了36%的社會總財富,他們通過資本市場不勞而獲,並且巧妙地隱匿和轉移著財富;另一方面,大批依靠社會救助的失業人群已經發展出了獨有的價值觀,向社會索取著越來越多的福利支出。

在這兩者的夾攻下,德國社會已經不堪重負,處於逐漸分崩瓦解的過程中。在有些批評者看來,這種論調有些聳人聽聞,但作者瓦爾特。伍倫韋伯並不是在信口開河,他不僅引用了來自官方的調查數據,自己也做了大量基礎調研,因此還是頗具參考價值的。

相信《南都周刊》的大部分讀者,都認為自己是聰明能幹,會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所以,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世界不再需要你去工作了,甚至白給你錢養著你,而你此時還年富力強。那麼,你願意嗎?你會選擇成為哪一部分人呢?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奇蹟男孩》: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都要與你有關
飛機上終於可以玩手機啦!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