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男兒何不帶吳鉤?可「吳鉤」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男兒何不帶吳鉤?可「吳鉤」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古詩文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話: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唐·李賀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宋·辛棄疾

詩詞中指的吳鉤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吳鉤是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它以青銅鑄成,是冷兵器里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後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為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在眾多文學作品中,吳國的利器已經超越刀劍本身,上升成為一種驍勇善戰、剛毅頑強的精神符號。

鉤,兵器,形似劍而曲。春秋吳人善鑄鉤,故稱。後也泛指利劍。是古代吳地(今蘇州一帶)所造的—種彎形的刀。

所謂「吳鉤」,意思是指刀刃為曲線形的吳國刀。這種刀刃呈曲線狀的曲刀,是春秋時代由吳王(相傳為闔閭)下令製造的。因其鋒利無比,所以留下這個美稱。

據說,曲刀在青銅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由此可見,曲刀的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在中國的南方廣為使用。這是南方的特殊環境所決定的。

眾所周知,中國南方山嶽連綿,植物繁茂,還有很多適於艦船水戰的江河湖泊,在這種地理環境下,曲刀當然就成了用於白刃格鬥近戰的最理想兵器,而且還可以作為採伐和船上作業的工具。

相傳的「吳鉤」,刀身呈曲翹狀(按其形狀可總稱為曲刀或彎刀),具有適合劈砍的構造。曲刀由刀首、刀身、護手(格)和刀柄所構成。單側有刃,呈曲線狀,沒有鋒刃的一側,稱之為刀背。

在中國,曲刀的鼎盛時期是在唐代以後。當時一些唐朝的文人賦予曲刀一個雅稱,稱之為吳鉤。這種吳鉤是模仿寶物的吳鉤製作而成,也是一種對名刀的文學表現。唐代之所以盛行使用曲刀,其背景是當時中國的版圖的擴大。上面已經介紹了曲刀在中國南方廣為使用的緣故。

然而,即使在刀、劍最盛時期,中國南方許多民族仍然使用著本民族固有樣式的曲刀(就是在現今的中國、泰、苗、西瓦等少數民族還沿用著本民族獨自式樣的刀)。

後來的南朝諸國,把原來一些南方民族使用的曲刀,作為本民族的兵器,裝備自己的軍隊。隋統一了南北朝,以及後來的唐朝,這種曲刀一直久盛不衰,為文人騷客廣為歌詠,廣為流傳。

石雕士兵像,腰懸彎刀。1958年西安楊思勖墓出土,唐中期,公元740年

在唐代復興起來的曲刀,到了宋朝就更加流行了。在宋代《武經總要》中,已經看不到直刀的圖樣,但是仍完整地保留著手刀這一曲刀的流派圖形。雖然當時的軍隊也裝備有直刀,但是,從《武經總要》的記述來看,曲刀的裝備率仍占明顯優勢。

由於宋朝的法律沒有把這種曲刀列為民間禁用的兵器,所以,不僅軍隊,就是在民間也極為普遍。

從明末到清朝,雖然是日本刀的全盛時期,但是,傳統的中國曲刀仍然被廣泛使用著,特別是在民間和武術界,就更為盛行。即使在今天的武術界,說起刀,就是指這種中國傳統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變的各種刀。

註:文章整理於網路,本賬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它是古籍記載的神秘兵器,扭轉明軍劣勢,是倭寇的夢魘!
世界最怪異的九種大寶劍,印度軟劍最銷魂,中國的這把最詭異!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