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們看不懂藝術作品?

為什麼我們看不懂藝術作品?

對於藝術作品的爭議由來已久,同樣一部作品,有人視若瑰寶,有人嗤之以鼻,網路上更不乏一些體面人因藝術作品(尤其是當代藝術)公開撕逼。為什麼藝術品的價值會受到廣泛爭議呢?

1

感知敏銳度差異

人和人對這個世界的感知敏銳度差異實在太大了。對藝術品的體會天差地別,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不同。所以同樣一件作品,有人會熱淚盈眶,有人毫無感覺。

年齡和閱歷可能都會影響到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如何描述這種感知力呢?

比如,我一直覺得大巴車長得很像折耳貓:

(點擊可查看大圖)

看出來了嗎,這些大巴車是不同顏色、不同表情的折耳貓!我曾以為別人都跟我一樣看出來了,但當我向朋友描述時,他們都感到很驚奇。

這張圖是我在中華藝術宮拍攝的——

當我看到這幅畫,立刻想起了很小的時候跟隨大人去看現場的雜技表演,觀眾一個個眼冒金光,永不滿足,不斷想讓踩在鋼絲上十來歲的兒童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一個失誤,觀眾就大聲唏噓。

恍然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殘忍的畫面,哪有把人當人看,簡直與斗獸場的殘忍如出一轍。

為什麼用紅色作為主色調,而不用其它色彩。因為只有紅色和瘦骨嶙峋表演著走鋼絲的兒童相結合,才能有沾染血淚的疼痛感。

以上不是闡述我的藝術感知多麼好,而是: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都會存在一些差異,這種微小的差異,聚齊在表現力往往很強大的藝術作品上,就會變成很大的差異。每個人都有不同方向的聲音。

我在上面這幅畫中看到了自己支離破碎的夢境,以及那天凌晨5點爬到雞公山上看到的日出,和煦的暖光照耀著我,讓我忘記了腳底的風。

你呢,看到了什麼?

2

背景知識差異

記得以前上美術課,翻到畢加索的畫作,總會有學生說:這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這樣都能成大畫家,我也能。

他畫的,本就不是具象的實體。畢加索後期很多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二戰的時代背景下,表現對法西斯的憤恨。因此畫面形象極為扭曲誇張,那是他內心的嘶吼。

對於那個時代來說,他的畫就是創造。

他的作品曾引起了西方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無論是人生中的重大變故還是社會環境變化,都可能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創作風格。所以要理解一部藝術作品,有必要先充分了解作者及其當時所處社會背景。

多年前,我最初看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的作品時,第一反應竟然是有些失落,認為她有負盛名。和大多數人一樣,感覺這樣小孩子的手筆沒什麼水準。房子、人物的刻畫,嗯……基本等於沒有刻畫。

直到幾年之後看了方先生早期純熟的寫實作品,了解了她傳奇的一生之後,才覺出她的畫,從早期的精緻到後期的樸拙,有返老還童般的可愛。

桃花源圖 方召麐81歲所畫

若是人生處處精心刻畫又有什麼意思,難得有孩童般的閑趣時光。

藝術,是藝術家探索生命、並與我們分享思考的一種方式。

他們刻畫內心的聲音,又有著時代背景的影響。

在學生時期賞析詩歌老師總要講一些時代背景及詩人的創作背景,詩中奧妙方能窺探一二,賞析藝術作品也應如此。

所以,對藝術的理解力其實是可以學習的,去學習藝術的歷史,人們如何開始描摹形象,各種線條的藝術如何誕生,去了解一個藝術品類的文化背景,你也許更能夠領會一些其中的精妙。這裡推薦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和黑格爾的《美學》。

3

藝術與商業的世界

人們總是嘗試去解釋為什麼杜尚的小便池開啟了當代藝術。

馬塞爾·杜尚 《泉》 圖片:Courtesy of Tate

事實上,杜尚的小便池價值不僅僅在於開啟了「現成品"(readymade)藝術的先河、對後來的藝術家產生了多了深遠的影響。更在於它所帶來的爭議,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和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達明·赫斯特的裝置藝術一樣,它們都引起了爭議,既有肯定的聲音,也有非常龐大的反對和質疑聲,這種爭論使一種新的顛覆性的觀念得以傳播、放大,顛覆了很多人原本對藝術的看法。

前段時間跟朋友討論流量明星的問題,朋友認為那些不用心演戲,只是站站台、蹭蹭紅毯的明星都能夠得到大票的粉絲和經濟收益,這對於認真演戲的好演員來說很不公平。

但我的想法是,正因為這些流量明星不專心打磨演技只顧著營銷和曝光度,才會帶來爭議,而廣受爭議就可以獲取商業價值。能夠製造並承受爭議,也是一種本事。

在《黑客與畫家》中,格雷厄姆認為,創業的價值在於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兩個方面。所以爭議巨大的可放大性也是商業價值的體現。

類比來看(這可能是個不太恰當的類比),藝術品也會因為頗具爭議而獲得較高的商業價值。

因此,不是不理解藝術作品的人就不高級,而是,有時未必一定要理解作品本身,可以換個角度來看一看作品所引起的輿論波動。

對我們不擅長或不理解的問題也保有同理心,思考它存在或者受追捧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味地批判,也許會更有利於我們成長。

4

為什麼要嘗試理解藝術

除了審美、表達、尋求共同體。

藝術還能給我們自由。音樂,即便沒有歌詞,仍能表達情緒。繪畫,即便沒有具體的形象,仍能聽到內心深處的吶喊。

這詭異的笑容像不像一群疲憊的人在開啟群嘲模式?

藝術能賦予我們更豐厚的靈魂。

藝術讓我們在某些難以言說的深暗角落,仍能夠傳遞憤怒。

5

如何欣賞藝術品

藝術應當是我們精神的養分,是那些有獨特才華的人,將他們對於世界、對於內心、對於生命、對於愛、對於創造的細膩感受展示給我們,讓我們在看到、聽到的同時,也更加能夠充分地理解自己,理解如夢似幻,理解鏡花水月、佳期如夢,理解生命的意識,體會短暫的、美的事物從我們身邊經過,不嘆不憾不嗔。

只是感受到,

便有歡欣。

有著30年收藏歷史的當代藝術收藏家姚謙講述他對收藏的理解是:

收藏跟財富和投資無關,收藏更多是關於你的生活,你的存在價值,你的閱讀,你對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或者對自己人生的一些對照和交錯感想的總和,然後形成一個表象叫收藏。

藝術欣賞也是如此,哪怕別人都奉為圭臬,你看後心裡只有一個想法:「畫的啥玩意兒啊!」 也沒有什麼要緊的,欣賞藝術作品不在於附庸風雅,只在於感同身受。

藝術品也不能使人變得高貴,藝術所帶來的體悟,或是如沐春風,或是痛徹心扉,那種直達心靈的震動才是藝術品傳世的真諦。

對美的理解與感悟,對價值的認同使靈魂高貴。

—END—

我是對什麼都感興趣的Number

一個作妖的水瓶座

十項全能

一竅不通

不斷成長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森呼吸 的精彩文章:

30天瘦10斤,我都經歷了什麼?

TAG:森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