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麻煩不斷,日本人問他是否會重返政壇,他竟這樣回答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麻煩不斷,日本人問他是否會重返政壇,他竟這樣回答

(圖)在奧斯陸市政大廳發表紀念諾貝爾演說的戈爾巴喬夫

1990年10月15日,作為蘇聯第一任總統的戈爾巴喬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僅在一年後,他便又成了蘇聯最後一任總統。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去蘇聯總統和武裝力量統帥的職務,並將控制核武器的「核按鈕」轉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這之後,戈爾巴喬夫雖然落寞地離開了克里姆林宮,但卻一直未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正如他自己曾說過的那樣:「辭去總統職務後,並不意味我要去俄羅斯大森林中秘密隱居。」從此以後,這位大多數俄羅斯和原加盟共和國人民眼中的「民族罪人」,曾一再表示「不想就此退休,不去自己的別墅,不想斷了與國家的聯繫,更不想去國外,而是要積极參与政治進程。」甚至在他訪問日本期間,曾有日本人提問:「你是否有意願重返政壇?」他沒有做出直接回答,而只是聳肩道:「我根本就從沒離開過。」

(圖)戈爾巴喬夫和老布希

在戈爾巴喬夫剛剛成為蘇聯總統時,身邊的智囊團曾向他諫言,提醒「至少應在最初半年內保持沉默」。然而,只要是略微了解戈爾巴喬夫的人都會知道:要讓不甘寂寞的總統先生保持沉默,這簡直比登天都要難。1992年3月,剛剛辭職不久的戈爾巴喬夫飛赴德國,這是一次持續數天的「私人訪問」。受到歐洲最大的出版商邀請,戈爾巴喬夫先是在波恩和德國領導人進行了會晤,然後又順便訪問了漢堡和慕尼黑等城市。4月份,一刻也閑不住的戈爾巴喬夫又領著夫人,共同去日本訪問。在櫻花國度里,他與日本首相宮澤和四位前首相進行了親密會面。而為了迎接貴賓的到來,日本方面還特意為戈爾巴喬夫組建了專門的接待委員會,並由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親自挂帥。5月份,他又不辭勞苦地遠渡重洋,戈爾巴喬夫這次行程的目的僅是為和美國總統布希共進一次「非正式晚餐」。

(圖)戈爾巴喬夫至今依然十分活躍

其實,戈爾巴喬夫如此高密度的頻繁出訪,其目的並不只是和老朋友們敘舊,更是為了給自己創建的「戈爾巴喬夫基金」拉贊助。因此,在出訪各國期間,他都會大肆進行演講,並積极參加當地名流的集會活動。由於政治人物的背景,因此戈爾巴喬夫在演講中除了涉及很多個人問題外,還觸及大量的國際問題。在德國,他呼籲成立歐洲安理會,並聲稱德國這種聯邦制國家形式,十分適合剛建立不久的獨聯體。而在美國,他又建議擴大聯合國的責任,並把德國和義大利也列入常任理事國。與此同時,他還一直在維護自己「愛國者」的形象。一再呼籲西方社會要給予獨聯體各方面的支持,並多次表示自己絕對相信俄羅斯會涅槃重生、東山再起。可儘管如此,已經辭職的戈爾巴喬夫早已不像當年出訪時那樣眾星捧月、前呼後擁。但根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他目前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明顯要大於國內,這和當總統時的情況完全相同。

(圖)「819政變」現場,戈爾巴喬夫被打了個「叉」

除了出訪之外,戈爾巴喬夫積极參与政治進程的其它辦法便只剩下發表文章和答記者問了。在他辭職以後,曾先後接受過俄、美、法等多家新聞媒體的採訪,並在法國《解放報》和美國《洛杉磯時報》上都發表過文章。甚至在「819政變」周年的前夕,他還特意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招待會。但由於戈爾巴喬夫講話的頻率實在太高,因此演講內容中便會有很多重複。在講話中戈爾巴喬夫經常會提到: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和「反思」後,認為自己曾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推進改革的速度太慢。除此之外,他還堅稱自己不會再去謀求高級職務。但在出訪日本時,曾有日本人問他:「戴高樂在68歲高齡時又重返政壇出任法國總統,你是否會效仿他呢?」戈爾巴喬夫這樣作答:「至少在最近,我沒有這樣的計劃。但事情一直在變化,誰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呢?我現在才61歲,五年後也才66歲而已。」

(圖)葉利欽質問戈爾巴喬夫,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是世人矚目的焦點

戈爾巴喬夫的演講中,最經常提及的還有他與葉利欽之間的關係。兩人間一直存在矛盾,這已是舉世皆知的公開秘密,但又一直都是媒體和公眾的矚目焦點。在美國《洛杉磯時報》上發表的文章中,戈爾巴喬夫這樣寫道:「我與葉利欽在改革一個走向新制度社會的基本問題上,是有一致意見的。但是在改革的進程和速度上卻存在分歧。」儘管戈爾巴喬夫頻繁露臉,彷彿在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被擊敗的政治家」,也不是「容易屈服的人」。但事實證明,下台以後的他卻並非萬事順意,而是遇到了很多麻煩:先是葉利欽的秘書向他發出警告,要用法律手段來制止他發表「有損改革方針的話」。緊接著是俄羅斯憲法法庭決定重審「蘇共案」,而戈爾巴喬夫也被列入了證人行列中。他因此唯恐自己會成為攻擊的焦點,所以曾幾次三番拒絕出庭,而這卻又引起了一場引人注目的軒然大波。作為蘇聯解體過程中的頭號人物,已經下台的戈爾巴喬夫依然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而正是他對政治的一貫興趣,致使他始終脫離不了政治風波的席捲。這樣看來,戈爾巴喬夫的退休生活註定是不會平靜的。

(圖)1999年,戈爾巴喬夫妻子賴莎的去世,給了他最沉重的打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年聽史 的精彩文章:

「十月革命」後,蘇聯做了一件事,如果能有更多國家效仿,希特勒將永遠無法崛起
希特勒悍然侵略,英法美以鄰為壑,一場戰爭悲劇的序幕自此拉開

TAG:流年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