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如何理解「大方無隅」?

如何理解「大方無隅」?

「大方無隅」這四個字出自老子經文第四十三章,很多的作者也都將它理解為最標準的方卻看不到稜角。我寫老子思想初探時也採用了這個說法。

在與朋友的一次爭論中提前過這個問題,既然是方就必然有稜有角的,否則就不為方了。說最標準的方反而沒有稜角,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所以這一解釋肯定不成立。

我們可不可以理解為最大的區域是沒有邊界的。就是與「大制不割」表達同一個意義。我將「大制不割」理解為最好的政治治理就不需要將大的地區分割成小的區域。秦始皇的郡縣制,將全國土地分割成三十六個郡縣,從而方便管理全國,這是制而割。而老子所說的大制就不存在這樣一個分割的過程。

「大方無隅」就是最廣的區域是沒有邊界的,就類似於我們設想一個無限擴展的二維平面一樣。我的這一理解是否妥當?願質於同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三爻卦的結構——理解《周易》古經內容的重要基礎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