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唐·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予傳授筆法,得之於老舅彥遠,曰:「吾昔日學書,雖功夫深,奈何跡不至殊妙。後問於褚河南,曰:"明利媚好。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用筆當須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後於江島,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 鋒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真草用筆,悉如畫沙,點畫凈媚,則其道至矣。如此則其跡可久,自然齊於古人。

一一一(傳)唐 ·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明拓本(傳)各縱28厘米 橫15厘米 上海朵雲軒藏

譯文:

我轉授的筆法,得之於老舅彥遠,他說:「我過去學書法,雖功夫深厚,但是書跡不能達到絕妙。後來我去向褚遂良請教,褚說:「用筆須如印印泥」。我思考良久但還是沒有領悟,後在江島看見沙灘平凈,讓人精神愉悅想寫字。就偶然用銳利的東西在沙上書寫,沙面上顯現出強勁險峻的形狀,明利媚好。從此我領悟到用筆如用錐子畫沙一般,要使筆藏鋒,筆畫才能著實而不漂浮。當用筆之時,常能使筆力透過紙背,這樣就達到了成功的極點。楷書草書的用筆,都如錐畫沙,點畫明利遒媚,那麼就由技進道了。如此,書跡可傳之久遠,自然能與古人比肩了。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明拓本(傳)各縱28厘米 橫15厘米 上海朵雲軒藏

導文:

關於舊題唐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一文的版本及真偽問題,自宋代以來多有論爭。北宋朱長文最先對之提出質疑,認為「十二意」出自梁武帝之文,顏真卿之文所言與之略同,故而是偽托。近人余紹宋在《書畫書錄解題》中贊同朱長文的觀點,並作了具體的辨析。朱關田《顏真卿傳》也對此文卷首所述「予罷秩醴泉,特詣京洛,訪金吾長史張公,請師筆法」之事進行詳細辯證,得出結論是「是篇首記者,誠誤""。張天弓《關於(張長史十二意筆法)的真偽問題》一文,也指出「各種本子皆為是偽托』』。

張長史《郎官石柱記》拓本帖芯20.2×13cm上海博物館藏

喜歡書法或者書論的可以長按添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理論解讀 的精彩文章:

歷代書家論書褚遂良
歷代書家論書蘇軾

TAG:書法理論解讀 |